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人體能量都轉入腎臟,腎氣漸強,但對于下元空虛、腎氣不固之人,冬天反而容易出現小便頻繁、夜尿多、夾不住尿、泄瀉等問題。
栗子作為當令果實,這個時節食用,對身體健康是有相當的好處的。
栗子素有“干果之王”、“腎之果”之稱。腎為先天之本,栗子補腎,可以固腎氣,緩解腰膝酸軟、腰腿不利、小便增多、夜尿多、憋不住尿等問題。腎主骨,適當吃點栗子,還可以防治腰腿無力、預防骨質疏松。
《本草綱目》說:“有人內寒,暴泄如注,令人煨栗二三十枚,頓愈。”意思是熟栗子可以治療因脾胃虛寒引起的慢性腹瀉
《備急千金要方》中寫:“味咸,溫,無毒,益氣,厚腸胃,補腎氣,令人耐饑。生食之,甚治腰腳不遂。”孫思邈特別強調生吃栗子的補腎作用。細嚼慢咽,把栗子放在口中細細嚼碎,無渣為漿液時,一點點咽下可以腿腳不方便。
煨栗,就是炒栗子,能健脾胃,脾胃腎暖起來后,能幫助脾的運化,改善大便溏泄。
排骨栗子湯平和溫補,補腎健脾,暖身暖心,在入冬的時節,是很好食補方法。
所用食材:
排骨300克、鮮山藥80g、微炒栗子50g、枸杞1小把、黑木耳5朵、生姜3片、蓮藕一節、紅棗3顆、紅衣花生少許。
具體做法:
1.山藥洗凈去皮切段,栗子剝殼,蓮藕洗凈切塊。
2.紅棗、黑木耳分開浸泡15分鐘。
3.花生枸杞沖洗干凈。
4.排骨洗凈焯水,在加適量水煮沸后,放入生姜、山藥、蓮藕、紅棗、花生、黑木耳,開鍋后小火慢燉40分鐘。
5.最后加入栗子、枸杞,煮至栗子熟透,放少許鹽調味,即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