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0-12-28 20:11:09 來源:倪注針灸 編輯:經方傳奇
再來就耳朵。當你遇到耳朵有問題,中醫認為說,腎臟在管耳朵,所以任何耳朵的問題,要想到腎臟,這是第一個基本的觀念。第二個觀念呢,有三個穴道,最上面這個就耳門,中間就聽宮,第三個是聽會穴。
這三個穴道,有三條不同經絡在管,膽經、三焦經、小腸經在管。遇到耳鳴 、耳聾、耳朵有痛,我碰過小孩子,當飛機降落下來時,耳朵就痛,一直沒好。我們在辨證的時候也是一樣,如果是久鳴是虛,我們就補腎,我們可以針腎俞、志室,正面就下京門,腎經的募穴京門穴,然后呢,臟會章門。
經絡上面,復溜穴是非常好用的穴道,這復溜穴要是下的好,針下去以后,采斜刺及迎隨法,對身體方向刺,上次有demo過,現在是補,用青龍擺尾,若搖不過癮,彈一彈針,動它的氣,你彈一彈針時,你覺得并沒有什么,但病人很痛,因為你在導引,速度很快。
耳朵旁邊呢,這三個穴道,采輪刺法,今天扎這個,下次扎另一個。要換著扎,待會有機會,demo給你們看,如何針耳門、聽宮、聽會。
那實癥呢,也是一樣。在實癥的時候,要扎腎經,剛開始發作時,我們下然谷及外關穴,我們有一個穴道叫支溝,三焦經的支溝穴,我們稱飛虎。非常好用,待會我們用到。因為很好用,前面跟諸位講過,臟和腑中間陰陽相平衡,有表里的關系存在,是因為有一個三焦經。
三焦經是行陽的,陽是什么,所看到的皮膚、肌肉都是陰,但看不到里面的力量多少,力量就是陽。支溝穴是三焦經很大的穴道,支溝穴又稱飛虎穴,我們有飛虎針,專下支溝,大便也通了,胃口也變好吧。那你不能百病都下支溝,也不可以這樣用的。這是支溝。
當耳朵化膿 ,膿水流出來時下針的手法,近取穴是這些。我個人使用的原因告訴你,我們用麝香礬石散,為什么用麝香礬石?這個礬石本身是燥劑,在中藥里面可以有防腐的作用,東西不會爛。所以我們很多藥用礬石泡過以后不會爛。麝香呢,它是無孔不入的,我們用的比例不多,麝香像小拇指指甲一塊,礬石用比較多一點,比例上大概這個(麝香)是二,這個(礬石)差不多到四十五左右。那我們用這種干燥劑。
小孩子耳朵為什么會有膿水,是因為生出小孩,沒有把小孩倒過來,中醫會把小孩倒過來打屁股,小孩一哭,耳朵、鼻子、嘴巴里面的羊水就跑出來了。在臺灣我不曉得,在美國禁止小孩,小孩子出來時,用機器一吸,吸的動作只能把嘴巴、鼻子、耳朵表面的羊水吸掉,肺里面還有很多羊水,耳朵深的地方還有羊水,小孩子后來很多有氣喘、久咳、中耳炎,因為沒有打屁股的關系造成的。
我都鼓勵病人,在美國生小孩要打,生完以后,要讓他打,一定要把這屁股倒過來,讓小孩子哭一哭,讓這羊水跑出來。這孩子以后就沒有氣喘,沒有皮膚病,沒有耳朵發炎的情形。
由于里面有很多膿水,我們用噴的散劑,這礬石是干燥劑,一下就干燥了,膿水就收掉了,麝香無孔不入。爛的地方,麝香會把礬石帶到每一個地方,那耳朵就保持干燥了。病毒要有水,干了沒有水,中醫的觀念是水生萬物,離不開水,沒有水,就不能生存。一旦干燥,環境改變,病毒就活不下去了。這時侯我們可以下耳門聽宮聽會,單刺,會恢復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