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脈粥樣硬化,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動脈硬化,中老年群體中發病率較高,但這并不代表它是一種“老年病”,事實上,動脈血管的硬化很可能從青少年時期就開始了,隨著年齡增長,血管粥樣硬化會愈發嚴重,近年來,年輕人和中老年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動脈粥樣硬化。
動脈粥樣硬化,我們通俗地理解即血管硬化,而動脈就是從心室出發的血管,在人體中不斷分支。
總的來說,當血管管壁積留多層斑塊,從而變厚,變硬,失去彈性,管腔隨之變窄就是動脈粥樣硬化的主要表現,這會造成血液流通不順暢,血液粘稠,令管腔閉塞、管壁破裂出血,導致心肌梗死、腦卒中等嚴重后果。
(圖文無關)
年齡增長血管硬化:血管硬化一般青少年時期就可能出現,這時血管內壁只出現一些脂肪點或紋路,并不明顯,隨著年齡增長,血管本身也在老化,更加重了動脈硬化程度,到中老年時期,血管硬化就會較明顯的表現出來。
男性更容易動脈硬化:在一項對北京35歲以上的70萬人口健康調查中,女性在絕經前很少患動脈粥樣硬化,患動脈硬化的50歲以下男女比例為9:1,這是因為女性卵巢激素的保護作用,絕經后患病比例上升,數據顯示,70歲以上男女動脈硬化比例為1:1。所以說,男性以及絕經后的女性,都更應該重視身體是否出現了動脈硬化。
(圖文無關)
高血壓:高血壓狀態下,血流對血管壁沖擊力大,血脂容易沉積在動脈壁上,造成動脈阻塞,硬化,如不合理控制血壓,心肌梗塞和腦中風的幾率將大大提高。
高脂血癥:血液中有大量脂肪,積留在動脈內壁中,造成動脈血管增厚和硬化;
吸煙:吸煙不但傷肺,更傷血管,美國心臟協會資料顯示,吸煙會導致血壓升高,血液濃稠度提高,催生動脈粥樣硬化,增大主動脈瘤出現的可能性。
缺少運動:生命在于運動,不運動的身體就像 “常年不用生銹的機器”,會出現很多毛病,其中之一就是動脈粥樣硬化,不愛運動,又常吃油膩食物,脂肪和膽固醇水平升高,它們沉積在動脈血管內壁,導致血液循環不暢。
(圖文無關)
1、從每日必需的飲食改善起:存在高血壓和高脂血情況的朋友尤其需要注意,在平時飲食中盡量遵循“三低二高”原則,即低鹽、低糖、低動物脂肪,高蛋白(豆類制品)、高纖維素(新鮮蔬菜、瓜果)。減少動物脂肪的攝入,可降低脂肪酸和膽固醇水平,蔬菜瓜果則對預防冠心病有益。
2、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和頻率:年輕人可以健身,或者參加登山、越野等戶外運動,而老年人適合散步、打太極等運動;合理的運動能夠將多余膽固醇排除體外,避免堆積在血管上,還能增加血管彈性,降低血壓。
3、減少吸煙頻率:因為大量長期吸煙,有些“煙民”年紀輕輕就出現了動脈粥樣硬化,戒煙后需要10年血管才能恢復,因此,戒煙要趁早,小圈明白戒煙很難,但可以減少抽煙頻率慢慢戒掉。
(圖文無關)
在全身動脈血管中,頸動脈處于至關重要的位置,從其硬化程度可以窺見冠狀動脈、腦動脈、外周動脈硬化的程度。
臨床中,經常采用「頸動脈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測頸動脈的斑塊情況,可測出IMT的數值,大家可根據IMT數值判斷動脈粥樣硬化的程度,數據標準如下:
正常值:IMT<>
中度值:0.9mm<IMT<1.2mm
重度值:IMT>1.2mm
當IMT數值大于1.2mm時,代表頸動脈上的斑塊較厚,已經形成動脈粥樣硬化,要知道,60%左右的腦梗塞都是由頸動脈粥樣硬化引起的,因此大家可以定期選擇彩超體檢提前判斷,加之合理飲食,適當運動,動脈粥樣硬化就不會觸發危險疾病,血管也不會老得那么快!
(大健康生活圈,全國知名健康新媒體——家庭醫生在線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