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趙玉平
平講平說2669期#
每次講到自我管理的時候,都會強調情緒管理和心態調整的重要意義。在孔明先生的《誡子書》里邊有三個重要的觀點:第一是靜以修身,第二是寧靜致遠,第三是學須靜也。大家可以看到孔明先生特別強調這個“靜”字,這個“靜”字是修養的起點,是戰略的起點,是學習進步的起點。
那么說這個“靜”字指的是什么?很簡單,指的就是情緒管理和心態調整。我們身邊有很多人情緒不好,心態不好。大家環顧一下四周,你會很容易發現有些人跟你說焦慮痛苦、失眠、吃不下睡不香。我們所處的這個時代物欲橫流,信息泛濫,矛盾沖突每天都在發生,各種各樣的煩惱正在偷走本該屬于我們的美好生活體驗。你看這兩天疫情突然嚴重起來了,有不少城市進北京的航班和火車都被停掉了,我下周有廣東的課程,最近廣東的課程就是佛山或深圳,在目前的疫情形勢下不知道還能不能飛過去。
這晚上有一個學員就跟我聯系,說老師上次的開班課講得很好,不過只聽了半天覺得沒過癮,這次就想聽一個兩三天的完整版的,不過很擔心這老師萬一行程有變飛不過來,這課程改了怎么辦?我跟他說我也很擔心。接下來他就跟我說最近這煩惱的事兒,揪心的事兒太多了:疫情影響了生意,那邊公司要裁員,有些人特別不高興,這邊收入銳減了,家屬也有意見。孩子的暑假開始了,外邊報的培訓班都取消了,這小孩整天在家里邊跟自己還鬧意見,也不聽話,也不學習,特別擔心他沉迷網絡游戲。自己打算利用業務蕭條的時期充電聽課,結果疫情一爆發,哪個城市都不敢去,一天到晚提心吊膽的。還好有奧運比賽,每天在電視機前為中國健兒加油,比較堵心的是一直在領先,在最后一天被美國超越了,而且跟美國的金牌就只差了一塊,這覺得太窩火了。更鬧心的是在疫情溯源問題上,美國還總想給中國甩鍋,明里暗里指責這個疫情是中國實驗室泄露的。俄羅斯的疫情也不消停,南京跟海口的疫情傳播都跟俄羅斯的航班有關系,看來這個國際航班太危險了,這個全球疫情蔓延不知道什么時候才是個頭,聽說新的變種病毒又形成了。而且網上突然爆出來“謝大腳”在內蒙遇到車禍去世了,這太年輕了,覺得非常可惜。
這樣看起來真的是國事家事天下事,事事揪心,事事鬧心。所以這個企業家跟我說,晚上11點多躺在床上,一直到凌晨3點了,翻來覆去還是沒有睡著,這幾天不但失眠,而且掉頭發掉的也挺嚴重。所以聊了一會,他就問我有沒有調整心態,控制情緒的好方法,讓我推薦一個。
我就想起了南懷瑾老先生在一個講座中談到的一段話,他是這樣說的,“我們的心臟只有拳頭那么大,你這個心只有這么大,什么事情不要裝進去,痛苦也好,煩惱也好,得意失意也好,不要向里頭裝。我們的心臟就拳頭那么大,是裝不了多少東西的。什么痛苦、煩惱、得意或者是失意,通通丟掉,都丟掉,什么都不要裝進來。通通丟掉,你就前途無量,后福無窮。”
大家看到老先生反反復復就是在提醒我們兩個字——“放下”,生活本來就是這樣,有很多煩惱,有很多壓力,有很多挑戰,有很多意外,如果都放不下的話,巨大的壓力、巨大的負能量會把我們打垮的。
具體來說怎么放下,我想到了莊子當中的一句名言,“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應而不藏,故能勝物而不傷。”我覺得當一個人煩惱特別多,焦慮痛苦特別多的時候,就按照這句話去做,就可以從不良的心理狀態中解脫出來。莊子在這句話里提醒我們,要讓自己的這顆心像鏡子一樣,鏡子有什么特點,八個字“不將不迎,應而不藏”,意思就是不糾結過去,不焦慮未來,照過之后也不會留存。照過鮮花,它也不香,照過糞土,它也不臭。無論照過怎樣的煩惱和混亂,它也不會被污染。總結4個字就是“不香不臭、不染不流”,這4“不”就是我們應該修煉的一種境界。
大家想想對于一個普通人來說,吃過一頓飯特別香,我們就會好幾天心里都裝著香味;路過一個爛泥塘特別臭,我們就會好幾天心里裝著這個臭味;早晨遇到一點煩惱的事,結果整個這一天我們為人處事待人接物,看誰都特別煩,看哪都特別不順眼;去年工作中發生了一點不順心,心里特別不高興,差不多每天早晨都要想一想,念叨念叨,一直到今年了還放不下。如果是這樣的話,那恐怕痛苦指數會越來越高,壓力會越來越大,在這樣的情況下心神就會受傷,而且這種無形的傷害會轉化成有形的病癥。經驗證明,重大疾病的爆發往往都是身心綜合癥。
所以莊子提醒我們,一個人要能做到“勝物而不傷”,就是能夠應對世界,掌控生活,把該經歷的都經歷過了,但是不傷自己的心神,這是非常重要的。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看到很多所謂的成功人士確實把任務完成了,事情做成了,但是他的心神也受傷了,心理壓力特別大,心態不好。隨后身體也出現了莫名其妙的病癥,甚至于最后就身心崩潰了,這都是非常可怕的,也是非常不應該的。
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練一練莊子的這套“鏡子功”:不香不臭,不染不留,安住當下,安住眼前,放下心中的那些煩惱焦慮。無論是白天還是晚上,如果你心里有了煩惱焦慮,開始惦記過去未來那些讓人煩心的事了,這個時候不要著急,也不要跟自己較勁,要啟動內省的智慧,告訴自己應該把這些都放下,然后把注意力集中到眼前的事情上。這種集中的方法其實就是關注呼吸就可以,比如說你正在睡覺,有好多焦慮煩惱了,就提醒自己要放下,然后關注自己的呼吸,讓呼吸變得輕松舒緩,深厚綿長,這個就叫做“觀息之法”。
關于調整情緒,我們“平講平說”之前還講過很多具體的方法,大家可以翻一翻歷史記錄。好了,今天內容我們就講到這兒,平講平說,咱們明天接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