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間盤原性腰痛的表現:
1.久坐不能是常見的主訴,當采取端坐位和前傾位時疼痛加劇,特別是前傾坐位時,此類患者常常不到半小時就會因為疼痛加重而由坐位變換體位。
2.疼痛部位,一般局限于下腰部中線區,常放射到臀部和雙下肢。腰3-4間盤常放射到小腿前部,但不向下肢后面放射;腰4-5多局限于大腿前面,可伴有或者不伴有大腿后面或小腿疼痛;腰5骶1常位于大小腿后面。臀部、髖部、腹股溝區或者下肢的疼痛可來自椎間盤后部纖維環病變,而不累及神經根;
3.疼痛的時間。為持續性,靜息痛,但多在體力活動后加重,但臥位休息時常不能立即緩解;
4.疼痛的性質。缺乏特異性,為自發性脹痛。臀部和下肢表現為沉重感或者抽筋,下肢的反應性疼痛不同于腰椎間盤突出的放射痛,查體時多無神經根損害的陽性特征。
5.體檢棘突部位有深壓痛,棘突旁壓痛不明顯。
保守治療
1、制動療法: 主要是臥床,臥床時可使椎間盤、硬膜囊、神經的壓力急劇下降,最大限度地避免了神經受到進一步的激惹。
2、傳統手法 包括推拿,按摩,扳膝扭轉,拉壓,揉擦及叩擊等,療效取決于突出程度及醫師的手法技巧。機理在于:改善微循環、緩解局部痙攣,促進炎癥吸收,可減少炎性物質的釋放,提高神經疼痛閾值,發揮抗炎及鎮痛作用。
3、理療療法:主要有電療法(低頻、中頻、高頻)、紅外線療法、蠟療法、磁療法等。主要作用是消除除局部肌肉炎癥,緩解肌肉痙攣,從而達到鎮痛及減輕間盤壓力的作用
4、腰背肌訓練 良好的腰背肌功能是維持腰部穩定所必需。腰痛的患者應在疼痛緩解后開始進行腰背肌訓練。訓練循序漸進,不能屏氣,不應加重腰痛的癥狀。
此外患者還可以進一步進行核心穩定肌群的訓練,下面介紹一些簡單的訓練方法。
1、平板運動
俯臥,用雙肘和雙足尖支撐身體,保持軀干的穩定和平直。體會軀干肌肉的收縮。
2、側向支撐運動
側臥,用手肘和足部支撐身體,保持軀干的平直,感受軀干肌肉的收縮。
注射治療
1、腰椎椎旁注射
2、腰大肌肌溝注射
3、硬膜外側間隙注射
生活中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飲食均衡,蛋白質,維生素含量宜高,脂肪,膽固醇宜低,防止肥胖,戒煙控酒。
2.工作中注意勞逸結合,姿勢正確,不宜久坐久站,劇烈體力活動前先做準備活動。
3.臥床休息,宜選用硬板床,保持脊柱生理彎曲。
4.避寒保暖。
5.預防原則要求減少運動,放松休息。
6.平時應加強腰背肌鍛煉,加強腰椎穩定性。
7.注意不可猛力大幅運動,亦不可久坐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