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合同優先。是說合同的效力,與法律的效力相比,合同的效力往往高于法律。合同有約定的,按合同執行。合同沒有約定的,按法律的規定執行。當合同的約定與法律的規定不一致時,按合同約定執行。所以,對于合同當事人來講,合同是第一位的。
2、合同的約束力。合同在合同當事人之間是最高行為準則。第一,合同必須遵守。雙方的一切活動,就是按照合同的要求履行合同,達到合同確定的目標。第二,不遵守合同,就要承擔后果。不遵守合同,就是違約。違約就要承擔違約責任。不遵守合同,就可能喪失權利,就會給自己帶來不利的后果。
3、合同自由。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契約自由是人的一項基本權利。也就是說,訂立合同,是雙方當事人之間的事情,國家不強行干涉。只要是雙方達成一致意見,就可以簽訂。
民事行為和政法行為是不同的。對于民事行為,“法不禁止即自由”, “法不禁止皆權利”。對于政府行為,“法無授權不可為”,“法無授權即禁止”。
就建設工程施工合同來說,專用條款中的空白,可以根據雙方的意愿,自由的填寫。不要顧忌這,顧忌哪。
建設工程合同(承攬關系)
勘察合同
設計合同
施工合同
總包施工合同
分包施工合同
專業分包合同
勞務分包合同
監理合同(委托關系)
材料供應合同(買賣關系)
租賃合同(租賃關系)
周轉材料租賃
機械設備租賃
(1)招標。發出招標公告或招標邀請書,發出招標文件。這在《合同法》稱為“要約邀請”。
(2)投標。投標人向招標人遞交送達“標書”。這個過程相當于《合同法》中規定的“要約”。
(3)中標。經過評標委員會評標,確定中標人,并向中標人發出中標通知書。中標通知書相當于《合同法》中規定的承諾。一旦發出中標通知書,說明雙方施工合同關系成立。
(4)簽訂《建設工程施工合同》。這僅僅是對施工合同的書面確認。雙方的合同關系在此之前已經確立。
(5)備案;是一種行政管理措施。是國家對建設施工合同的審查與監管。但備案不影響合同的效力。不能說經過了備案合同才有效,不備案就無效。一般情況下,合同一經承諾就已經生效。但是,備案是極其重要的。司法解釋第21條規定:在結算發生爭議時,應以經過備案的中標合同作為結算的依據。
以上招投標的過程,實質上是締結的合同的過程。根據合同法的規定,合同過程大致為:要約邀請、要約、承諾。合同在承諾時成立。
合同成立與合同有效是兩回事。什么是合同的成立?是指當事人就合同的主要條款達成了一致意見,形成了合意,或者說,達成了協議。
什么是合同的生效?就是用國家法律對當事人的合意進行評價。評價的標準是:不違反全國人大通過的法律和國務院頒布的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合同有效。違反,合同無效。比如轉包合同。雙方簽字蓋章,合同成立。但這樣的合同,違反國家法律的強制性規定,是國家明令禁止的行為,所以合同無效。
兩者的區別是,成立反映的是當事人的意志,生效反映的是國家的意志,是國家對合同關系的干預。成立是事實問題,生效是法律判斷問題。
合同無效能夠一系列的問題:
1、不能履行。已經履行的還要恢復原狀。
2、無效合同不存在違約問題。只有損失的如何承擔的問題。
3、不存在解除的問題。不需要解除,而是必須終止履行。
但是,根據司法解釋,無效的合同,如果工程質量驗收合格,無效合同也可以作為結算的依據。
一般采用的是標準文本。也稱示范文本。這個示范文本在1991年3月由國家工商局、建設部聯合推薦使用,1992年12月30日建設部在《工程建設施工投標管理辦法》中明確規定示范文本作為建設單位必備的投標文件。1993年1月28日建設部在《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管理辦法》第8條更進一步規定,簽訂施工合同必須按照《示范文本》的合同條件,明確規定合同條款。
包括三部分:
協議書:內容比較空洞。不細說。
專用條款:當事人可以根據具體情況,自由協商確定的條款。有很多填寫:按通用條款執行。這沒有任何意義。專用條款只有在對通用條款進行修改、補充時才需要填寫。而且專用條款極其重要。發生爭議,都是因為專用條款出了問題。所以,一定要高度重視。
通用條款:也稱合同條件。反映工程慣例。是將工程施工中一些帶有統一性的,普遍適用的內容提取出來,加以標準化,形成的一個獨立文本。
但是,這樣的文本,是不是包含了合同的全部內容。不是。
根據示范文本第[2.1]條的規定。合同由以下10部分組成。
優先;合同履行中,發包人承包人有關工程的洽商、變更等書面協議或文件。該部分作為合同的修改與補充,具有最高的法律優先地位。比如,施工中的簽證。可以直接用來調整合同價款。
1、本合同協議書;
2、中標通知書;
3、投標書及其附件;
4、本合同專用條款;
5、本合同通用條款;
6、標準、規范及有關技術文件;
7、圖紙;
8、工程量清單;
9、工程報價單或預算數;
需說明一下幾點:
第一、合同不僅僅是一個示范文本,它包括的內容很多,是由許多文件組成的。以上幾部分構成承包合同的總體或整體。但提請注意的是,招標文件不是合同的組成部分。它屬于要約邀請,沒有法律約束力。
第二、合同的不同部分,效力不同。以上內容如有矛盾,以法律效力優先的文件為準。以上幾部分的法律效力,按以上順序,依次排列。排列的原則一是遵循“后來居上” 的原則。簽訂越晚,效力越高。簽訂越早,效力越低。也就是時間順序,就是效力順序。二是特殊條款優于一般條款(專用條款優于普通條款)。
有一個例外:就是所謂黑合同的問題。中標之后簽訂的黑合同,也就是對已經備案的中標合同,進行了實質性變更的合同,不能作為結算的依據。黑合同不論多么新,結算價格多么高,都不算數。投標之前的合同,是招標方與投標方的串通行為,是違法,所以合同無效。所以,黑合同不適用“后來居上”的原則。
1、合同的法律基礎
2、合同語言
3、合同文本的范圍(合同的構成文件與解釋的優先次序)
第二部分:合同執行人方面
1、發包方
2、承包方
3、工程師
4、項目經理
第三方面:工程施工方面
1、工期
2、質量
3、價格
4、工程變更
第四部分:合同終止與違約責任
第五部分:索賠與爭執的解決
示范文本規定適用的的是國家的法律和行政法規。不包括部委的規章。該條提示:需要明示的法律、行政法規,由雙方在專用條款中約定。根據這一提示,可以在專用條款中明示本合同適用建設部第107號令和財政部建設部第369號令。
《建設工程價款結算暫行辦法》2004年10月20日財建【2004】369號文發布;
《建設工程施工發包與承包計價管理辦法》2001年11月5日建設部令107號發布。
作用:以上兩個文件的第16條均規定,發包方應當在收到結算報告和結算資料后的約定或規定時間內予以答復。逾期未答復視為認可。
1、約定工期
2、開工日期
約定開工日期
實際開工日期
3、進度計劃
4、暫定施工
5、工期延誤與順延
6、工期提前
7、竣工日期
以下日期,以那個為準?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約定日期
實際完工日期
提交竣工報告的日期(2、提交了竣工驗收報告,發包人拖延驗收的,以該日期為準)
驗收通過的日期(3、經驗收合格的,以該日期為準)
交付或轉移占有日期(4、未經竣工驗收,發包人擅自使用的,以該日期為準)
投入使用的日期
備案的日期
雙方共同認可的日期(1、優先采用的日期。如果沒有此日期,發生爭議后,按以上順序認定)
其二、利息損失。因為合同中的支付工程款的條款,大多約定在工程竣工驗收后 日內。就是以竣工驗收日期為起算點。起算點延后了,相應的支付工程款的日期就要延后,計算利息的時間就要延后,這樣就會有利息的損失。工程款數額往往非常大,這樣利息也不是個小數。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這個問題,做到正確填寫和確定竣工日期。
(1)達到什么條件才叫竣工?兩個:一是工程完工,二是資料齊全。缺一不可。資料齊全的規定:
1)監理單位提出的工程質量評估報告
2)勘察、設計單位分別簽署質量檢查報告。
3)完整的工程技術檔案和施工管理資料。
4)工程使用的主要建筑材料、建筑構配件和設備的進場試驗報告。
5)建設單位已按合同約定支付工程款的證明。
6)施工單位簽署的《房屋建筑工程質量保修書》。
7)規劃、公安消防、環保等部門出具的專項驗收認可文件或者準許使用文件(專項驗收內容由各驗收單位按有關規定執行)。
(2)及時送達竣工驗收報告。只要及時送達了竣工驗收報告,就不怕開發商拖延驗收。示范文本32.3條,司法解釋第 條都有規定,拖延驗收,視為認可。并且,竣工時間以提交竣工驗收報告的時間為準。
(3)有效送達竣工驗收報告。
何謂有效送達?就是不但送了,而且要留下送達了的證據。防止出現“你送他不收” ,“收了又不認”。這就要講究送達的方法。具體送達辦法有以下三種:
1)直接送達。所有提交給發包方、監理方的法律文書均一式兩份,一份交送達對方,另一份要求對方的有權簽認人簽字后,留底保存;
2)如果對方不愿意簽字,可以采用特快專遞的方式,在備注中寫清楚郵寄資料的名稱,并摘要說明文件的主要內容;
3)郵寄不能送達時或者比較重要的文件可以采用公證送達的方式。
大家一定要注意,凡是屬于重要文件,一定作到“有效送達”。即保留有送達的證據。。沒有有效的送達就沒有充分的權利,有效送達法律文書應當成為施工管理的重要內容。重要的送達有兩次。其二是結算報告。同樣要求有效送達。
(4)發出視為認可的通知。不要發催告通知。
同時,只要超過28天,再發一個通知,告訴甲方,按合同約定,工程已通過驗收,并且風險包括意外損害和滅失由甲方承擔。
按照以上方法做了,一切就OK了。
1、質量等級與標準
2、質量檢查與驗收
檢查(日常檢查、顯露工程)
隱蔽工程驗收(中間驗收)與重新檢驗
試車(設備運行驗收)
竣工驗收
3、質量保修
合同的這一部分,反映的是國家對工程質量強制性規定和規范,必須遵守,不得違反。因此,協商變通的余地不大。工程質量出現問題,發生爭議,與合同的簽訂關系不大。因此,不再重復。
顯然,這一部分最重要。合同簽訂的好不好,工程能不能盈利,和這一部分關系密切,需要說一說。
計價方式:合同價500萬或1000萬是如何算出來的?計算的這個方式或方法就是計價方式。計價方式就是計算價格的方式。這個都清楚。計價方式有兩種:
一是工料單價法。又稱定額計價法。河北省制定的計價方法至今有三套:98定額、03定額、08定額。套用定額計算工程造價,就是工料單價法。
二是綜合單價法。又稱清單計價法。04年制定的規范,現正在推廣之中。政府投資的工程必須采用該計價方法進行招投標。
合同價方式 | 合同價特征 | 調整 | 工程變更 | | |
工程量 | 價格 | ||||
固定總價 | 量價均不調整 | 1、采用國家文本,專用條款中沒有約定,不予調整。 | 2采用國家文本,專用條款中沒有約定,不予調整。 | 1、采用國家文本,如專用條款沒有約定,可以調整合同價。 2、變更規則在3.1條中規定 | |
固定單價 | 量可調整,價不可調整 | 1、工程量清單誤差、漏項,據實調整。報價漏項,視為 “包含” | 1、專用條款沒有約定,不予調整。 | 1、采用國家文本,如專用條款沒有約定,可以調整合同價。 2、變更規則在3.1條中規定 | |
可調價 | 量價均可調整 | 1、工程量清單誤差、漏項,據實調整。報價漏項,視為 “包含” | 2、專用條款中沒有約定,按23.3條的規定調整 | 1、采用國家文本,如專用條款沒有約定,可以調整合同價。 2、變更規則在3.1條中規定 | |
河北省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
合同價方式 | 合同價特征 | 調整 | 工程變更 | 索賠 | |
工程量 | 價格 | ||||
固定總價 | 專用條款無約定,則不采用。見文本第57.1條; | A、工程量: 采用省文本,專用條款中又沒有約定,且清單計價。則: 1、清單項目漏項; 2、清單工程量偏差; B、合同價款 采用省文本,專用條款中又沒有約定,且清單計價。則: 1、【調整因素】規范 2、【調整方法】 (1)清單漏項; (2)清單工程量偏差; (3)變更與偏差同時存在 (4)工、料、機價格變動; | 采用省文本,專用條款中又沒有約定,且清單計價。則: 1、引起新的清單項目: 2、引起原有項目工程量增減; 3、變更與偏差同時存在; | | |
固定單價 | 專用條款無約定,則自動采用;見文本第57.1條; | ||||
可調價 | 專用條款無約定,則不采用。見文本第57.1條; | ||||
進度款(講)
進度款不能按時到位,是經常遇到的事情。一般也不較真,就過去了。照常施工。我認為,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要好好的利用。
首先講,出現這一情況時,我們的權利。第26.4條規定,承包人可停止施工,由發包人承擔違約責任。停止施工,對開發商的影響是十分大的。工期長時間拖延,開發商是承受不起的。所以,這個權利一定要行使。不要聽幾句好話,就放棄權利。
其次講如何利用?停工的目的,不是為了取得一份還款協議,或取得進度款。更重要的是利用這一機會,把以后在竣工結算時有可能遇到的問題,提前解決。比如,應當增加的費用,一直拖延不簽字,這時要讓他簽字。以后結算時,他可能撒賴不承認,這是要讓他承認。等等。凡是有可能結算時遇到的問題,都應當在此時解決。一定要記住:工程沒有完工,工程在我們手里,我們就有談判的主動權。一旦工程交出去,談判的主動權就喪失了。主動權就掌握在了開發商的手中。
竣工結算款。工程一旦交付,等到結算工程款時,再與開發商談判,一切就都晚了。
(1)簽證這個詞,建筑行業的人都熟悉,都在用。但什么是簽證,至今沒有一個定義。個人理解:簽證就是簽字確認。是甲方簽字確認。需要簽字確認的,大致有以下情況:工程變更,工程量增加,合同價款需要調整,此時要簽證。尤其是在甲方代表或監理工程師口頭一說,沒有書面的變更通知,更要注意及時簽證確認。再有,零星用工。尤其只是口頭一說,沒有書面的指令,要注意及時簽訂確認。一旦簽證,它的效力就等于是雙方簽訂的一個付款協議,或者是甲方的一張欠條,可以直接作為結算的憑證。
(2)索賠。和甲方違約有關,和應由甲方承擔的風險有關。當甲方違約,或者出現了應由甲方承擔的風險,而造成了自己的損失。此時,就要向甲方主張權利,要求賠償。主張權利,要求賠償,就是索賠。索賠,就是“要你賠”。
我個人認為,不必將簽證與索賠截然分開。當索賠一旦被甲方簽字認可,索賠也就變成了簽證。也可以直接作為結算的憑證。
在實踐中,關于索賠,要注意以下幾點:
1、掌握合同約定的索賠事由。當出現時,及時索賠。索賠的事由有:
2、保留證據。主要是發生了索賠是事由的證據,發生了損失的證據。這是索賠成功的保證。
3、及時索賠,發出索賠函或索賠報告。必要時公司制作統一格式的索賠函或索賠報告,增加索賠的嚴肅性。權利是有時效的, “有權不使,過期作廢”。
管轄問題的約定(講)
建議選擇法院,不選擇仲裁委。
當前的問題:天天年合同經
1、重關系,輕合同;相信口頭承諾,不能落實在合同上。或者,一味遷就,委曲求全,不敢以合同為武器,據理力爭。
2、重圖紙,輕合同;報價只研究圖紙,不研究合同。開工時,只進行圖紙交底,不進行合同交底。施工中只看圖紙,不看合同。只知按圖紙施工,不知按合同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