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膀胱過度活動癥(OAB)?是能徹底根治的疾病嗎?
要弄清楚尿頻尿急尿失禁能否徹底治好,首先我們要了解什么是膀胱過度活動癥(簡稱OAB)。膀胱過度活動癥是多種癥狀的統稱,它的主要表現是尿頻、尿急,可以有尿失禁(也可以沒有),同時還可能有夜尿增多。
有很多疾病都會引起這一系列癥狀,很多患者能夠通過行為治療和藥物治療長期控制癥狀,但是如果想徹底治愈是比較困難的,因為有的病因沒辦法去除,比如腦梗塞等等。
膀胱訓練、盆底肌肉訓練等行為治療,能夠徹底根治膀胱過度活動癥嗎?
膀胱過度活動癥的治療包括行為治療、藥物治療等,大約50%的患者能夠通過行為訓練、盆底肌肉訓練長期控制癥狀,但是想徹底根治這種尿頻尿急,難度比較大。
怎么去衡量行為療法到底有沒有鍛煉到位?恢復到幾小時尿一次、一天尿幾次算是正常或者說有效果?
判斷行為治療的效果要看這幾方面——排尿次數、憋尿時間和排尿量。
正常人一天大概排尿8~10次,夜尿1~2次,膀胱過度活動癥患者可能一天排尿20次以上,夜尿3~4次甚至更多。采用行為療法之后,患者能夠恢復到一個大致正常的水平,比如從之前的一天排尿20次減少到一天排尿12次左右,夜尿次數減少到1~2次。能夠達到這種效果,就可以認為行為治療的效果非常好。如果在進行行為治療前最多能憋尿1小時,采用行為治療以后能憋到2小時或者3小時,排尿次數有所降低,我們認為行為治療就是管用的。
對膀胱過度活動癥患者來說,行為治療堅持多長時間之后能夠見效?
行為治療進行多長時間以后能見效呢?通常我們認為,如果行為治療3~4周以后尿頻尿急的癥狀能夠改善,說明這種行為治療對患者幫助比較大。如果3~4周以后,單一的行為療法沒有辦法控制癥狀,可能就要加上其它治療方法了。
尿頻尿急尿失禁,是不是應該拼命憋尿?
有的膀胱過度活動癥患者會出現尿失禁、漏尿,我們都知道,最常見的尿失禁有兩種,一種是壓力性尿失禁,一種是急迫性尿失禁。前者是打噴嚏、咳嗽、跑、跳等,做了增加腹腔壓力的動作時,就會漏尿;后者是尿意非常急,出現就沒法憋住。膀胱過度活動癥患者的情況屬于后者,憋尿肌過度收縮引起的急迫性尿失禁,這跟壓力性尿失禁不一樣,所以要使用不同的治療方法。
膀胱訓練是針對急迫性尿失禁的行為治療。一出現尿急就去廁所,會形成惡性循環,所以出現尿急的時候不要太著急上廁所,要有意識地憋尿,等急迫的感覺消失了再去廁所。
那么,是不是應該拼命地憋尿,憋的時間越長越好?這個觀點也是錯誤的,延遲排尿是有程度限制的。為了防止尿失禁而去使勁憋尿的話,會導致膀胱的壓力升高,長此以往會導致膀胱進一步損害,嚴重的會導致腎積水、腎功能衰竭。拼命憋尿對身體的危害比漏點尿褲子濕了的危害大得多,所以膀胱訓練要適可而止,不能一直憋尿。
張鵬教授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