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岳西木偶戲
岳西縣位于皖西南邊陲,大別山腹地,因位于古南岳之西而得名。境內山清水秀,群峰逶迤,有著豐富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岳西木偶戲俗稱“菩佬戲”“扁擔戲”“木頭殼戲”,是由藝人操作木偶表演戲曲故事的一種戲曲表演形式。岳西縣的木偶戲屬于傀儡戲里小型杖頭木偶類,表演場地一般在農村人家的堂軒、院落、祠堂戲臺等處。所演為黃梅戲劇目,所唱腔調為黃梅戲唱腔。
  岳西木偶戲歷史,據考證已有一百余年。清道光年間,懷寧三橋藝人陳機匠在今岳西縣五河、巖河一帶織布兼演出木偶戲,深受歡迎。五河鎮的葉其尊等人紛紛拜師學藝并續傳后人。光緒中后期,本縣的木偶戲班相繼成立,演出活動更多,影響更大。桃李晚清文人王浣溪曾為此填《齊天樂?傀儡》一闕:
  登場只有形維肖,人人相視而笑。沒點肌膚,單憑木梗,活現須眉面貌。是何工巧?弄袖里機關,特翻新調。大部梨園,如今變作夜叉廟。俗情何用計較,嘆從來世局,都由此了。甚么奸雄,恁般節義,一樣歸他籠罩。不須相誚,看著得衣衫,裝成大佬,比沐猴冠,思量尤覺好。
  木偶戲演出具備輕便靈活、戲金低廉、易于接待的特點。每到一處,不消半時辰即可完成裝置,開鑼表演;演畢收拾裝箱,挑起就走,甚為簡便。演出又不受季節、時間、氣候、交通、場地、對象等限制,享有較大的自由;能在不同場合進行娛樂演出。所以鄉村婚嫁喜慶、四時八節都可接副“擔子”熱鬧一番。那些常年難得出山的農民,足不出戶即可欣賞到戲曲表演,所以歷來深受各階層的歡迎。
  岳西木偶戲以偶代人,操作簡便,具有獨特的藝術形態。
  首先是其別具一格、妙趣橫生的表演形式。戲班稱“擔子”,它有兩類形式:一種是單人班,演出時只有一位藝人在幔帳內手托木偶表演,腳踩鑼鼓伴奏,自打自唱自幫腔。清光緒年間,五河向山的藝人劉聰彝(1868~1935年)及后來的方立堂(1898~1943年,徽戲、黃梅戲藝人)所演屬于此類。后因操作難度大,演出多受制約而逐漸失傳。
  更多的是雙人班,由一人伴奏、一人操作木偶表演,行話稱“托戲”。“托”者需要集“唱、念、做”功力于一身,對黃梅戲的表演形式要有極強的熟知力和掌控力,不但要熟記各人物身份、唱詞、唱腔,還要懂得舞臺演員“手眼身法步”的基本規律。可以說每一位藝人都必須是“戲簍子”。
  木偶戲演出需兩張方桌,一張為伴奏使用,一張為臺基,桌面置木偶箱,四周用幕布圍上,以扁擔豎插在箱掛上支撐舞臺,臺高約2.5米。中間以屏簾隔成寬1米、徑深0.5米的前、后臺。舞臺上有頂篷,飾有圖案,臺柱嵌以戲聯,兩盞油燈分掛左右用以照明。整個舞臺模擬真人戲臺,小巧玲瓏、精致美觀。演出時,藝人隱藏在帳內操縱木偶演唱,幫手在旁伴奏鑼鼓兼幫腔。木偶長約尺余,“頭子”多以柳木雕刻,以色描摹,造型鮮明,神態逼真。木偶之所以能活動自如、得心應手的操縱,全憑三支木棍,中間一根直棍插在頭子上,以固定身體;兩支弓行木棍分別插在兩手,表演各種動作。木偶的頭頂、手心均鑿有小孔以戴上頭飾、拿道具,再穿上戲服,藝人便可憑這三根木棍操縱木偶進行表演。
  其生旦凈丑行當表演的動作、調度、節奏,均模擬戲曲表演,人物出場整冠、理髯、抖袖、甩發、戲翎子、耍手帕,無一不符合戲曲的程式化表演套路。
  在表現劇中人物身份、個性,喜怒哀樂情緒及某些特技上有其一套“絕活”:戰勝者洋洋得意,戰敗者靴底朝天;悲啼者淚流滿面,發怒者跺腳有聲;小丑的下巴能嗑嗑作響,眼珠能轱轆轉動;豬八戒會向觀者討煙、孫猴子能索茶答謝,堪稱惟妙惟肖。在難度頗大的武戲場面中,行兵布陣,馬嘶鈴響,刀槍并舉,來往沖殺,無不調度自如,合乎法度。
  這種藝術形式雖以偶代人,卻比真人演出更為有趣。藝人與觀眾一布相隔,氣息相通,眾人圍觀猶如促膝談心。聽者對唱腔劇目亦非常熟悉,所謂“生書熟戲”,興之所至臺下能低唱附和,跟隨劇情的起伏齊聲喝彩或潸然淚下,可謂上下互動,水乳交融。
  岳西木偶戲受到歡迎,也在于其有豐富的劇目、優美的黃梅調。
  所演劇目,題材多樣,達百本以上。除黃梅戲傳統劇目三十六大本、七十二小折之外,還有藝人根據民間唱本、傳本改編的,這類劇目文武兼備、人物眾多,如《五鼠鬧東京》《七俠五義》《唐僧取經》《張四姐鬧東京》等數十本。和本地的鼓書、琴書等曲藝藝人“不著文字”一樣,全憑著藝人熟練掌握劇目情節,自編唱詞,做到出口成章。
  岳西木偶戲唱的是黃梅戲,唱腔質樸自然,清新優美。岳西藝人習慣將唱腔統歸為起板、平板、緩板、急板、邁板、二行板、三行板、火工板、落板等“十大板”。有平詞、花腔、彩調三大類。唱詞的詞格,以十字句、七字句為主,其上下旬講究平仄音韻,通俗易懂。伴奏樂器主要是大鑼、小鑼兩件,鑼經有長槌、十三槌半及二、四、六槌等。
  岳西木偶戲雖然只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卻也代有傳人。
  第一代傳人始自清光緒初,代表人物是葉其尊。他生于清咸豐末年(1861年),光緒初年拜師陳機匠,后傳多名學徒;崔尊榮,生于同治十年(1872年),徽班藝人,善武戲,中年后轉唱木偶戲;儲澤風(1886~1966年,藝名大礱匠)儲茂堯(1892~1965年,藝名小礱匠),兩人為胞兄弟,光緒末年在黃梅戲“同升班”從藝,除在周邊鄰縣,還遠至潁上、亳州、壽縣等地表演,中年后轉唱木偶戲;儲加和(1885年~不詳)、儲加才(1890年~不詳)、儲加誠三兄弟,光緒末年是本地黃梅戲“三元班”為首者,中年后改演木偶戲;此外還有儲為貴、儲得貴、劉金魁、方立堂等都是民國初期的知名木偶戲藝人。
  第二代藝人有大老向、小老向、大老江、小老江等數十位,其代表性人物是職業木偶戲藝人崔達譜。崔達譜,字傳家(1909~1948年),其父是紙篾扎匠,其姑母為黃梅戲早期女藝人。崔達譜自小便顯出表演天賦,12歲追隨大礱匠從藝;15歲拜儲為貴為師;16歲再師從葉其尊。融各家之長。其“戲目”應有盡有,任人選點。在長達20多年的從藝生涯里,演遍岳、潛、太、英、舒、霍、金寨等縣,影響深遠。1930年后他投身革命,利用藝人身份搜集情報、多次救護游擊隊員,1947年被敵人殺害,追認為革命烈士。
  第三代藝人是建國后從藝的,為數眾多。如汪治安、劉炎、彭表揚、儲茂清、汪金爐、王瓊林、王天根、儲長海、崔道美、包增章、謝東山、王建來、朱頌秧、汪秀峰、王澤喜、儲文龍、崔道來、王憲中、儲茂濤等。
  藝人儲皖南1981年曾在縣文化館舉行木偶戲專場演出,2000年安慶電視臺“皖風皖韻”欄目為其拍攝了木偶戲專題。
  馮定安、崔達文兩人作為本縣最后幾位尚能表演的老藝人,在2006年岳西縣“非遺”普查中接受采訪,文化館拍攝了兩人合演的木偶戲專場,2007年將其列為首批岳西縣非遺傳承人予以公示。
  岳西木偶戲自清后期傳人以來,三代傳承,曾花開四方,幾度繁榮,影響力波及周邊鄰縣。然而,受時代發展、保護不力等因素,至今瀕臨滅絕。僅存的幾位老藝人都年事已高,面臨傳承無人、難以保護的危機困境。2007年,岳西縣人民政府將其列入第一批岳西縣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予以公示,目前正在抓緊著手對岳西木偶戲展開搶救性保護工作,以期這朵戲曲之花繼續盛開。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南莊木偶
李玉:云上岳西 讓我癡迷
湘教版六年級語文下冊《木偶戲》2
木偶藝術 ——民間藝術常識(二十四)
海南特色戲曲:文昌公仔戲和三江公仔戲 海口權威新聞門戶網站
木偶戲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巴尔虎右旗| 泗阳县| 衡水市| 蓬莱市| 景德镇市| SHOW| 武宁县| 卓尼县| 山东| 珲春市| 万山特区| 黄龙县| 公主岭市| 齐河县| 安达市| 丰宁| 宁城县| 安丘市| 桦甸市| 曲阜市| 平南县| 曲水县| 汽车| 隆化县| 缙云县| 顺昌县| 泗水县| 黄冈市| 重庆市| 宝兴县| 客服| 綦江县| 南康市| 连南| 贡山| 靖远县| 银川市| 个旧市| 会泽县| 郴州市| 磐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