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溥儀帶著婉容、文繡等人來到天津生活,先是住進張園,后搬到靜園。縱然溥儀已經是一名公民,可仍然以皇帝自稱?;实垡灿袩朗?,文繡提出離婚就讓溥儀煩惱不已。
早在1922年溥儀大婚時,他就迎娶了一后一妃,婉容為皇后,文繡為妃子。剛剛入宮時,文繡和溥儀的關系比較和諧,溥儀還給文繡聘請了漢文和英文教師。隨著婉容的介入,溥儀和文繡的關系漸漸不和諧。
住進天津靜園后,婉容對文繡的擠壓更加變本加厲。婉容希望成為溥儀的唯一女人,而文繡是她的最大障礙。1931年8月26日,不堪忍受的文繡離開靜園,并給溥儀留下了一封信,“事帝九年,未蒙一幸,孤衾獨抱,悲淚暗流,備受虐待,不堪忍受。今茲要求分居。溥應于每月若干日前往二次,實行同居……否則,離婚……”
婉容得知文繡出走后,欣喜若狂,極力主張溥儀盡快與文繡離婚。很快,文繡出走事件成為天津各大報紙的頭條新聞,各種解讀多如牛毛。眼看文繡離婚態度堅定,雙方律師開始談判。
第一次談判中,溥儀要求文繡先回到靜園,其他好談。文繡堅決不同意,并提出向溥儀索要50萬贍養費,否則就要起訴。溥儀的代表認為50萬元是漫天要價,雙方不歡而散。
讓溥儀不能忍受的是,輿論造成的聲勢遠遠超過文繡離婚本身,所有報紙都爭相報道,瞬間傳遍全國。眼看僵持下去后果不堪設想,雙方再次進行談判,文繡堅持的條件是:一、與婉容分居,分居后每月至少與文繡同房兩次;二、撥給文繡贍養費50萬元。
對于這兩個條件,溥儀對第一個條件沒有異議,但婉容強烈反對。而第二個條件則遭到溥儀的強烈反對,談判繼續。最終的結果是這樣的,文繡退了一步,溥儀每月支付生活費用6000元,靜園里文繡使用過的器皿、衣服、首飾等物,都讓文繡帶走。
1931年10月22日,文繡終于和溥儀簽訂了離婚協議,她成為兩千多年帝制史上唯一一位離婚的妃子。1953年,文繡因病去世,終年44歲。
參考資料:《揭秘溥儀與文繡離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