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大爺今年73歲了,上個月是小孫子一周歲的生日。雖然孫大爺膝下有兩個兒子,也分別成家多年。但是這么長時間以來,三個孫輩都是小女兒,好不容易老二兒子生了個小男孩兒,可給孫大爺開心壞了。恰逢孫子周年,孫大爺也是主張在家大擺筵席。
孫大爺因為高血壓的原因,本來已經戒酒多年。不過因為這天實在太高興了,就破了戒,推杯換盞時就不覺大半天過去了。老伴兒還孩子都苦苦勸誡讓孫大爺少喝兩杯,孫大爺也沒把他們的話放心里。等到賓客都散去后,天色早已黑透了。
醉如泥的孫大爺也沒顧得上洗漱,衣服沒脫進臥室倒頭就睡。老伴兒看他醉成這樣,也沒有打擾他,換了個房間休息。第二天一直到快中午的時候,老伴兒看孫大爺一直沒醒,就想著去喊喊他,結果發現他臉色鐵青,鼻尖已經沒有呼吸,渾身冰涼。送到醫院時,醫生說孫大爺已經去世多時,最終病理報告是他突發心梗。
其實臨床上類似的案例也不少,很多患者都是在夜晚睡覺時突然發生了腦梗和心梗等疾病猝死,第二天家人呼喚時才發現。
大多時候,可能并不是患者本身的原發疾病很嚴重,而是自己睡覺前的壞習慣埋下了禍根。借此機會,我們也來說說哪些睡前習慣會導致心梗發生的風險增高。
心梗的“大名”想必都不陌生,作為一個世界性的公共衛生問題,這短短兩個字不知道摧毀了多少條生命和家庭。其實,所謂的“梗”指的就是血管因為某種原因發生了梗阻,導致血流不暢,從而致使機體某些部位的血液供給被阻斷,從而發生壞死。
那么心梗就是指的營養心肌的血管,也就是我們俗話說的冠狀動脈因為某些原因發生梗阻,比如高血壓、高血脂和高血糖等。
這些因素長期存在致使冠狀動脈血管壁變厚變硬,形成我們常聽說的粥樣硬化。此時的冠狀動脈血管壁上就會出現很多硬化斑塊,當斑塊破裂后會發生脫落。這個過程就會直接激活體內的血小板和其他凝血物質。此時斑塊破裂的地方,往往會形成血栓。
這個血栓就是我們常說的“梗”。如果這個血栓足夠大,就會完全阻斷冠狀動脈。此時心肌細胞就會無法獲取充足的血液、養分等資源,超過一段時間心肌就會發生壞死。這個過程就是心肌梗死。
具體來說,因為冠狀動脈比較粗大,心肌缺血發生壞死的面積也遠比其他微血管發生血栓大。當心肌大面積梗死后,壞死的心肌其收縮和舒張的功能就會急劇下降,甚至短時間內迅速喪失。
此時的結果就是患者的心臟泵血功能衰竭,全身各組織器官都會在很短的時間內血供減少甚至完全消失,引起一系列的臨床癥狀,最嚴重會導致各重要器官迅速衰竭。
此外,心臟壞死的地方可能會出現血液積聚過多或者心臟電的紊亂,前者會出現心臟爆裂,后者會致使心律失常,兩種情況都是致死性的。
這樣的情況別說經歷,聽起來都是非常恐怖的。也正是因為如此,心臟作為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其發生梗死后才會有如此高的致死率。
尤其是夜晚發生心梗,很多患者甚至連被搶救的機會都沒。因此,面對如此兇險的病情,做好預防是很重要的!那么睡前的哪些習慣有可能會導致我們發生心梗呢?
危險因素一:睡前劇烈運動
當機體在劇烈運動時,需要消耗大量的體力,因此周圍器官的代謝也會增加。代謝增加后自然養分需要也會更高,而機體內的養分主要運輸途徑之一就是血液。所以此時心臟就要“加班加點”進行射血功能,這也是我們運動時血液循環變快的原因。
此時心臟跳動,也就是心率就會變快,心肌耗氧量也會增多。對于冠心病患者來說,本身就是有嚴重的冠狀動脈粥樣硬化,血流偏慢、供氧量就會受限。如果患者劇烈運動下,很可能會出現冠狀動脈血流不足以維持心肌代謝的需要,此時就會誘發心梗。
并且冠狀動脈可能會在劇烈運動的情況下發生痙攣,這很容易導致血管壁上的斑塊發生破裂,從而脫落形成血栓,進而阻塞血管,發生急性心梗。
再加上人體晚上代謝是偏慢的,因此劇烈運動后發生上述情況的可能性更大,所以對于三高、冠心病等存在動脈粥樣硬化的患者朋友來說,切記不要隨意劇烈運動,尤其是睡前。
危險因素二:睡前暴飲暴食
睡前暴飲暴食也是一個高危因素,尤其是吃完大魚大肉直接倒頭就睡。
機體在暴飲暴食后,脂成分大量攝入,血脂會短時間內迅速升高,這會導致血液粘稠度明顯升高。如果患者同時三高和冠心病,就會導致血液粘稠度變的更高。血液粘稠會誘發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不穩定,導致斑塊發生破裂和出血,從而誘發血栓,導致急性心梗的出現。
或者是當我們身體處于消化狀態時,胃和腸是需要血液額外供給來維持動力的。晚上本身機體代謝就比較慢,如果暴飲暴食,胃腸就需要更大量的血液,此時心臟負擔就會加重,這也可能會誘發心梗。
危險因素三:熬夜
我們植物神經的節律一般是白天時交感神經興奮,而晚上副交感神經興奮。但是如果長期熬夜,就會導致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搞不清楚該誰“值班”了,換言之就是正常興奮節律發生紊亂。
此時的結果就是交感神經過度興奮,而這是血壓升高的一個典型原因,血壓升高又會致使血管的彈性減退,從而發展為動脈硬化。
另外,交感神經興奮還會導致心率升高。心率加快就會誘發各種心電活動紊亂,也就是心律失常。此時心肌耗氧量會增加,冠狀動脈更容易痙攣。后者長時間痙攣就會誘發血管壁上的斑塊破裂,從而脫落堵塞血管,引起急性心梗。
危險因素四:睡前情緒太激動
其實這個因素和熬夜有一些相同的地方,情緒太激動也會刺激交感神經興奮,從而發生上述的過程。此外情緒太激動還會促進機體分泌兒茶酚胺和腎上腺素,這兩者也會加快心率和升高血壓,從而增加心肌的耗氧量,并使得冠狀動脈發生痙攣,基本和熬夜導致心梗的機制共通。
這樣看,能導致睡眠間發生心梗的原因還真是不少呢!因此尤其對于心梗高危人群,比如三高等代謝綜合征或者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患者來說,可要注意避免這些壞習慣哦!
當然話說回來,雖然夜晚發生心梗很可怕,是很值得我們提高警惕的。但是心梗真發作了,它也不會挑時間呀!因此,這些心梗高危時刻也是需要我們要打起十二分精神的!
1.排便
便秘是臨床上常見的致死性因素,很多人還不信。機體用力排便時,腹內壓就會增高,這會導致血壓迅速升高,從而致使心率和心肌耗氧量迅速升高,隨即誘發心梗。
因此對于中老年人來說,排便時盡量不要太用力。如果時常排便困難或者便秘,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適當用藥物進行輔助。平時也要注意飲食,多吃如蔬果等新鮮的高纖維食物。每天可以用手按摩肚子,幫助胃腸道蠕動。
2.洗澡
讓很多人都沒想到的是,洗澡竟然也是心梗高危時刻。
當我們沐浴時,全身血管都會因為溫度上升而擴張,因此皮膚和肌肉的血流也會增加。但是血液短時間內總量也不會發生什么變化,這里多了那里就少了。
因此皮膚和肌肉的血液量變多,心臟血流就會變少。再加上一般來說我們洗澡都會處于比較封閉的空間,相對來說氧含量比較少。因此此時心臟和大腦就會比較容易發生缺血的情況,從而誘發心梗。
故此,對于心梗高危患者來說,水溫不要太高,不然血管會過度擴張。當然也不能太低,血管受冷收縮也會導致心梗。總的來說,水溫和體溫相當最好。
此外,這些朋友洗澡時間不要太長,浴室也要注意通風,切忌不能蒸桑拿!
所以對于高血壓、高血脂等代謝性疾病患者或者冠心病患者來說,一定要記下這幾個特殊時刻,做到更好地防止心梗。
但是話又說回來,假如心梗真的發生了,真的是一瞬間的事情嗎?其實也不然,心梗發生前也并不是毫無征兆,因此對于它的癥狀信號一定要高度警惕!
大部分心梗患者發病前都會莫名其妙的出冷汗。這種出汗和悶熱以及勞累出汗完全不一樣,心梗患者是突然性出汗,一瞬間大汗淋漓。
這是因為心肌梗死后,心臟無法維持射血功能。此時心輸出量下降,導致全身血壓下降,血管就緊跟著收縮。此時機體就會代償性的出汗,皮膚濕冷。
另外,心臟就處于我們的胸腔之中,因此它不舒服時,通常會伴隨著胸部的不適,最常見的是胸口疼。這是因為心肌缺血后心肌細胞壞死,從而釋放出炎癥因子。這些炎癥因子進入血液后就會導致疼痛的出現。
或者是當急性心梗發生后,心臟表面會滲出炎性物質,刺激心包,發生心包炎,這也會出現心口疼的情況。往往胸痛即是心梗最典型的表現,也是心臟向我們“求救”最直接的信號和標志。
最后,當心梗范圍比較大,心肌細胞大面積缺血性壞死,就會致使心功能受損。此時最典型的表現就是左心衰,隨機誘發肺淤血,從而導致呼吸困難的癥狀出現。因此對于心梗患者來說,一旦出現呼吸困難,可能就是心梗的面積比較大。
總之,心梗是臨床常見的猝死原因之一,也是高血壓、冠心病等疾病患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隨著社會生活節奏的加快等一系列原因,近些年來慢性疾病的發病率不斷攀升,心梗也越來越高發,因此如何預防心梗和及時搶救心梗是我們廣泛關注的問題。
抓住睡覺時、洗澡和排便等心梗高發的時機,做好妥善預防是很重要的!當然如果心梗真的發生,我們也要學會正確判斷它的前驅癥狀,及時就醫,避免病情進一步遷延。
參考文獻
[1]張贊偉,胡小菁,魏文揚.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后發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險因素分析[J].心腦血管病防治,2020,20(01)
[2]高曉津,楊進剛,楊躍進等.中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血管病危險因素分析[J].中華高血壓雜志,2016,24(01)
[3]高曉津,楊進剛,楊躍進等.中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血管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循環雜志,2015,3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