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武漢市第三醫院 肖暉、李穎
乳果糖口服液作為臨床應用廣泛,便秘指南推薦首選的藥物,他是如何改善便秘癥狀,對血糖究竟有沒有影響呢?
我們先來看一下教科書中如是說:
1、大學教科書——《藥理學》:乳果糖口服不被吸收,到結腸后被細菌分解成乳酸,刺激結腸局部滲出,引起結腸內容積增加,腸蠕動增強而促進排便。
2、《新編藥物學》:乳果糖口服后幾乎不被吸收,以原形進入結腸,在腸道內被分解。
3、《臨床用藥》:乳果糖在胃和小腸內不會被消化分解,且吸收甚微。
其實呢,每100 ml乳果糖口服溶液中除了含有不可吸收的乳果糖66.7 g外,還有少量的半乳糖(≤ 10 g)和乳糖(≤ 6 g),乳糖分解后可產生葡萄糖,被人體吸收后使血糖升高。因此,乳果糖本身雖然并不會被吸收,也不會導致血糖升高,但乳果糖口服液中的少量乳糖被吸收,是會影響我們的血糖。
乳果糖口服液的說明書中我們可以看到,在不良反應中并未提及血糖影響,但在禁忌中注明:本品含有可吸收的糖,糖尿病患者慎用,對半乳糖不能耐受者不宜使用,在注意事項中注明:需注意本品中乳糖的含量,使用較高劑量時糖尿病患者慎用。因此,臨床使用應提高警惕,糖尿病患者應用乳果糖口服液治療時注意使用的劑量并且關注患者血糖的變化。
1、建立定時的排便習慣也是很重要的,利用最易排便的兩個時段重新建立排便習慣。我們人類在經過進化后,遺留了兩個排便“黃金時間”:
一個是早上起床的“起立反射”,早上一覺起來,由躺變坐再到站,大腦會給大腸發一個信息,促使腸道蠕動,腸道便會產生一種巨大的蠕動波,幫助你把大便推出來。此時,你無需太用力,大便就能順利排出。你應該養成好習慣,每天早晨起床后到廁所蹲5分鐘,即使拉不出也要堅持下去;
另一個是吃完早飯后的“胃-大腸反射”,早餐是一天中的最早一餐,進食后,胃會通知大腸趕快運動,造就另一個排便“天時”。
2、有便意不能憋。大腸每天會有三四次蠕動,把廢物從結腸推送到直腸。當糞便來到直腸,直腸擴張,會產生便意。如果有事情在忙,忍著便意不排,大便只好再退回到直腸或乙狀結腸,會擾亂排便習慣。大腸總長度約為1.5米,負責吸收鈉和水。如果大便在大腸停留太久不排出,水分會被吸光,大便變成顆粒狀,更難排出。大便在腸道中被吸收的水分越來越多,越來越干燥,就越來越難排了。
審稿專家:武漢市第三醫院 副主任藥師 孟軍華
以上為“藥品安全合作聯盟”志愿者的原創作品,如若轉載請注明作者和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