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公眾號:好班(haoban173)
孩子愛撒謊是什么原因,該如何教育孩子?
孩子愛撒謊是家長教的嗎?怎么可能,誰會教自己的孩子撒謊好嗎!
但心理治療師菲利帕(Philippa Perry)給出一個驚人的研究結果——越嚴厲的家長,其孩子撒的謊就越圓滑。
怎么會這樣,難道家長教育孩子有錯嗎?
菲利帕說出了一段頗有爭議的話:“所有的謊言都是孩子和家長'共同’編造的,因為孩子感到說實話不安全,說實話就會受到懲罰,因此孩子不得不撒謊自保。”
為了檢驗這個結論是否是真的,加拿大心理學家維多利亞(Victoria Talwar)在非洲西部進行了一個實驗,結果驚人。
她選了兩個實驗學校,一個校規較為寬松,一個校規較為嚴厲。
她讓孩子們都背對著她,然后她開始拍球讓孩子們猜這是什么球類的聲音。不一會,她拍著拍著就自己出門走了,等再回來時,她問有哪些學生偷看了拍球的過程。
結果她發現,在校規較為寬松的學校里,有些孩子撒了謊不承認偷看,但更多的孩子會選擇說實話,而說實話孩子的比例和歐美孩子基本持平。
但在校規較為嚴厲的學校里,情況就不一樣了,用維多利亞的話說,有些孩子們“撒謊都不眨眼睛。”
菲利帕在做一檔節目時表示:“當我們竭力抑制孩子撒謊時,反倒讓我們成為制造小騙子的幫兇。”
“如果孩子撒謊是為了逃避懲罰,那么就不完全是孩子的錯,而是家長和孩子共同在'編造’謊言。所以你也別怪孩子撒謊。”
案例說到這里,我想家長們大概明白我要表達的意思了,過于嚴厲的家庭可能會讓孩子撒謊的幾率增高。一個和睦的家庭是講愛的地方,而不是非要爭個你死我活的戰場。如果一個家庭的氣氛被家長搞得很糟糕,孩子一回家便噤若寒蟬,不敢表達真是的想法,那么家長就需要反思了。
作為家長,我對孩子愛撒謊的原因做了一下幾種分析:
1. 首先,在孩子3歲之前, 他們對時間、空間、數量、人物關系等概念比較模糊,經常說了“假話,錯話”自己還不知道。比如,他們可能把以前統稱為“昨天”。像這種情況家長不必過于擔憂,應該幫助寶寶梳理正確的時間觀念,耐心教育孩子,讓寶寶覺得家長是值得信賴的人,是可以以實言相對的人。
2. 孩子有時會看到父母、周圍的大人,或者電視上有撒謊的鏡頭,他們抑制不住好奇心,跟著學。誠然,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我們總覺得現在的孩子小小年紀就會說大人話了,每每遇到事情就像“小大人”一樣。這和孩子接觸到的文藝作品是有關系的,因此,家長一定要選取適合孩子年齡觀看的文藝作品。同時,家長也需要以身作則,在孩子面前時,一定要謹言慎行,不可撒謊。
3. 有些孩子說謊是為了逃避懲罰,比如考試成績不理想、淘氣惹禍了怕家長責罰。與此同時,父母干涉過多也會讓孩子感到厭煩。比如孩子做作業時,一會叫他喝水,一會叫他吃點心,孩子聽了會很不耐煩,隨口說“不渴、不餓”,以表示對抗。其實,孩子隨口說的那句“不渴、不餓”并不是自己的真實想法,而是家長把孩子推到了對立面,這種情況在孩子青春期時多有發生。
溫馨提示,那么家長應該怎樣做才能教育好孩子呢:
1. 首先,家長如果想讓孩子成為正直的人,自己就要做出榜樣,不要當著孩子撒謊。此外,要讓孩子知道,撒謊并不能得到好處。相反,只有誠實才能得到表揚和獎勵,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教育后,愛撒謊的孩子自然而然就會改過來了。
2. 父母平時要多關心孩子,如果孩子做錯了事,不要過分苛責,要耐心教育,幫助他引以為戒。同時,家長要營造一個培養誠實品格的氛圍,給孩子一個安全,踏實的學習和成長環境。父母要讓孩子知道,家庭的關系是建立在彼此信任的基礎上的。家長不喜歡撒謊,但不會因為一次撒謊就把孩子“開除”出家庭,父母還是愛他的。
3. 一旦孩子撒謊,家長不要一味的發泄怒氣。切記,發泄怒氣不是教育方式,而是在毀了孩子。父母應該啟發孩子說出事情的真相,找到孩子撒謊的原因,進行有的放矢的教育,杜絕孩子再次在這件事上撒謊。
4. 父母在教育孩子時,要考慮到孩子的自尊心,孩子再小也是有自尊心的。“當面教子”的古訓固然不假,但家長要掌握好度。千萬別傷害孩子自尊心,進而讓孩子破罐子破摔,撒更多的謊。
請記住,指責、打罵、懲罰不會讓孩子變得更加誠實,只會讓事情越來越糟。相反,你的信任、理解、支持,會讓孩子越來越想成為一個更加優秀的,光明磊落的人!我以上的這些話,真心希望能幫到家長朋友,愿全天下的孩子都能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