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2-21 來源:復禾健康 瀏覽數:8983
基本處方:黃芪50g,桂枝15g,白芍15g,生姜15g,大栆6枚,路路通15g,桃仁15g,雞血藤15g,川芎15g。加減:頭暈、乏力、心悸、間歇性麻木、手指屈伸不良、脈微等氣虛嚴重者加人參、白術、重用黃芪。
四肢發冷,蒼白,持續麻木,這是陽虛陰盛,加附子,肉桂。四肢枯燥,勞累后麻木加重者應加當歸熟地。
患有抑郁癥和不適、胸部阻塞和肋脹痛的人可以去黃芪加香附、柴胡和芥末。如果麻木持久伴有紫色和刺痛的肢體,手指活動不利,淺感消失,肢體捏不疼痛,日夜嚴重,這是血瘀或死血,加丹參、紅花、紅牡丹。
隨著時間的推移,脈滑的人會添加陳皮、半夏、云苓和蒼術。加引經藥:上肢麻木,手指緊急,桑枝姜黃。下肢麻木,牛膝活血通絡。蟻感加全蟲僵蠶。
最常見的證候是氣虛、血滯、氣血雙虛、外風寒、風濕、寒濕等。氣不分散而無統,血不得凝結而不留,氣虛則陽氣不運,血虛則營養不良;
此外,風寒濕痰侵入經絡,阻礙氣血運行,可引起麻木,引起周圍神經炎、貧血、高血壓、腦動脈硬化、閉經、慢性腎炎、酒精中毒、糖尿病等,其中最常見的是末端神經炎。
麻木多為神疲勞、肢體感覺遲鈍、頭暈氣短、脈搏微弱等癥狀,多為虛證。用于治療,注重益氣養血,重用人參、芪、歸、芍。有瘀血的人在原方加入活血通經產品,如丹參、紅花,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環。
增加活血藥后肢體疼痛早于麻木,先消失。另外,上肢麻木加桑枝,量大,25~50g,刺痛者加姜黃15g破氣血之滯。
只有這樣,療效才會顯著。病程短,療效好,單純麻木,氣虛、血虛、氣血兩虛效果最好。
寒濕引起的麻木或瘀血,效果稍差。治療過程中一定要避免吃生冷的東西,服藥要不要間斷,不要過度勞累。否則會影響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