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腎友在治療過程中遇到的最大的問題,并不是“無藥可治”,或臨近尿毒癥,反而是病情的反復發作。治療過后,病情只能保持一段時間的穩定,過不了多長時間又復發甚至更嚴重,如此反反復復,腎小球濾過出現明顯下降,腎功能在長期消磨中也受損嚴重。
針對腎病易復發的特點,臨床治療中該如何應對?
及時掌握導致腎病復發的各種因素,進行預防治療,更有助于防患于未然,此外,避免腎功能的進一步惡化,腎友要時時關注一些癥狀的變化,這些癥狀也是腎病復發的“報警信號”,越早重視也能防止病情復發或加重。
1、渾身乏力,疲憊感加重
生病后免疫力、抵抗力下降,患者一般都會出現乏力、沒精神的情況,由于腎病本身是免疫力系統疾病,腎功能內存在炎癥也會損壞免疫力,因此會感覺到乏力癥狀更明顯。此外,腎臟毒素代謝慢,一些患者會出現惡心、嘔吐、食欲不振的情況,也會加重身體不適感。經過系統治療后,消除腎臟內炎癥反應,及時糾正蛋白尿、水腫、潛血等癥狀,患者的免疫力得到提升,乏力感、疲憊感也能得到緩解。
當病情復發后,腎臟受損加重,各種癥狀相繼出現,患者自身不適感也會明顯。因此如果腎友日常護理期間,出現明顯的疲乏感要警惕病情復發。
2、局部甚至全身浮腫加重
腎性水腫是慢性腎病常見癥狀,不同病情且處于不同階段的患者,水腫的部位即嚴重程度也有差異。比如腎病早期患者病情較輕,僅顏面部出現輕微水腫,一般下午會消除。腎功能受損嚴重后,過濾功能及腎臟調節水鈉的作用失衡,會導致水鈉潴留,引發蛋白尿, 引起雙下肢及腳踝水腫,到腎衰竭階段患者也可能會出現全身水腫的情況。
因此水腫的嚴重程度也是反應腎功能好壞,病情是否穩定的重要指標。如果治療一段時間后重新出現水腫的情況,腎友們就該及時復查,找出復發因素,及時治療以緩解腎功能的壓力。
3、皮膚出現嚴重瘙癢
這個癥狀主要發生在腎病中后期,即腎衰竭、尿毒癥階段,患者腎功能受損超過80%,無法及時排出多余毒素,毒素經汗液沉積在皮膚表層,就會引起皮膚的瘙癢,且顏色也會變深。此外,腎病終末期,毒素代謝不出去,極易引起電解質紊亂的情況,如磷代謝紊亂,引發高磷血癥,也會引發皮膚瘙癢的情況。
這些癥狀的異常腎友都要警惕病情復發,對于這些情況腎友提前做好兩點準備,病情復發的幾率也會降低:
做好定期復查準備,別偷懶
腎病癥狀都具有隱匿性,不論是初始發病期,還是病情穩定后護理期間,腎友要想時刻全面掌握病情的變化,定期復查無疑是最好的手段。
復查指標主要是包括反應腎功能的重要指標,比如蛋白尿定量、腎小球濾過率、腎臟B超、內存肌酐清除率、電解質相關指標等等。一方面能及時掌握病情的動向,即使復發也能做出快速的應對,另一方面對調節治療方案,調整用藥更有利,能幫助患者們制定出更有效合理的方案。
注意日常護理,保持腎功能穩定
腎功能的發展速度一般是比較慢的,治療期間即使出現惡化的情況,只要及時抑制住復發因素,病情就能得到控制,因此腎友對一些易導致腎病復發的因素要注意防范。如頻繁的感染,飲食不合理攝入太多高蛋白食物,作息不規律造成過度勞累,用藥不嚴格及誤服腎毒性藥物等等,都可能會造成腎臟的二次傷害。腎友們日常都要注意預防這些因素,以保持腎功能長久的穩定,遠離腎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