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注重生產的現代社會,很多地方、很多人都把打瞌睡和偷懶聯系在一起,仿佛每個人都該在晚上睡滿8小時然后在白天用腦,一整天都活力滿滿地進入工作狀態。
其實并不是這樣,睡足八小時是現代的產物。在工業時代之前,歷史學家Roger Ekirch就發現大多數人都會在深夜從夢中醒來之后繼續睡,然后在下午的時候用午休來彌補午夜這一段時間的睡眠漏洞。
也就是說,午睡是正常的,對人有好處。研究發現,短暫的小憩一下能帶來許多好處:讓思維更敏捷、提高記憶力等等。很多人都會在下午2點打瞌睡的時候想辦法保持清醒,但也許我們順著瞌睡蟲睡一會更好。
理想的午休條件
大多數人在醒來后的第6~7小時里開始精神萎靡下來,大概就在下午2點左右。有的研究員甚至認為下午一到就開始犯困是生物進化導致的結果,前斯坦福睡眠研究中心主任William Dement曾說:“仿佛自然規律就是成年人每天都要在白天的中途午睡一下,或許是為了躲避正午的太陽?!?/p>
暫且不管生物方面的影響,午飯后的下午正事午睡的最佳時機,離晚上睡覺時間也不是很短不會影響晚上入睡。
你可能累得在哪都能睡著,但是睡眠研究學者發現一些可以控制的環境因素能影響人們入睡的需要花費的時間。
因為你的大腦在你睡著之后需要一段時間才會清醒到處理分析事情,午睡的時間長短也有不同影響。
在大多數時候,30分鐘以下的短暫睡眠(上圖的實心曲線)是最理想的,這樣的淺睡眠醒來之后會很容易精神清爽。
實驗發現這段時間的午休不會導致太長時間的體虛無力感,還會在一段時間里變得反應靈敏。
而在45~90分鐘中等的時間(虛線)里,大腦會進入慢波睡眠狀態。如果超過90分鐘(點劃線)會進入快速眼動睡眠期,這個時期是人們最常開始做夢的時間。這兩種睡眠都會讓人醒來之后渾身乏力,科學家把這種現象稱為睡眠惰性。
然而有趣的是,實驗發現越長的睡眠可以讓思維靈敏的時間延續得更長,所以如果想要提升6小時長時間工作能力,那就可以在這之前睡久一點(還要給自己足夠長的恢復期)。
這一條看起來理所當然不值得專門拿出來提,但是大多數人都很難在睡眠被突然打斷的時候真正爬起來,但是睡得越久反而越難清醒。
這一條可能看起來很奇怪,都要睡覺了為什么要喝咖啡這種提神的東西呢?但是事實是,快速灌下一杯咖啡或是其他含有咖啡因的東西,然后再睡個20分鐘左右會讓你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這樣做的理由是咖啡進入食道之后需要經過大概20分鐘才能在胃腸道和血液流通進而進入大腦??Х纫驎〈佘?讓人產生疲憊感的化學物質)讓你變得更有精神,而睡眠也會幫你清除大腦中的腺苷,雙管齊下效果當然會更好。也有研究發現,喝咖啡午休的人醒來之后會更警醒,在記憶測試中也比只午睡/喝咖啡的人表現更好。
午睡的神奇功效
對午睡最早的研究當屬上世紀90年代,NASA發現飛行員在飛行時午睡(旁邊有副駕駛)會犯更少錯而且反應也更快。類似的發現在許多事情上都有用,從盯著電腦看到開夜車再到急診室給病人靜脈注射等等。似乎大腦需要足夠的休息時間才能有更好的表現。
午睡還能提高記憶力,尤其是陳述性記憶。相對于記憶如何完成任務的程序性記憶,陳述性記憶是對知識的記憶能力。在相關研究的實驗中,需要記住一組信息的人們在測試前先午睡了一小會,而他們的測試結果比沒有午休的人更好。或許大腦在睡覺時會鞏固新記憶,所以午休對為了考試復習的學生可能尤其有用。
這個方面的研究并沒有上面兩點的多,但就目前研究老看很有可信度。早前關于睡眠(不是午睡)的研究發現一段時間的睡眠能幫助人更快地在非直覺問題上做出決斷。而最近有科學家發現,一小時的午休能讓在抽象聯想測試(測試創新能力)中有更好表現。還有人發現,小睡有利于幼兒更容易掌握抽象詞匯之間的聯系。
除了上述所有對工作、學習有的好處,不要忘了午睡最核心的益處:感覺很舒服。晚間睡眠和午睡都是讓人身心愉悅的活動,午睡更是會讓時間過得更慢,20分鐘的休息就能讓你補償很長時間的勞累。就好像我們有人說午睡15分鐘等于晚上睡一小時一樣,高效劃算。
關于這一點也有數據支持。2006年,經濟學家Daniel Kahneman和Alan Krueger曾經讓開心、焦慮、悲傷、緊張的人在做日常活動時研究他們的心理感受。雖然午睡并不是所有活動中最受喜愛的(最高的是性),但它也排在玩電腦和購物前面。午休是個簡單而美好的事情,更重要的是它是免費的,如此好的活動為什么要被拋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