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皮膚病外用藥制劑
1.1. 51癬藥膏2號(《中醫(yī)外科學(xué)》)
配方:土槿皮10g
雄黃5 g氧化鋅10g 青黛1g 凡士林100g制法:各研細(xì)粉,凡士林調(diào)勻即成。主治:淺部真菌病。用法:外搽患處。
                     第二節(jié)   獨特外用制劑
1.2. 1精制黑豆餾油(《皮膚病方藥手冊》)
配方:黑豆10000克 制法:可采用“土瓷罐”、“小型干餾鍋”或用“大型干餾鍋”。將洗凈的黑豆放入罐內(nèi),罐外加黃泥一層,再加熱(先武火后文火),再經(jīng)20—30分鐘后,溫度高達(dá)200—240度,最后在導(dǎo)管中流出油液,冷卻后成為粗制品,使油水分層,棄去水分,將油加熱去水,制成精制黑豆餾油。
主治:慢性濕疹、慢性炎、銀屑病、神經(jīng)性皮炎等。 用法:配成20%黑豆餾油軟膏,可直接外涂,每日3次;或用純黑豆餾油外搽皮疹上,外加膠布疊瓦狀貼敷,每2—3天1次。
1.2.2黑色拔膏棍(《簡明中醫(yī)皮膚病學(xué)》)
配方:群藥類:鮮羊蹄梗葉(土大黃)大楓子   百部 、皂刺各60g   鮮鳳仙花、 羊躑躅花、透骨草、馬前子、苦杏仁、銀杏、蜂房、苦參子各30g 山甲、 川草烏、血竭、斑蝥和15g金頭蜈蚣15條;藥面類:白芨面30g藤黃面、輕粉面各15g 硇砂面9g   制法:香油3840毫升、生桐油960毫升,放入鐵鍋內(nèi),浸泡群藥后,文火炸成深黃色,離火后過濾,再將藥油置武火煎至滴水成珠(溫度約為240度左右)然后下丹,每480ML藥油加樟丹300克,藥面90克,檀香60克攪勻至冷即成。主治:帶狀皰疹后遺神經(jīng)痛、神經(jīng)性皮炎、毛囊炎、結(jié)節(jié)性癢疹、尋常疣,胼胝、雞眼、甲癬、疤痕疙瘩及肥厚性角化性皮膚病。 用法:加溫外貼切患處,3—5天更換1次,清拭時需要用植物油或揮發(fā)性油才能擦凈。
1.2.3拔甲膏(《中醫(yī)皮膚科臨床手冊》)
配方:蓖麻子45g 蛇蛻45g 天南星45g 川椒30g 大楓子30g 生川烏18g   烏梅31g 皂角45g 地膚子45g 杏仁31g   威靈仙31g 鳳仙花子120g   千金子45g   五加皮45g僵蠶30g 生草烏18g 鳳仙花60g 地骨皮45g 香油1500ML制法:上藥加熱熬黑,去渣,再熬煉至滴水成珠,放入樟丹適量成膏,候溫,入硇砂60克,拌勻即成。 主治:甲癬、甲病、甲真菌病等。用法:將拔甲膏放酒精燈火焰上加熱至軟化,置病甲上,用手壓平,外用膠布包裹固定。每4—5天換藥1次,3—5次病甲即可刮修脫落,殘甲可用手術(shù)刀修平。病甲除去后,可外搽癬藥水至新甲長全為止。
1.2.4瘋油膏(《中醫(yī)皮膚科臨床手冊》)
配方:掃盆25g 東丹5g 乙辰砂20g 麻油300ML黃蠟30g 制法:各藥共研細(xì)粉。先將麻油煎沸,入黃蠟,取起離火,再入藥粉,拌勻即成。 主治:神經(jīng)性皮炎、慢性濕疹、扁平苔蘚、皮膚淀粉樣變、斑禿等。用法:外搽患處,電吹風(fēng)機(jī)噴射熱流,每日1次,每次20分鐘。
1.2.5熏條劑(《中醫(yī)皮膚科臨床手冊》)
配方:蒼術(shù)15g 大楓子30g苦參1g5防風(fēng)15g 白鮮皮30g
五倍子35g 松香20g 鶴虱草20g 黃柏15g艾葉15g制法:上藥研碎成粉,加少許面粉及水,調(diào)成稠糊狀,做成圓條形,約手指粗細(xì),每根長10CM左右,陰干待用。主治:神經(jīng)性皮炎、局限性瘙癢癥,皮膚淀粉樣變,扁平苔蘚、慢性疹等。用法:熏條點燃冒煙,火頭與皮損距離以病員自覺溫?zé)釣槎龋看?0分鐘,每日1—2次。同時去熏煙后,皮損上可貼膠布、膚疾寧貼膏、慢性皮炎硬膏或傷濕止痛膏,可任選一種。
1.2.6復(fù)方紫草油膏(《精選皮膚外用制劑手冊》)
紫草65g 金銀花65g 白芷65g 冰片10g 蜂蠟30g 植物油1000ML 制法:藥物入油,煎煮至藥枯、去存油,再加入蜂蠟攪拌烊化,至冷攪勻即成。主治:清熱解毒、涼血止痛,用于濕疹,皮炎、藥疹、燙傷、潰瘍等。用法:外搽,外包,油紗布條換藥多種用法。
1.2.7黑布藥膏(《簡明中醫(yī)皮膚病學(xué)》)
配方:
五倍子840g 全頭蜈蚣10條研面   冰片3g 蜂蜜180g 老黑醋2500ml 制法:將黑醋入于砂鍋內(nèi)煎開30分鐘,再加蜂蜜煎沸,然后用鐵篩將五倍子粉慢慢均勻篩入,邊撒邊向同一方向攪拌,撒完后改用文煎成膏離火,最后兌入蜈蚣面和冰片粉攪拌均勻即成。儲存在搪瓷罐或玻璃罐中備用(勿金屬器皿儲存)。主治:瘢痕疙瘩,乳頭狀皮炎、癤、癰、毛囊炎、以及其他增生性皮膚病等。用法:厚涂患處,上覆黑布包貼,2-3天換藥1次。換藥前用茶水清潔皮膚。
1.2.8蛇床子熏洗劑(《常見皮膚病簡編》)
配方:蛇床子、威靈仙、當(dāng)歸、苦參各15g
雄黃、縮砂殼、土大黃各9g制法:上藥碾研裝紗布袋放入鍋內(nèi)加水煎煮,備用。主治:陰囊濕疹,陰囊瘙癢癥,肛門瘙癢癥、女陰潰瘍等。用法:趁熱熏蒸后熱溻,或浸泡坐浴。
1.2.9鋅氧油劑(《常見皮膚病簡編》)
配方:氧化鋅粉400g 爐甘石粉30g 青黛10g 黃柏粉10g 芝麻油550ml制法:藥粉入油,調(diào)即成。主治:濕疹皮炎的亞急性期,尿布皮炎等。用法:外搽,每日2-3次。每次搽藥時先用芝麻油將皮損上藥油抹去,再搽。
                     新 研 外 用 制     劑                     
                        第一節(jié)   散劑                         
2.1.1五白散
配方:白薇、白及、白蘞、白芷、白鮮皮、青黛、蒼術(shù)、黃柏、大黃、紫草、生地榆各30g 煅龍骨、煅牡蠣、煅石膏、煅白礬、煅蛤殼各60g冰片15g制法:除冰片外,共研細(xì)粉,加入冰片,過羅,混勻,備用。主治:燥濕收斂、消炎止癢,主治濕與皮炎的糜爛滲出期。用法:撒布患處,每日多次。
2.1.2防護(hù)散
配方:黃柏、煅爐甘石、
五倍子、滑石粉各1000g   制法:各別研成細(xì)粉,過篩,混勻,備用。主治:干燥收斂,消炎止癢,用于浸漬糜爛型皮炎,稻田皮炎的預(yù)防等。用法:清水洗凈皮損后,撒布患處。
2.1.3冰花散
配方:冰片15g 花椒60g 細(xì)辛3g 制法:取細(xì)辛、花椒、冰片依次放入碗內(nèi),上蓋玻璃板,下用火加熱,則見冰花散逐漸凝集在玻璃板下,然后刮取,混勻瓶裝,待用。主治:消炎止癢,可用于神經(jīng)性皮炎、瘙癢癥、口腔糜爛等。用法:粘膜處用散撒布,皮損上可撒布,也可用95%酒精制成0.5%冰花散外涂,每日2-3次。
2.1.4石黛散
配方:煅石膏、金銀花、青黛、枯礬、
五倍子各1000克   制法:各研細(xì)末,過篩、混勻,備用。主治:膿皰瘡。用法:芝麻油煎沸后,入藥粉調(diào)成糊狀(含散量為35%左右)冷卻后敷涂患處,每日2-3次。
2.1.5鐘乳散
配方:鐘乳石66g 寒水石60g 黃連6g   三梅片3g制法:上藥共研成粉末,連篩,混勻,裝瓶密閉備用。主治尿布皮炎。用法:溫開水將患兒臀部洗凈,擦干,將此散撒敷患處,每日3次;如有糜爛滲出時,先涂芝麻油少許,再用藥散撒布。
2.1.6褥瘡生肌散
配方:黃連3g、冰片2g、人工牛黃3g、血竭10g、元明粉6g、兒茶10g、白牙10g、黃芪15g、蚤休10g制法:各研細(xì)末,過120目篩,各粉混勻,裝瓶備用。主治:褥瘡(II度或III度)。用法:首先要妥當(dāng)處理創(chuàng)面,除創(chuàng)面上有小水皰可直接涂上藥散外,若有大水皰需抽出皰內(nèi)滲液,如表面滲出物過多時,再以生理鹽水沖洗,然后用10%黃柏水濕敷,直瘡面干凈為止,再外撒藥散,每日換藥1-2次,直至收口為止。
2.1.7青甘散
配方:青黛粉9g 爐甘石粉90g 制法:過篩后混勻,裝瓶備用。主治肛周濕疹。用法:用二層紗布包裹藥散。治療前先將肛門洗凈,擦干,然后外仆患處,每日3-5次。
2.1.8蛇磺散
配方:蛇床子12g 密陀僧12g
雄黃10g 石硫磺6g 苦參5g   土茯苓8g 輕粉6g 制法:各藥分別研成細(xì)粉,過篩后混勻,再用黃醋高調(diào)成糊狀,置瓶內(nèi)密封5天后,才能開始啟用。主治:白癜風(fēng)。用法:取出少許藥糊,外涂患處,每日1-3次。用藥時應(yīng)注意,此藥糊切勿入口入眼。用藥后除皮膚微癢外,未見其他不良反應(yīng)。
2.1.9消炎散
配方:大黃20g 甘草20g 青黛10g 氧化鋅10g 冰片2g 煅龍骨20g 爐甘石10g   制法:大黃、甘草置鍋中,焙黃后研成細(xì)末,余藥各研細(xì)粉,過80目篩,充分混和,經(jīng)高壓消毒滅菌后,貯瓶密封備用。主治:膿皰瘡。用法:5%黃柏水洗凈瘡面后,取散加2%龍膽紫溶液調(diào)成糊狀外用患處,每日3次。
2.1.10復(fù)方硫磺散
配方:硫磺25g 雞蛋1只、明礬8g 冰片0.5g制法:鮮雞蛋1個,蛋頂打洞,去除蛋黃,存留蛋清在蛋殼內(nèi),裝入硫磺粉,以滿為止。然后用濕面(面粉加水)包住雞蛋,放在火口旁烤,面烤焦黃為度,棄去包面層,將烘烤的硫磺粉放在乳缽中研為細(xì)末;另取明礬放在鐵勺中加熱去水,冷卻后研成細(xì)末,再加冰片細(xì)末,與烘烤硫磺細(xì)末混勻,瓶裝備用。主治膿皰瘡、毛囊炎。用法:先用5%黃柏水或生理鹽水洗去瘡面痂皮與膿液,涂撒本散,每日1次。多數(shù)3-5次可愈。
2.1.11硝柏散I、II號
配方:I號:芒硝200g、黃柏200g; II號:芒硝100g、黃柏200g 制法:分別研粉,混勻,制成I、II號散。主治:凍瘡。用法:先將黃柏10克水煎溶化芒硝5克,外洗敷患處。若為未破凍瘡?fù)庥肐號散,已破凍瘡?fù)庥肐I號散。方法為水調(diào)散為糊,外包,每日1次。一般未破者用5—6次,已破者用10-15次可愈,用藥時未見副作用。
2.1.12新青蛤散
配方:青黛10g、煅蛤粉30g、煅石膏30g、爐甘石15g、黃柏10g 紫草5g 制法:以上諸藥研成細(xì)粉,過篩混勻,裝瓶外用。主治:混疹(其中以水皰型及滲出型尤佳),膿皰瘡,足癬感染。用法:取散少許,用花椒油或植物油兌入調(diào)糊,涂抹患處。注意此散需瓶裝密封。
2.1.13復(fù)黃散
配方:生石膏、滑石粉各350g、升華硫80g、黃柏60g、
五倍子100g制法:各藥分別研末,調(diào)勻成散,再用樟腦酒(樟腦25兌入白酒200ML中溶化即成)適量,酒與散和勻成糊,待用。主治膿皰瘡。用法:外搽患處,每日2—3次,至愈。
2.1.14細(xì)辛五倍散
配方:細(xì)辛100g、
五倍子200g、冰片2.5g 制法:共研極細(xì)末,混勻貯瓶備用。主治:膿皰瘡。用法:先用苦參10克煎水熬汁待涼,洗凈患處,再用藥散敷滿瘡面,不用蓋敷,每日1—2次。
2.1.15青石散
配方:青黛、黃柏各60g、石膏、滑石各120g制法:各研磨成細(xì)粉,過100目篩,混合摻勻,裝瓶,備用。主治:濕疹樣皮炎。用法:急性期,將藥散用芝麻油調(diào)成糊狀,涂擦患處,或用藥散薄薄干撒。每日2—3次;亞急性期或慢性期,將藥散加凡士林調(diào)成30%的糊劑或10%軟膏劑,涂擦患處,每日1-2次。用藥時注意:藥物不宜涂的太厚,不可用手或鑷子強(qiáng)制揭痂撕皮。
2.1.16雙黃散
配方:黃丹、黃柏各50g 制法:研細(xì),混勻,裝瓶,備用。主治:濕疹。用法:先用5%黃柏水棉球清洗瘡面及四肢,滲透出液較多者,將藥散撒于瘡面上;若滲出液較少者,則用芝麻油調(diào)成糊狀,敷于瘡面上,每日2-3次。治療期間禁食魚腥、辛辣之食物。
2.1.17濕疹散
配方:黃柏30g、大黃30g、黃連15g、
雄黃20g、青黛20g、五倍子15g、爐甘石15g、煅白礬15g、輕粉10g、冰片3g 制法:將黃柏、大黃、黃連焙黃研粉末,再將雄黃五倍子、爐甘石、白礬、冰片分別研成極細(xì)末,然后把各藥粉充分混勻過篩,裝瓶高壓消毒后,備用。主治:陰囊濕疹。用法:患部先以5%黃柏水外洗后,以藥散少許加蓖麻油適量調(diào)勻成糊狀,涂抹患處,每日3次。
2.1.18臁瘡散
配方:牛膽(或豬膽)1個、青黛30g、陳石灰30g、黃丹10g、輕粉10g、冰片5g、黃柏30g密陀僧30g、
五倍子20g、枯礬10g制法:將青黛、石灰、黃丹、輕粉、冰片研成粗末后納入牛膽中(保留膽汁),陰干后研為細(xì)末;黃柏烘干后研成細(xì)末;密陀僧、五倍子、枯礬亦研成細(xì)末;各藥充分混勻,過100目篩,高壓滅菌,儲瓶備用。主治:下肢慢性潰瘍。用法:患部用5%黃柏水清洗,除掉壞死組織,瘡緣用酒精消毒,取上散少許加2%龍膽紫適量調(diào)成糊狀,涂搽在瘡面上。每日換藥3次,至愈。
2.1.19皮癌散I、II號
配方:I號散:紅礬3g、指甲15g、頭發(fā)15g、紅棗10g、面粉30g   II號散:貓頭1只 制法:I號散將前三味藥弄碎放入去核紅棗內(nèi),外包堿發(fā)面粉團(tuán),制成發(fā)龍眼大小,放在木炭上文火烘烤,烤至冒白煙為度,后去面粉殼,共研成細(xì)末,裝瓶備用。II號散:貓頭1只,用面粉團(tuán)包裹好,放在烘箱內(nèi)烘干。后去外層面粉團(tuán),將烘干貓頭研成細(xì)末,裝瓶備用。主治:鱗狀細(xì)胞癌,基底細(xì)胞癌等皮膚癌。用法:先用I號散少許加芝麻油調(diào)糊,外敷患處,每日1次,2-3天后,患處已感覺疼痛時,改用II號散芝麻油調(diào)糊外敷,每日1次,4-5天后,改用I號散糊與II號散糊交替換藥,每日1-2次,至新生肉芽組織形成,表面僅留表淺疤痕為止。換藥時注意:外敷面積包括腫瘤病灶及周圍皮膚0.5CM為止。
2.1.20五虎丹
配方:水銀60g 火硝、皂礬、白礬各180g 食鹽90g 制法:上藥共研細(xì)末入罐,置炭火上溶化復(fù)胎,待冷后將罐口倒置一瓷盤內(nèi),用紙條密封盤罐口,外用煅石膏粉水調(diào)糊狀封嚴(yán),不讓泄氣。將盤罐置裝滿黃沙土三大缸缽,留罐底于砂外約2CM處,先置1-2塊炭于罐底上,火燒一小時半,再上足炭于罐底上燒一小時,滅火,取盤罐,見盤內(nèi)霧花樣針?biāo)瓢姿礊槲寤⒌ぃb瓶備用。或?qū)⑽寤⒌づc熟面少許調(diào)和成泥,制成縫針長的引條,陰干備用。主治:癤腫疔瘡等。用法:皮損處常規(guī)消毒,刺破疔瘡或癤腫中央,排膿后納入五虎丹粉散或引條,外蓋紗布,包扎,每日一換。若膿盡時,改用生肌散換藥使其早愈。嚴(yán)重者,可煎服五味消毒飲。
2.1.21蚣倍散
配方:蜈蚣  
五倍子各200g 制法:分別研細(xì)粉,混勻貯于瓶內(nèi)備用。主治:皮膚感染性潰瘍。用法:先將潰瘍面用生理鹽水洗凈,潰瘍面周圍用1/1000新潔爾滅溶液消毒,然后將本散撒布潰瘍面上,紗布覆蓋,隔日換藥一次,至愈。
2.1.22加味青黛散
配方:青黛30g 煅石膏50g 水飛滑石50g 黃柏10g 密陀僧20g 枯礬20g 輕粉10g 冰片5g   制法:上藥共研細(xì)粉,過100目篩后混勻,瓶裝高壓消毒后,備用。主治:陰囊濕疹。用法:先以5%黃柏水清洗患處,再用蓖麻油將藥散調(diào)成糊狀,涂敷皮損上,每日2-3次。
2.1.3消炎生膚散
配方:黃柏、黃芩各12g 紫草、密陀僧、赤石脂、五味子各30g 龍骨20g 蒼術(shù)6g 冰片0.5g 制法:共研細(xì)粉,過100目篩,混勻,裝瓶,備用。主治:下肢潰瘍。用法:臨用時取蜂蜜適量調(diào)敷患處,用繃帶從患肢小腿由下而上,復(fù)由上而下,反復(fù)包扎,5-7天更換一次,至愈。
2.1.24陰囊散
配方:青黛、密陀僧、硫磺、滑石粉各20g 制法:共研細(xì)末,過篩,混勻即得。 主治:陰囊濕疹,陰囊霉菌感染等。用法:芝麻油調(diào)成油膏,外搽患處,每日2-3次。
2.1.25椒黃散
配方:川椒、硫磺各100g 制法:川椒焙干,與硫磺共研細(xì)粉,過120目篩,裝入瓶中備用。主治:體癬、股癬等。用法:用時取生姜1塊,斜行切斷,以斷面蘸藥散搓擦患處,每次擦3-5分鐘,每天早中各1次,晚上洗澡后再擦1次。
2.1.26五妙散
配方:天花粉30g、滑石粉20g、蒼術(shù)20g 黃柏10g 青黛粉3g 制法:共研細(xì)末,過120目篩后,混勻,瓶裝,待用。主治:濕疹。 用法:撒布患處后包扎,每日1次。慢性者,可用芝麻油調(diào)糊外敷。
2.1.27化腐生肌定痛散
配方:生硼砂30g 秣砂3g 飛滑石55g 琥珀6g 冰片4g 甘草20g 制法:各研極細(xì)末,地120目篩,和勻,裝瓶,備用。主治:復(fù)發(fā)性口瘡。 用法:用時將藥散涂撒在潰瘍面上,每日3-5次。
2.1.28白癜風(fēng)外用散
配方:
雄黃3.5g 密陀僧10g 白芷6g 白附子6g 制法:研細(xì),篩去粗粉再過120目篩,令成細(xì)末,裝瓶備用。主治:白癜風(fēng)。用法:黃瓜洗凈,去籽切斜面,切面蘸藥散用力擦患處,每日2-3次。
2.1.29苦參散
配方:苦參、蛇床子、黃連、黃柏各30g川椒、枯礬各10g冰片3g 制法:共研細(xì)末,過篩后和勻,裝瓶消毒后備用。主治:霉菌性陰道炎。用法:每次用藥前,先用3%小蘇打水或1:1000新潔爾滅溶液洗凈外陰及陰道部,上藥后換干凈內(nèi)褲,每日1-2次,5次為一療程。
2.1.30消瘡散
配方:山豆根、大黃各30g 黃連15g 人中白20g 青黛20g 沒藥、兒茶、枯礬各15g朱砂10g冰片5g制法:先將山豆根、大黃、黃連焙黃研為極細(xì)末;余藥再研成極細(xì)末,上藥混合后,過120目篩,混勻裝瓶,高壓消毒滅菌,儲瓶備用。主治:口瘡。用法:使用前先以3%硼酸溶液清洗口腔,然后取消瘡散少許加入2%龍膽紫溶液適量調(diào)成糊狀,涂擦患處,每日3-5次,直至痊愈。
2.1.31血脈散I、II號
配方:I號散:黃柏、煅石膏各50g II號散:芒硝、蒲公英各50g黃柏30g制法:I號與II號散分別研細(xì)粉,過120目篩,混勻裝瓶。主治:胸腹壁血栓性靜脈炎。用法:急性期有紅熱痛時,用I號散涼開水調(diào)敷局部;慢性期呈條索狀硬腫時,用II號散開水沖后熱濕敷。每日2-3次,每次約半小時左右。
2.1.32黃連兒茶散
配方:川連、黃柏、兒茶、青黛、蛤粉、枯礬、煅石膏各3g
雄黃、輕粉、血竭各2g 冰片1.5g 麝香0.3g 臘梅花20朵(焙干)   制法:上藥研成極細(xì)末,過120目篩后和勻,貯瓶密封,備用。主治:酒齄鼻。用法:取藥散少許加適量涼開水調(diào)成糊狀,外涂鼻部,每日2次。嚴(yán)重時,可同時煎服“七葉飲”:枇杷葉10g側(cè)柏葉12g 桑葉6g 人參葉6g 荷葉6g 竹葉6g 大青葉15g。每日一劑。
2.1.33信棗散
配方:信石0.2g 紅棗10枚   制法:先將紅棗去核,將信石置大棗內(nèi),于恒溫箱內(nèi)烤干,研細(xì)混勻(內(nèi)含信石0.2克為宜,劑量不宜過大),密封于瓶中備用。主治:顏面皮膚癌(無轉(zhuǎn)移者)。用法:麻油與藥散共調(diào)糊狀外敷,敷藥范圍應(yīng)達(dá)癌緣外健康組織0.5CM。敷藥后一般藥散與癌腫組織合成干燥的藥物痂塊,腫瘤逐漸壞死與正常組織分離,創(chuàng)緣光滑整齊,如刀割切緣,同時上皮組織向創(chuàng)面中央生長。若敷藥后出現(xiàn)疼痛、充血、水腫、滲出、并伴有惡心乏力者,一般3-5天即消失;若癌腫面積過大者,須輔以手術(shù)切除以縮短療程;若癌腫基底部用四周有大的血管與神經(jīng)者,不宜應(yīng)用,以免損傷血管或神經(jīng)。
2.1.34雙白散
配方:白蘞、白及各30g 大黃50g 制法:上藥焙黃,共研細(xì)末,過100目篩,混勻備用。主治:皸裂癥。用法:患部洗凈拭干,取藥散少許,加適量蜂蜜調(diào)成糊狀,每日3-6次涂抹患處,必要時可包扎。
2.1.35潰瘍散
配方:大黃、白及各50g 密陀僧、兒茶、沒藥各30g 青黛20g 輕粉10g 冰片5g 制法:先將大黃、白及焙黃研粉,全藥均研成極細(xì)末,各藥混和,過120目篩,貯瓶,經(jīng)高壓消毒備用。主治:下肢潰瘍。用法:常規(guī)消毒患處,清除壞死組織后,取藥散少許加2%龍膽紫溶液適量,調(diào)成稠糊,外包患處,并用紗布包扎繃帶固定。早晚各換藥一次,10天為一療程。
2.1.36
雄黃
配方:
雄黃、枯礬、血余炭各33g 冰片4g 制法:共研細(xì)末,過篩后混勻,待用。主治:帶狀皰疹。用法:用時將患處用生理鹽水清洗,將藥散用芝麻油調(diào)成糊狀涂敷患處后再蓋上油光紙,用5-6層紗布覆蓋,繃帶包扎固定。每日換藥2次,結(jié)痂后為止。
2.1.37蜈蚣散
配方:蜈蚣10條 土鱉蟲、 地龍各6g 制法:烤干后研極細(xì)粉,過篩和勻,芝麻油適量,調(diào)成糊狀,裝瓶備用。主治:陰囊濕疹。用法:用藥前先用“陰濕湯”熏洗:苦參30g、 蛇床子20g、白鮮皮1g蒼術(shù)10g。然后再外搽本糊,每日2-3次。
2.1.38青冰散
配方:青黛   冰片各100g   制法:研極細(xì)末,過80篩,裝瓶待用。主治:口腔潰瘍。用法:將適量藥散撒于潰瘍面上,閉口10分鐘,每日4-5次。也可用棉球蘸藥散壓于潰瘍上,10分鐘后去除。
2.1.39黃褐斑散
配方:鮮杏花90g 鮮桃花90g   鮮梨花90g   鮮柿葉90g   補(bǔ)骨脂30g 制法:將杏花、桃花、梨花和柿葉曬干后,與補(bǔ)骨脂共研細(xì)末,裝入瓶中備用。主治:黃褐斑。用法:每晚臨睡前取藥散適量,加芝麻油調(diào)稀糊狀涂于面部,次日早晨洗去,每晚1次,3周為一療程,可連用2個療程。必須晚上用藥,如白天用反會引起色素沉著。
2.1.40濕疹常用散
配方:吳茱萸、蛇床子、白芷、黃柏、大黃、蒼術(shù)、川椒各12g、龍骨、牡蠣、石膏、白礬各15g、海螵蛸30g、呋喃西林粉3g、青黛20g、冰片0.5g 制法:取吳茱萸、蛇床子、白芷、黃柏、大黃、蒼術(shù)、川椒,去盡泥土雜質(zhì),烤干研成細(xì)粉,過120目篩;把龍骨、牡蠣、石膏、白礬直接用火煅透后加入海螵蛸,共碾成細(xì)粉,過120目篩;再把呋喃西林粉、青黛粉及冰片用乳缽研細(xì),以上三種藥粉混勻,裝瓶蠟封保存。主治:濕疹。用法:用時把藥散與芝麻油調(diào)合成糊狀,抹患處不包扎,每2天換藥一次,10天為1療程。
2.1.41洗頭散
配方:大黃、硫磺、皂角各100g 制法:共碾細(xì)粉,混勻分裝,每袋20克。主治:頭皮部脂溢生皮炎。用法:先用溫水洗濕頭發(fā),然后把藥散搓到頭皮上,2-3分鐘后用溫水洗去藥粉,頭發(fā)沖洗干凈即可。每隔3-5天沖洗1次。
2.1.42及莪散
配方:白及50g、莪術(shù)30g、黃藥子20g、山慈菇10g 、重樓5g、紫硇砂2g、血竭3g 制法:上藥共研極細(xì)粉,過120目篩,合勻備用。主治:血管瘤。用法:沸水適量,加入白酒10ML,食醋5ML,再合本藥散調(diào)為糊狀,調(diào)敷患處。每日換藥1次,7天為1療程。血管瘤過大,或基底部有重要血管神經(jīng)者,禁用。
2.1.43茯苓拔毒散
配方:茯苓、
雄黃、礬石各100g制法:共研極細(xì)粉,過篩后和勻,裝瓶備用。主治黑色素瘤(潰瘍型)。用法:患部常規(guī)消毒后外敷,每日換藥1-2次。出血較多時,可撒少許三七粉;若有干痛時,可用熟麻油調(diào)敷。同時配合中藥煎服:連翹、銀花各50g,濃煎代茶飲,每日1劑。
2.1.44柏葉散
配方:側(cè)柏葉、地龍各20g、黃連、大黃各25g
雄黃15g、輕粉10g、松香6g 制法:共研細(xì)末,過篩混勻,瓶裝備用。主治:帶狀皰疹、膿皰瘡。用法:局部用鹽水洗凈,取藥散適量,麻油調(diào)糊,外敷紗布包蓋,膠固定,每日換藥1次。
2.1.45愈乳散
配方:制乳香、青黛各20g 冰片5g 煅石膏、煅龍骨、血竭各15g、黃連10g 制法:除冰片外,各藥分別研成極細(xì)粉,混合后入冰片,研勻后再過120目篩,貯瓶備用。主治:乳頭皸裂。用法:治療時,瘡面糜爛者用棉球?qū)⑺幏蹞淙龌继帲化徝娓稍镎哂寐橛驼{(diào)糊外敷患處包扎。每日換藥2次,效果良好。
2.1.46四石散
配方:爐甘石、滑石各30g寒水石、海浮石各20g、冰片3g制法:共研極細(xì)粉,過120目篩,混勻后備用。主治:濕疹,膿皰瘡,滲透出性皮炎,糜爛型足癬,稻田皮炎等。用法:外撒藥散,布包,每日1-2次。
2.1.47胼胝散
配方:生大黃、山甲、三棱、莪術(shù)、乳香、沒藥各30g 鱉甲、土鱉蟲各15g制法:以上各藥研為細(xì)末,過篩和勻,裝瓶備用。主治:胼胝。用法:藥散以白酒調(diào)和,包敷患處,隔日1次,每次換藥時用刀片稍加修除厚皮。
2.1.48三合一洗頭粉
配方:硫磺粉、硼砂粉、碳酸氫鈉粉各1000g克制法:共研細(xì)粉,混勻分裝,每袋75克。主治:皮脂溢出癥。用法:1袋,沖入開水2000-2500ML,攪拌待水溫下降不燙時,反復(fù)洗頭,后用清水沖洗干凈。每日1次,一般2-3次即見效。
2.1.49脂疹散
配方:爐甘石、
雄黃、樟腦、青黛、松香、珍珠各30g 枯礬20g 輕粉15g 冰片9g 制法:共為細(xì)粉,過篩和勻,裝瓶備用。主治:脂溢性濕疹。用法:以麻油調(diào)成糊狀,外搽皮損處,每日3次。
2.1.50復(fù)方口腔散
配方:乳香10g 沒藥10g 煅石膏30g 冰片1g 兒茶10g 黃柏15g 細(xì)辛6g
五倍子15g 氫化考的松0.5g、硫酸鋅10g。制法:以上各藥研成細(xì)粉。過120目篩,混勻裝瓶。主治:口腔潰瘍。用法:以噴霧器噴撒,或以無菌棉簽蘸藥散少許,輕輕撒于患處,稍待片刻再閉嘴。每日3次,至愈。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史上最全的中醫(yī)各種皮膚病外用藥配方大全(2)
治療皮膚病的各種散劑配方(上)
【皮膚外用藥軟膏】下
皮膚外用藥大全
膿皰瘡?朱仁康
自配軟膏、藥膏、糊劑、乳膏方(3)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分享 收藏 導(dǎo)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乌珠穆沁旗| 河北省| 安陆市| 太康县| 罗平县| 调兵山市| 禹城市| 离岛区| 广河县| 丽水市| 高邑县| 厦门市| 黔西县| 朝阳市| 漳州市| 大关县| 密云县| 常熟市| 韶关市| 介休市| 庆安县| 肥城市| 莒南县| 五大连池市| 靖宇县| 宜兴市| 东城区| 土默特左旗| 无为县| 福清市| 西青区| 那曲县| 高陵县| 碌曲县| 开阳县| 巴青县| 永定县| 南丰县| 金坛市| 延长县| 虞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