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腰間盤突出 1.人體有多少個椎間盤?
人體脊柱的結構非常復雜,脊柱的椎骨共有32塊。因環椎與樞椎之間,骶椎尾椎之間不存在椎間盤,所以全身的椎間盤只有23個。它們均位于兩個椎體之間。椎間盤的總厚度為全脊柱總長的l/4-1/5。腰部的椎間盤最厚,約為9毫米。從腰1到骶椎之間都存在有腰椎間盤。人們常說的椎間盤突出實際上指的是腰椎間盤突出,其實頸椎、胸椎之間均有椎間盤,也同樣可以突出,不過癥狀和體征,以及治療方法不同而已。
2.椎間盤有幾部分組成?
椎間盤通常包括三個部分:①軟膏板;③纖維環:③髓核。椎間盤實際上是一個密封的容器,上下有軟骨板,它是透明軟骨覆蓋于椎體上,下面骺環中間的骨面。上下的軟骨板與纖維環一起將髓核密封起來。纖維環由膠原纖維束的纖維軟骨構成,位于髓核的四周。纖維環的纖維束相互斜行交叉重疊,使纖維環成為堅實的組織,能承受較大的彎曲和扭轉負荷.纖維環的前側及兩側較厚,而后側較薄。纖維環的前部有強大的前縱韌帶,后側的后縱韌帶較窄、較薄。因此,髓核容易向后方突出,壓迫神經根或脊髓,髓核是一種彈性膠狀物質,為纖維環和軟骨板所包繞。
髓核中含有粘多糖蛋白復合體、硫酸軟骨素和大量水分,出生時含水量高達90% ,成年后約為80%。
3.什么是腰椎間盤突出癥?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腰部疾患之一,發病原因主要在于腰椎間盤的退行性變化、外傷和勞損等,致使作為椎間盤主要支架的纖維環變得薄弱、甚至破裂。纖維環薄弱或破裂多位于椎間盤后方或側后方。腰椎間盤向后方的椎管內突出,或破裂脫出,導致相鄰的組織,如脊神經根、脊髓等遭受刺激或壓迫,從而產生腰部疼痛、單側或雙側下肢麻木、疼痛等臨床癥狀。
4.目前腰椎間盤突出癥的主要治療方法?
不同的患者病程不同,突出的部位不同,病情不同,治療方法也就不同。目前的治療方法可分為手術療法和非手術療法。手術療法包括切開椎間盤摘除、經皮椎間盤摘除或吸出術等,非手術療法包括保守療法和介入療法。牽引、理療、推拿、按摩、針灸和封閉治療都是保守療法。介入療法是指將一種藥物注射到腰間盤部位,對病變部位進行治療。膠原酶溶解術(即用膠原酶溶解椎間盤的膠原組織)是國際上公認的介入療法之一。
5.腰椎間盤的結構會隨年齡而改變嗎?
成人椎間盤組織無血液供應,靠淋巴的滲透維持營養,僅纖維環表層有少量血液供應。椎間盤是身體負荷最重的部分。因此,20歲以后,腰椎間盤開始退行性變,髓核含水量逐步減少。由于脫水,髓核張力減低,椎間盤可變薄。同時髓核中的蛋白多糖含量下降,膠原纖維增多,髓核失去彈性。身體的劇烈運動,可引起纖維環的各層纖維互相摩擦,產生玻璃樣變,從而失去彈性,最后導致纖維破裂。因此,隨著年齡的增大,腰椎間盤的結構老化,其彈性和抗負荷能力也隨之減退。
6. 腰椎間盤如何平均分配椎體之間的壓力?
綜上所述,大家已經明白腰椎間盤實際上像一個充滿液體的有彈性的容器。當脊柱運動時.椎間盤的主要變化是液體在容器內流動,而使間盤變形,但不是壓縮,這樣可以平均地分布由椎體傳來的壓力。實驗研究表明,當人體在肌肉松弛狀態下平臥時,腰部髓核的壓力約12公斤或更高些,直立時,壓力為12公斤加上其平面以上的體重,為45-60公斤。脊柱運動時,髓核所受壓力更為增高,當身體由前屈而自然伸直時,壓力增大30%-50%。當劇烈運動或搬重物時,壓力可增至數百公斤。因此,腰椎間盤在平均分配椎體之間的壓力方面起了很大作用。
7.人們在跑跳運動時,椎間盤又如何起作用?
人們在跑跳時,椎體與椎體之間就有可能發生直接接觸和沖撞,這必然會損傷脊椎骨和中樞神經。然而,人們在跑跳時,脊柱骨與中樞神經絲毫無損傷,其中椎間盤起了很大作用。人體的椎間盤從頸椎至腰椎都各有一個(頸l頸2之間除外)。這些椎間盤像水墊一樣,介于椎體之間。由于髓核是膠樣的液體物質,因此,保持著很大的壓力。纖維環和周圍韌帶又可制止髓核的過度膨脹,從而保證脊柱既有彈性又有穩定性。當人們在跑跳時,椎間盤使椎體之間保持互相分離,如同汽車的減震器一樣,緩沖了跑跳產生的震蕩,保護了脊柱骨和中樞神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