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電影市場貌似迎來了“運動”年,在年初《戀愛回旋》乒乓熱的帶領下,我們又迎來了《花滑女王》的冰上運動,接著在暑期檔經歷了《最后一球》的足球熱后又經歷了摔跤與搏擊相結合的《蘇丹》。
當然,暑期檔雖然結束了,運動題材的電影并沒有結束。本周五,又有兩部《傳奇的誕生》攜手《李宗偉:敗者為王》同檔期上映,而算下來,本年至少已經上映了六部運動題材的電影了,運動題材的電影在今年也格外“熱”。
不過【話娛】在對近些年這一題材的電影進行統計后發現,運動題材的電影“熱”的有些“虛”,尤其是今年,雖然數量上已經上來了,然而至今為止票房最好的《蘇丹》也只有3200多萬元,對比2015年《極盜者》與去年《摔跤吧!爸爸》的神勇表現,大有英雄落幕不復當年勇之感。
這幾年運動題材在我國電影市場上都有什么樣的表現,本周上映的《傳奇的誕生》能否書寫“傳奇”,《李宗偉:敗者為王》會真的成為“敗者”嗎?對于運動題材數量的“熱”與票房的“冷”,【話娛】也做了一一梳理。
首日票房未過千萬,《傳奇的誕生》未成“傳奇”
由于本周上映上映的八部影片均未見好萊塢大片的身影,因此整個電影市場冷清了很多,不過這也給其它類型上較弱,制作上更小的電影更多機會。然而在《碟中諜6:全面瓦解》(以下簡稱:《碟中諜6》)與“狼來了”的《阿爾法:狼伴歸途》下,《傳奇的誕生》與《李宗偉:敗者為王》這兩部運動題材的電影的市場表現并不理想,票房上也均未能殺出重圍。
根據貓眼數據,上映首日,《傳奇的誕生》票房463萬元,位列《碟中諜6》、《阿爾法:狼伴歸途》、《蟻人2:黃蜂女現身》等片之后,排在當日票房榜第四位;而另一部《李宗偉:敗者為王》表現更為不濟,以195萬元的票房排在當日票房榜第六位。
截止8日23時,《傳奇的誕生》票房1100多萬元,《李宗偉:敗者為王》票房上仍不到400萬元。票房上,這兩部運動題材的影片不僅被上映多日的《碟中諜6》與《蟻人2:黃蜂女現身》遠遠甩在后頭,而且與同日上映的《阿爾法:狼伴歸途》也已經產生巨大的票房差距。
在同檔期前有《碟中諜6》與《蟻人2:黃蜂女現身》等好萊塢吸金大片,后有《阿爾法:狼伴歸途》的“狼”視眈眈下,這兩部運動題材的電影似乎很難再有大的作為,實現票房翻身的可能性也已經成為泡影。從目前市場的表現來看,《傳奇的誕生》未成“傳奇”,《李宗偉:敗者為王》終成“敗者”。
這兩部影片票房不好是口碑的問題嗎?
從目前豆瓣的評分與觀眾的評價看自然不是。相對于這周上映的其它幾部影片,這兩部的口碑反而還占了上風,并沒有出現口碑撲街的情況。在豆瓣上,《傳奇的誕生》超過4000人進行評價,評分7.6分,《李宗偉:敗者為王》評論人數也超過千人,評分7.1分,相對于同日上映的《阿爾法:狼伴歸途》的6.6分與《道高一丈》的5.5分,這兩部影片均高出不少。而且作為傳記影片,一個取材于球王貝利,另一個則是羽毛球名將李宗偉,相對于其它幾部影片,這兩部在熱度和內容上更有優勢。
十年時間票房過億影片僅有8部,國產創作荒日漸突出
針對我國已經上映的運動題材影片,【話娛】對其票房進行了相關統計。根據繪制的表格,票房過億的影片只有8部,其中國產片有3部,中韓合拍片有1部,進口片占據4席。不過需要說明的是這8部影片有3部影片還屬于五年前的影片;如果將票房擴大到1000萬元,這一題材影片有14部,進口片達到了9部,國產片僅有3部,國產片的弱勢非常明顯。
此外,在票房排行榜里,排名前三中前兩位均為進口片,《摔跤吧!爸爸》票房12.99億元,市場和口碑表現最為突出;《極盜者》以2.48億元位居第二;國產片《破風》以1.45億元位居第三。不難看出這一題材影片普遍票房不理想,而且在票房前兩位之間還存在巨大的票房差。
雖然這一題材影片在當下的我國市場表現多不理想,但這一題材無論是在我國還是在國外都有著悠久的歷史傳統,也產生過很多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作品。
作為新中國第一部彩色體育故事片,謝晉導演的《女籃五號》影響深遠,影片不僅成為那個年代的經典,還獲得包括墨西哥國際電影節在內的多項國際大獎;之后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由張暖忻執導的《沙鷗》也同樣引發了熱潮。
遺憾的是,進入新千年后,這一題材影片的國產片在數量上大大減少,除了由林超賢執導的《激戰》與《破風》還有一定影響力外,其它影片市場上均沒有太大反響。
與國內這一題材匱乏不同,這一題材在其它國家一直都不乏經典問世。《憤怒的公?!贰ⅰ堵迤妗贰ⅰ冻墒略谌恕?、《鐵拳男人》、《點球成金》、《百萬美元寶貝》、《光輝歲月》、《麥克法蘭》、《飛鷹艾迪》、《極速風流》以及《我,花樣女王》,不少影片除了屢屢摘得國際電影節大獎,更是風靡全球。
純運動題材普遍沒市場,類型融合是其出路
【話娛】覺得《傳奇的誕生》與《李宗偉:敗者為王》雖然占據著真人真事的傳記類型的優勢,但在當下市場觀眾對娛樂更多的需求下,這兩部影片目前不太樂觀的市場表現其實也并不意外。
如果影片只是過于突出真人真事和傳記,這對于主流觀眾的吸引力真的很有限,沒多少人會因為這兩點而走進電影院。而如何將這一題材和類型片進行融合,體現出更多的內容深意,反而更為重要。
像去年大熱的《摔跤吧!爸爸》除了給觀眾展示精彩的摔跤場面,影片內容上所觸及到的親情、女性的命運等社會問題反而更為受人關注。此外,在形式上,影片還與喜劇進行融合,笑中有淚的處理方式也更容易得到觀眾的接受。當然結合周星馳的另一經典《少林足球》也能發現同樣的道理,影片將足球與武術以及喜劇的融合做的非常成功,這也是影片當時廣受歡迎的最主要原因。
《破風》和《激戰》更多來自于影片將運動題材與親情、友情、愛情等的融合而成為合格的商業類型片。這兩部影片在展現賽車與拳擊運動之外,影片作出的創新也同樣備受好評,這也是當初影片能夠市場賣座的重要因素。尤其是《激戰》里張家輝與彭于晏拳擊上的師徒關系以及與喜劇類型的融合,相對于同題材其它國產影片也拍出了新意,自然也遠勝一籌。
而與這些影片在內容深度和形式上與類型片的融合更被觀眾歡迎不同,其它影片多沒有找到合適的表達方式,在內容和情感上均沒有引起觀眾的認同與共鳴。像今年年初的《花滑女王》雖涉及花滑冰上運動,然而影片在愛情戲處理的讓人難以入戲,加上情節冗長拖沓,節奏太慢,觀眾不待見并不意外;而目前的《蘇丹》也犯了很多問題,看似摔跤和拳擊的競技場面熱血勵志,但影片太過于說教,對于運動員兒戲的處理,以及男女主的愛情戲顯得莫名其妙,影片即便再煽情,觀眾也會因為其缺少說服性而無動于衷。
此外,除了影片自身的內容與形式的因素之外,這一題材市場上本就不大受觀眾樂見。像兩年前上映的《飛鷹艾迪》雖然有塔倫·埃格頓與休·杰克曼兩大巨星主演,也是根據真實事跡改編,影片的跳臺滑雪的場面也頗為壯觀,一些橋段上也做了喜劇的處理,口碑上也是好評如潮,然而影片也只獲得600多萬元的票房成績;2011年的《翻滾吧!阿信》上映時也遇到類似的問題,影片的主演彭于晏即便是獻出了大量的高難度體操戲,影片最終600萬元的票房也說不上理想。
當然市場難打開,也不是這一題材票房不濟的理由。從國外《憤怒的公牛》、《洛奇》、《弱點》等影片在我國受歡迎程度,不難看出這一類型也是有著不少的受眾的。關鍵是能否連續不斷的推出足夠優秀的作品,能夠在強調真人真事之外,作出更多的創新,更多的新意,就像《摔跤吧!爸爸》一樣,讓觀眾被影片內容深深地達動,對這一題材的類型產生持續地關注與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