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腎陽虛:
多因先天不足或病后失于調養,致腎氣虧耗,陽氣不振所致。
其一般的證候是面色淡白、腰膝酸軟、形寒怕冷、四肢不溫、神疲乏力、頭昏耳鳴、舌淡苔白、脈沉細數。其表現的病證,可因病邪影響的范圍及病人的體質不同而異。如除上述證候外,有的可兼見陽痿、遺精、早泄、尿多清白,遺尿或尿失禁等生殖、泌尿系統癥狀。中醫稱之為“腎氣不固”,多見于神經衰弱、小兒遺尿、老年體衰和久病體虛的病人。有的可兼見尿少,腰腹脹滿、周身浮腫、下肢更甚等水潴留的表現,中醫稱之為“腎不納氣”,可見于慢性氣管炎、肺氣腫,心功能不全等病時。有的還可表現為形體虛弱、矮小侏儒,或有畸形、方顱、雞胸、龜背、囟門下陷、智力遲鈍等“腎氣不足”的證候。可見于垂體功能減退、發育畸形、腦水腫、脫水、胸椎結核等病。
(2)腎陰虛:
多由久病耗傷腎精,或熱病之后耗傷腎陰引起。
證候一般為形體虛弱、頭昏耳鳴、失眠健忘、腰腿酸軟、遺精、口渴、舌紅苔少、脈細數。如果“陰虛火旺”,則更有顴紅,唇赤、潮熱盜汗,虛煩不眠,陽強易舉、咽痛或咳嗽、尿紅、便結、脈細數等癥,有的可有五心發熱、尿如指膏、視力減退、女了閉經不孕,男子精少不育。此可見于神經衰弱,久病體弱、結核病、糖尿病、紅斑性狼瘡等病。
腎虛分為陽虛和陰虛。陽虛生外寒,陰虛生內熱,所以腎陽虛怕冷,腎陰虛怕熱。(劉逢軍)
《黃帝內經》講:“腎為作強之官,技巧出焉。”作強:把它作強大了。所以要做生意也好,作企業也好。你腎氣得足,腎氣不足它作不強。腎為先天之根。人體的強弱從外表上就能看他腎氣足不足,怎么看呢?就看耳垂。耳垂大的人他腎氣就足,耳垂小的人他腎氣就不足,沒有耳垂的人呢?他就先天腎氣枯竭,沒有耳垂的人把腎氣補足了,能長出耳垂來,小耳垂的人能長出大耳垂,這是許多人的經驗。所以,看一個人腎氣足不足就看他的耳垂。如果你沒有耳垂,暫時別要孩子。如果兩個人都沒有耳垂生下來的孩子就先天腎氣不足,他就會尿床。
腎的失衡傾向一個是腎氣不足,腎氣不足呢?會腰痛、尿床、尿頻、尿短、疲勞、易恐懼,凡是沒有耳垂的人,膽子就小,這是腎氣不足。
腎陽虛,腎陽虛就是腎氣不足產生的熱量不夠,不能使命門火從后背走上來,他就怕冷,所以腎陽虛的人呢?是畏寒、畏冷、腰膝冰涼、夜尿過多、重則小便失禁、骨痛、骨寒就是骨頭都痛。因為腎主骨,腎氣不足,骨氣就不足。
和這個相反的就是腎虛熱,就是腎這部機器它在運轉的時候缺少潤滑物質,摩擦生熱,它的表現呢?是怕熱,腰酸。腎陽虛的人腰痛,腎陰虛的人,腰不痛腰酸,它就會口舌生瘡,小便赤熱、煩燥、疲憊、坐立不安。現代的醫學把它劃為屬于腎的毛病,有:糖尿病、血壓高、腎炎、腎下垂、男性陽痿、女性婦科疾病、男女不育、還有小腦萎縮等等。老年人,老年癡呆,關鍵在腎,因為腎主智,生髓通于腦,腦為髓之海,老年人一旦出現了小腦萎縮,那就是腎氣不足,腎氣不足不能夠生髓氣,不能夠通于腦,它就不能夠把營養帶入到腦中,使腦缺營養而漸漸的萎縮,所以老年人要避免老年癡呆一定要強腎。人活的壽命長只是一方面,要有質量,沒有質量的活,那是受罪。
養生的方法呢?首先是要放松心情,不要緊張,一個人要做為一種修養來學會放松,什么事都緊張的話,那么恐入腎,就會使你的腎氣受到傷害,咸是入腎的,但是咸吃多了傷腎氣。腎病的人一定要吃的淡,甜是抑制腎的,說:糖尿病、腎病不能夠吃過甜的東西,微苦補腎,咖啡淡一點它補腎。再一個呢?要保護后背,冬三月的時候是不能按摩的,冬三月按摩必瀉腎氣,連足底都不能做,大家一定要記住。另外,中青年人冬三月要減少合房,因為冬三月是主藏的,主要要藏腎氣,春三月可以瀉,冬三月不瀉。中青年要注意夫妻房事只能陽出不能死出,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事情。什么叫陽出,夫妻房事后,男性應該在勃起的狀態下就應該分離,這樣第二天腎氣還在,不會疲倦,如果不是這種狀態,第二天早晨會疲憊不堪,腎氣已瀉。那么針對腰背的冷暖要即時的調理,腎虛熱的時候,馬上滋腎陰,腎陽虛的時候馬上要溫補腎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