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為喜溫性蔬菜,其適應性較強,對基質的選擇要求不嚴,在6~35℃均可生長,根際部分溫度以20~26℃最佳,高于33℃或低于13℃時,根系生長不良。
番茄
番茄喜光,對光照條件反應敏感,光照不足時生長不良,常會引起落花、落果,易使植株發生徒長、開花坐果少、營養不良等各種生理障礙和病害,冬春季節勤擦洗棚膜,增強透光性,同時在溫室內后墻上張掛反光幕,一般10~15天擦洗一次,在連續陰天時,進行人工補光。
番茄根際適宜的基質濕度在80%左右,空氣濕度75%~80%。
1.選擇抗逆性強的品種
在寡光(光照弱、光照時間短)或階段高溫、低溫條件下,生長發育及結果性良好。
2.選擇豐產、商品性好的品種
無限生長型、產量高,商品性好,平均單果重在150克以上,果色根據當地消費習慣選擇,果實表面光滑、畸形果少,耐儲運,商品率達95%以上。
3.選擇抗病性強的品種
高抗灰霉病、葉霉病、早疫病、病毒病等,并耐植物生長調節劑處理。
4.選擇適應性強的品種
經多點試驗、示范,適宜無土栽培各茬次的品種有中雜9號、朝研299、粉冠108、218、歐帝等。
1.越冬一大茬 9月下旬育苗,10月中下旬定植,翌年1月中下旬上市。
2.秋延茬 6月下旬至7月上旬育苗,8月中下旬定植,10月中下旬
3.早春茬 12月下旬至翌年1月上旬育苗,2月中旬定植,4月中句無土栽培番茄
1.穴盤育苗
選擇適宜的種植茬口,規模化種植時利用工廠化育苗手段進行穴盤育苗,小戶生產時進行番茄穴盤二級育苗。
(1)種子消毒處理。
①溫湯浸種法。將相當于種子體積3倍的50~60℃熱水,倒入盛種子的容器中,邊倒邊攪拌,待水溫降至30℃左右,靜置浸泡6~8小時,該方法殺死種子表面的病菌,但對種子內部的病菌消滅不徹底
②藥劑處理法。用40%磷酸三鈉100倍液浸種20分鐘,或用50%多菌靈500倍液浸種30分鐘,可殺滅附著在種子表面及種子內部的病菌,沖洗種子后浸泡6小時。
包衣種子干籽直播,不需處理,每穴1粒種子。
(2)穴盤二級育苗。
將都鮮的楊樹鋸末用開水處理后,做成10理米厚的苗床,將處理好的種子均勻散播在苗床上,待兩片子葉充分平展后進行分苗。
將高錳酸鉀稀釋成1000倍液,均勻噴灑在基質上,或每立方米基質中加人50%多菌靈100~200克,充分混拌均勻堆悶2小時后裝入72孔穴盤。然后將子葉苗移植在穴盤中,每穴移栽1株,移栽完后將穴盤苗放置在設有防蟲網的條件下進行管理,穴盤苗的根坨小、易缺水而使幼苗發生萎蔫,應早晚補充水分,夏秋季節育苗時利用遮陽網進行遮陰,冬春季節育苗時覆蓋保溫設施,適栽苗齡35~40天
2.定植前準備
栽培基質的準備、栽培設施建造。
3.定植
將番茄幼苗按大小進行分級定植,通常小苗移栽在溫室中間,大苗移栽在溫室兩側,移栽前對幼苗進行消毒,一般用50%多菌靈800倍液對幼苗進行噴霧,定植時苗坨適度深栽萌生不定根,定植后穴內澆灌移栽靈或恩益碧(NEB)溶液,定植株距為40~45厘米,每槽定植兩行,每667米,栽苗1900~2200株。
(1)溫度、水肥管理。
①緩苗期。加強溫濕度管理,白天溫度保持在23~28℃,夜溫17~18℃。空氣濕度保持在75%左右,基質濕度保持在80%以上。
②開花坐果期。白天溫度控制在23~30℃,夜溫15℃以上。空氣濕度保持在75%~80%,基質濕度保持在80%~85%。夏秋高溫季節在棚膜外層覆蓋遮陽網或在膜上潑泥水形成遮陰物,冬春寒冷季節除晚上覆蓋草簾等防寒物外,在氣溫較低或陰雪天氣的晚上,在草簾外層覆蓋一層塑料棚膜,可提高室溫2~3°C。
③定植后20天追施有機生態專用肥十大三元復合肥的混合肥料(100千克生態專用肥 50千克復合肥 0.5千克微量元素肥料),一般每隔10~15天地施一次,每株用量以12黨為基礎,逐次增加,整果期達到25克。
番茄無土栽培
④ 結果盛期。除加強溫度、濕度、追肥和澆水之外,需及時葉面道施鈣肥和磷酸二氨鉀等
(2)植株調整。
整枝是番茄栽培的主要技術措施之一。植株長至20~25厘米時及時吊蔓;番茄采用單蔓換頭整枝,留4~5穗果后,掐頭換枝,在第四~五穗花蘸花后,留兩片葉子掐頭換枝,每株一般可坐9~11穗果,結合整枝及時疏花疏果,每穗留3~5個果實,開花時進行人工輔助授粉,在9:00~10:00用20~30毫克/升防落素或番茄靈溶液蘸花,也可用0.015%~0.02%2,4-滴溶液涂抹花柄。蘸花時要嚴格掌握用藥濃度,溫度高時濃度偏向下限,溫度低時應用上限。
番茄分枝能力強,要及早摘除,一般在不影響吸收營養與水分的前提下,5厘米以上的側枝要及早去除,并及時摘除黃葉、老葉和病葉。
番茄果實因品種不同,其保藏時間不同,根據不同品種確定適宜的采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