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贊賢精神 打造廉潔校園 建設和諧文化 ——贊賢小學校園文化建設實施方案 校園文化是師生風貌、思維方式、價值取向和行為規范的綜合體現。校園文化建設是教育發展的需要,也是和諧社會的需要,是提升教育內涵,促進教育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開展校園文化建設活動,為我校辦學品位的全面提升、師生素質的綜合發展提供了契機。根據南康市教育局有關文件精神,結合我校實際情況,現特制定贊賢小學校園文化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建設優良的校風、教風、學風為核心,以優化校園文化為重點,突出“以人為本,和諧發展”的理念,為學生的發展、教師的發展和學校的發展創造優良的人文環境,形成能夠充分展示贊賢學校個性魅力和辦學特色的校園文化。 二、組織機構 組長:曹開明 副組長:蔣慶福、黃芑蘭、王佑、許賦彬 成員:羅天波、黃烈福、賴健娟、劉國富、盧致寶、劉華花、方鈿、各村小校長 三、總體目標與要求 我校校園文化建設將圍繞“創特色校園文化——贊賢精神及廉政文化”、“人人樹贊賢精神,事事添贊賢榮譽”這一目標,努力建設內容豐富多彩,特色鮮明,健康向上,既充滿生機活力又促進教師學生共同發展的校園文化。我們對贊賢小學校園文化建設的基本構想是堅持“整體規劃,分項實施,逐步完善,有序推進,彰顯特色”的原則,達到以下三方面的和諧共振: 1、歷史的厚重與新的發展觀念的和諧; 2、彰顯個性發展和追求統一制度管理的和諧; 3、以校園文化熏陶贊賢人和贊賢人創建贊賢學校文化的和諧。 四、具體內容和措施 在校園文化建設中,我們力求達到:1、在硬件中提煉校園文化精神;2 、在展示中感悟校園文化精神;3、讓教師成為校園文化的形象大使;4、使學生成為校園文化的傳播者;5、在活動中體現校園文化精神;6、在課程改革中創新校園文化。 (一)校園物質文化建設方面 本著“追求高品位,主題鮮明化”的建設理念,建設環境優美、布局合理、設施完善、功能齊全的校園文化環境,讓校園的每一個角落都具有人文性,都自然地成為育人的理想場所,讓師生的教育行為與校園文化展現和諧之美,讓校園的環境文化處處洋溢濃厚的育人氛圍。 1、通過硬載體,營造“贊賢精神”氛圍 任何一種文化都必須有載體,“硬”環境作為載體的重要形式,具有直觀形象的效果。我們的硬載體是:一是塑造陳贊賢烈士塑像。陳贊賢烈士塑像矗立在校園,塑像基座正面鑲嵌著“工人運動先驅陳贊賢”幾個金字,塑像旁有陳贊賢生平和光輝事跡簡介;二是設立陳贊賢事跡展覽室及校史陳列室。該室陳列了陳贊賢烈士光輝事跡、陳贊賢詩稿原件復印件及“陳贊賢”劇照、陳贊賢故居、陳贊賢烈士追悼會祭堂等許多珍貴歷史資料,記錄了學校發展歷史,描繪了學校藍圖。 2、在校園醒目處鑲貼金字校訓、校風及廉政理念,提醒學生時刻銘記在心。我們的校訓是“弘揚贊賢精神,培育時代英才”;校風是“立志、文明、求真、感恩”;廉政理念是“崇廉尚潔,從我做起”。 3、精心設計文化墻、宣傳櫥窗、黑板報、樓道標語,做到既外觀美麗,讓人賞心悅目,又內容豐富,有內涵,給人感召力。文化墻力求圖文并茂,真正做到讓墻壁說話,一樓一閣有故事。學校將三層教學樓定為“贊賢樓”,樓道上宣傳內容主要有“陳贊賢故事選”、周恩來等革命前輩故事選;將綜合樓定為“廉政樓”,一、二、三樓分別以“傳統美德”、“立志成才”、“廉潔自律”為主題,在走廊醒目位置精心設置了名人故事、格言警句等;三樓行政組成員辦公室根據各室工作性質懸掛廉潔自律格言警句。校園圍墻設有以廉政文化為內容的宣傳櫥窗及“贊賢廉潔小明星榜”。 4、規劃班級文化建設。教室里統一張貼“立志、篤行、多能、樂學”的學風,張貼名人相片、名人名言。班級布置要彰現班級的特色,并辟有廉政文化專欄,達到個性與共性的和諧統一。 5、綠化、美化校園環境。努力把學校建成四季常綠,三季有花,恬靜雅致,自然優美,整齊潔凈的校園,給師生創設一個清新舒適、賞心悅目的校園環境。 (二)校園精神文化建設方面 校園精神文化建設是校園文化建設的核心內容,也是校園文化的最高層次。它主要包括校園歷史傳統和被全體師生員工認同的共同文化觀念、價值觀念、生活觀念等意識形態,是一個學校本質、個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校園精神文化又被稱為“學校精神”,并具體體現在校風、教風、學風、班風和學校人際關系上及師生精神面貌上。 我校充分挖掘和利用本校獨有的文化資源“贊賢精神”,把“贊賢精神”作為學校文化的支點,將“贊賢精神”融入辦學理念、教育模式和管理中,構建健康和諧文化氛圍,充實師生校園生活內涵,提高學校辦學品位,推進素質教育深入發展,將贊賢小學打造成享譽贛南的“紅色文化”學校。 廉政文化進校園是我黨反腐倡廉工作和加強學校德育工作的一件大事,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客觀需要,對于在廣大青少年中根植“敬廉崇潔”理念,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廉政文化進校園是時代的要求,我校在以“弘揚贊賢精神”為特色,大力繼承和發揚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積極開展廉政文化進校園活動,以學校被定為“江西省廉政文化建設示范點”為契機和動力,將廉政文化進校園活動逐步向縱深推進。 1、用“贊賢精神”孕育學校品牌。贊賢小學傳承著深厚的人文積淀,有著豐富的人文精神。我們將不斷豐實和創新贊賢精神,走出一條依托“贊賢精神”,創辦品牌學校之路。學校行政會創新辦學理念,確立以“弘揚贊賢精神,培育時代英才”為校訓,制定了“以德為本,質量立校,特色導航;在適應中發展,愛發展中創新;人人樹贊賢形象,事事添贊賢光彩”的辦學理念,把贊賢精神寫入學校的辦學目標,為學校的發展指明方向,為學校培養目標準確定位。 2、用“贊賢精神”打造名師工程。教師是“贊賢精神”的主要傳播者,是教育的組織者、實施者,在引導學生成才方面有重要的導向奠基作用,教師隊伍建設更是關系到學校的教育與發展。我們要把烈士的公仆意識與師德教育有機結合,要求全體教師向陳贊賢學習,勇立時代潮頭,銳意進取,自強不息,大膽創新,敢為人先;要求全體教師志存高遠,為人師表,教書育人,嚴謹篤學,與時俱進。建立和完善師德考評制度,把教師的道德自律和有關制度的外在約束結合起來,保證師德建設的實效性和長效性。 3、用“贊賢精神”塑造學生心靈。陳贊賢烈士的一生是光輝的一生,是英勇戰斗、不畏犧牲的一生,他敢為人先,鐵肩擔道義,赤心為民眾的精神不但是革命戰爭年代的寶貴精神財富,而且永遠是南康人民、是贊賢小學全體師生前進的動力,在建設和諧社會,培養高素質人才的今天同樣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我們要把贊賢精神代代傳,用贊賢精神教育學生,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激發學生為祖國的建設和富強而努力學習的熱情,用紅色文化滋潤學生的身心,在他們心里撒播真、善、美的種子。 4、揚清正廉潔之風,全方位實施廉政教育“三五 5、切實加強“三風”建設。校園文化建設的過程,就是培育良好校風、教風和學風的過程。要扎實開展師德師風教育,加強教師隊伍管理,培養敬業愛崗,求真務實,愛生如子的優良教風;教師的工作要做到對學生負責,對學校負責,對社會負責,做人民滿意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的教育和引導,重視養成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要塑造贊賢校園精神,呈現贊賢師生特有精神風貌。通過“三風”建設,讓“人人樹贊賢形象,事事添贊賢光彩”成為催人奮進的動力,感召贊賢人積極向上。 6、扎實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力求做到大型活動精品化,中型活動特色化,小型活動經常化,開展各類特色鮮明、參與面廣的校園文化活動。(1)把每年的三月份定為“贊賢精神活動月”,組織新生在陳贊賢烈士塑像前舉行入隊宣誓儀式,去烈士陵園掃墓,舉辦贊賢故事會,參觀陳贊賢烈士故居、贊賢展覽室,開展“我為贊賢添光彩”、“為烈士舊居添綠”等社會實踐活動。(2)開展“知榮辱,樹新風,做贊賢新人”系列教育活動。(3)開展“紅色精神”“六個一”活動(讀一本描寫紅軍長征的書,看一部反映紅軍長征的電影或電視片,學唱一首歌唱紅軍精神的歌,組織一次紅色參觀訪問,看望走訪一位老紅軍或革命老前輩,做一件有益的小事)。(4)利用節日、紀念日開展主題教育活動。(5)開展廉政教育“七個一”活動,即“讀一本廉政書籍、看一場廉政電影、講一個廉政故事、出一期廉政板報、組織一次主題班隊會、開展一次征文比賽、舉行一次演講比賽”。(6)繼續在全體學生中開展“廉潔銀行儲蓄”活動,每學期評選出一批校級“廉潔小明星”。(7)通過“小手拉大手”,開展廉政文化進家庭、進社區活動。(8)組織形式多樣的課外興趣小組活動。(9)營造書香校園,以讀書豐富校園文化。(10)加強校園文化陣地的建設,辦好校報、校刊、校內廣播站、宣傳櫥窗、黑板報、學生活動中心等。 7、開展校園文化建設課題研究。鞏固《弘揚贊賢精神,構建校本文化的實踐研究》省級課題研究成果;繼續實施《廉政文化進校園的實踐與研究》省級課題。編纂贊賢小學紅色“鄉土教材”。 8、塑造品牌形象。要求全體師生會唱校歌,知道校徽、校樹、校花;了解校訓、校風及意義;了解校史,了解陳贊賢其人其事。 9、每學期舉行一次陳贊賢獎學金頒獎儀式,表彰贊賢“廉潔小明星”及三好學生標兵。 10、舉行“贊賢杯”教師優質課競賽、學生演講比賽及文體活動。 11、搞好學校人際關系建設。學校人際關系包括學校領導之間的關系、學校領導與教職工之間的關系、教師之間的關系、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學生與學生之間的關系。設置校長信箱、心理話信箱,開展工會活動,讓老師有機會說出自己的心理話,讓學生有機會訴說自己的想法和苦惱,創造出和諧的贊賢小學人際關系網。 (三)校園制度文化建設方面。 校園制度文化作為校園文化的內在機制,包括學校的辦學理念、方針、規章制度,是維系學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機制,是校園文化建設的保障系統。我們要努力營造的就是“學校定制度,制度管人人”的和諧制度建設局面。 2、堅持依法治校,加強民主管理與監督。從嚴治校,維護校園正常的學習、生活和工作秩序。建立一個凸現本校優勢,體現校本意識,具有特有文化特色的規范、高效、完整的組織管理系統和制度,構建學校特色制度文化,形成依法辦事、民主管理、以德立校的運行機制。同時建立完善學生自主管理制度,建立愛護公物制度、公共衛生制度、綠化制度和校園養護責任制等等。 校園文化建設滲透于學校的教學、科研、管理、生活及各種校園活動等方面,校園文化建設是學校實施素質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和諧、健康、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才能培養和諧發展的師生,才能推動學校的和諧發展。我們要認真實施,全面落實校園文化建設實施方案,構建起多層面的育人大環境,多途徑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把贊賢小學的校園文化建設推上一個新的臺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