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必備十種藥之“玉屏風散”,治鼻炎、
過敏等病的“通靈寶玉”
作者:舒和醫生
玉屏風散是一個內外同治、標本兼顧的名方,只要是內外風兼有的疾病,如過敏性鼻炎,腎小球腎炎等反復發作的常見病。玉屏風散都能一一“攻克”。 生活中常常有這樣的人,動不動就感冒,經常不由自主地出汗,很多人習慣把這種癥狀稱為“身體發虛”,不過,這種發虛可不要隨便吃補藥,而要用玉屏風散。既補虛又祛邪,標本兼治,才能把身體發虛而導致的感冒等癥狀治好。 玉屏風散是家庭常備用藥之一,單聽這個名字你可能就知道它的價值和效用了吧! 所謂“玉”是珍貴如玉的意思,表明古人對這個方子相當珍視,它的用途非常之大;所謂“屏風”,直接就把這張方子的用途說了出來,它的功用就好像御風屏障一樣,可以阻擋各種邪風,治療風導致的疾病。 有人會問,玉屏風散治療什么類型的風病,外風還是內風? 玉屏風散既治內風之“散脫”(汗出),又治外風之“閉塞”(外感),既治體虛之“本”,又治外感之“標”,屬于非常典型的表里同顧、標本兼治的千古名方。我曾經多次用這個方子當例子,啟發學生和患者治病和養生應該“標本兼治”。 前段時間,有位患者來找我看病,她患過敏性鼻炎,經常像得了感冒一樣鼻塞、流鼻涕、打噴嚏。雖然不是什么大毛病,可是讓人覺得很麻煩,特別在社交場合,很影響自己的形象。我們當醫生的都知道,過敏性鼻炎已經成為當代很普遍的一個疾病,常規的治療方法是,用蒼耳子、辛夷等發散性藥物把閉塞的病邪發散出去。但是,對多數人來說,這樣的治療一開始有效,但過一段時間后就沒有效果了。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很簡單,導致疾病產生的原因通常不是單一的,而是虛實交織、錯綜復雜。這個患者試過很多專治鼻炎的藥物,都出現好一陣之后,然后效果就不明顯了的問題。望著她困惑的眼睛,我試圖用一個比喻來為她解釋鼻炎的復雜機理。 我說,其實,治療鼻炎也和人生選擇一樣,充滿著顧此失彼的矛盾。為什么用一些專治藥物,會一開始效果好,而后來效果就差了。其實,這個謎題清代名醫柯琴早就給出了清晰的答案,他說“治風者,不患無以驅之,而患無以御之;不畏風之不去,而畏風之復來”。意思是攻打(驅)和防守(御)必須并重才能避免顧此失彼。 為什么這樣說呢?因為任何治療疾病的藥物,都有偏性,萬病都是靠藥物偏性來治療的。“遍試風藥以驅之,去者自去,來者自來,邪氣流連,終無解期矣。”意思是,如果專事發散(比如采用專治鼻炎的藥物)就會導致外風雖去,內風又生;而若采用專治內風的收斂藥物,又會使外風不去,邪氣流連,最后使得疾病始終沒有完全解除。所以,治療病因復雜的疾病,必須考慮雙(多)管齊下的法則。 就像慢性鼻炎的治法,應該既要通過發散外風之邪來“治標”,還要憑借收斂內風之散來“治本”。玉屏風散就是一個這樣的好方子,以補氣固表藥為主,配合小量祛風解表之品,使得補中寓散,攻補兼施。有人把它當成治療虛體感冒的專用方,其實,只要是內外風兼有的疾病,比如過敏性鼻炎、腎小球腎炎等反復發作之病,都可以使用這個內外同治、標本兼顧的名方。只不過很多疑難病癥需要醫生親自開方調理,而頻繁出現的三大常見病“感冒、鼻炎、過敏”則可以靠玉屏風散進行“異病同治”。 這個患者高興地收起我寫好的處方,看來我這番講解把她的一大心病解決了不少,剩下的就是她吃藥慢慢調理了。后來,她每周都來診室復診,幾個月后,動不動打噴嚏的病癥大有好轉。這時,我告訴她說:“過敏性鼻炎是需要長期治療才能逐步調整過來的,而且,對很多慢性疾病來說,藥物終究還是 治標 , 治本 更要靠加強運動來實現。內風和外風都會傷及精氣神的 氣 ,而運動是大補元氣的最佳方式,遠勝于救急用的人參等名貴藥物。” 從第二天開始,這個患者就把健身當成了每日的必修課,一年后,鼻炎的癥狀差不多沒了,她還把玉屏風散給家里容易感冒的姥爺服用,姥爺經常感冒的老毛病也減輕了一多半兒。她還推薦容易皮膚過敏的媽媽來服用玉屏風散,媽媽使用后,動不動就皮膚過敏起紅斑的老毛病減輕了很多。 以我幾十年的行醫經驗,“標本兼治”的方子其實并不多見,因為治標和治本時常相互沖突,甚至“魚和熊掌不可兼得”。但對于養生來說,運動和樂觀卻是沒有任何副作用的“治本良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