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看到家長探討孩子的人格培養,也經常看到一些莫名其妙的說法:包括從小培養批判型思維等等。孩子在性格或者重要人格方面的培養,應該有正確的“打開”順序。借鑒國際教育元素,梳理一下吧。
1
最重要的是探索精神或者求知欲Inquirer
2
排在第二位的可以是知識淵博Knowledgeable
這一點和眾多家長培養學霸的心情是一樣的。
3
第三重要的是Caring。與其直譯成有愛心,不如翻譯成“換位思考" 更恰當。不能為他人著想的孩子,能夠獨立行走于社會嗎?
4 -5
第四和第五位可以并列:Communicator和Thinker。懂得溝通技巧,并具備獨立思考能力。這兩點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吧。
6-9
如果說第一到第五,屬于基本層面,那么第六位到第九位屬于進階層面人格了。
這四項都屬于同一個級別,事實上孩子的人格品質在同一層面上,也都應該是同時培養。
并列第六位至第九位:
心胸開闊Open-minded
勇于冒險Risk-takers
均衡發展Balanced
有原則有底線Principled
人格培養是個系統工程,元素和順序同等重要。勇于冒險離不開有底線原則,否則就會出事。
10
批判型思維和反思精神Reflective。反思自我就叫做自省,反思他人和外界,就可以稱為批判思維。
這是個最高級境界!很多成年人都不曾很好地實現,何必早早讓孩子去追求?
如果孩子連第一層面的換位思考或溝通技巧都不具備,卻追求滿腦子的批判型思維,那豈不是真的成了小怪物了嗎?
結尾再多說一句:如果說望子成龍的家長占100%,那么真的能成龍成鳳的孩子最多1%。希望孩子真的能成“龍”的家長,也請注意培養孩子健全人格的元素和順序。
同時,請務必注意:假如孩子無法成為那1%,我覺得,做為其它99個孩子的家長,至少應該教會孩子,能夠為別人去鼓掌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