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習慣和工作方式的改變,人們的戶外活動明顯減少,接受陽光照射的機會少,很多年輕人出現手腳冰涼、怕冷等癥狀,同時也容易肢體乏力、氣短、容易疲勞、食量小且消化吸收差、喜靜少動、性欲減退等癥狀,出現“體寒”表現。
從中醫角度講,造成這些癥狀的原因是因為體內陽氣虛弱,不能溫煦機體并鼓舞推動臟器正常生理活動造成的。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本身功能下降,老年人更容易出現上述癥狀。這時候您需要給自己的身體加“一把火”,溫補陽氣,恢復機體的原動力,讓身體重新充滿活力!
我們強烈推薦采用溫灸氣海穴的方法!
溫灸是指艾條溫灸法,又稱艾灸療法,是一種純天然、綠色療法,在我國具有悠久的歷史。我國古代的醫學先賢們在臨床實踐中發現了艾草這樣一種神奇的藥草。艾草本身具有溫經通絡、行氣活血、祛濕逐寒、消腫散結、回陽救逆、安胎的作用,其性走竄、善通行經絡,而艾葉搗碎做成艾絨以后,燃燒的火力溫和、持久、深透,這樣藥借火勢、火隨藥力可以起到非常好的溫陽、散寒、祛濕、活血、通經等作用,尤其是溫補陽氣方面,效果絕佳,是中醫溫補陽氣最佳的方法。
而氣海穴是中醫針灸學中溫補陽氣的重要穴位之一,前人素有“氣海一穴暖全身”之贊譽。《舊唐書》云:“公度善攝生,年八十余,步履輕便。”年至80余歲仍身強體健、步履輕便,他的養生之術有兩條,一個是心氣平和,另一個就是“使氣海常溫”,也就是經常溫灸氣海穴。
綜上,如果您出現了“體寒”的一些表現,應盡快溫灸氣海穴。
那么溫灸氣海穴具體應如何進行呢?
氣海穴的定位
氣海穴在下腹部正中線上,肚臍下1.5寸。取穴時,四指并攏,以中指中節的寬度為3寸,然后從肚臍中點(神闕穴)向下量取3寸,為關元穴,神闕穴與關元穴連線的中點即是氣海穴。
氣海穴的溫灸方法
氣海穴的溫灸方法主要包括艾炷直接灸、艾炷隔姜灸、艾炷隔附子灸和艾條溫和灸。
艾炷直接灸
古代多采用這種灸法,即是將艾絨做成米粒大或黃豆大的艾炷,將其直接放在穴位上進行治療,燃盡后移除,每灸完一個艾炷為“一壯”,一般每次灸5~10壯。灸完后局部皮膚會有灸瘡化膿。待灸瘡痊愈后可再灸。1~2次為1個療程
艾炷隔姜灸
首先選取較大、表面平整的生姜一塊,切成大小3cm見方、2~3mm厚的姜片,中間用粗針穿刺數孔。先將姜片放置在穴位上,然后將黃豆大或棗核大的艾炷放置在姜片上,點燃,當患者出現灼痛感時,略略抬起姜片,或更換艾炷再灸。一般每次灸5~10壯,以皮膚局部潮紅不起皰為度。每日或隔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
艾炷隔附子灸
選取2~3mm厚附子片,水浸透后,中間用粗針穿刺數孔?;驅⒏阶友屑毮渣S酒調和作餅,厚2~3mm,中間用粗針穿刺數孔。其余操作同隔姜灸。每日或隔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
艾條溫和灸
取艾條一根,將一端點燃后,懸于氣海穴上方,距皮膚約3cm,以局部皮膚感到溫熱,而又不致燒傷皮膚為度,每次15~20分鐘。每日或隔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
上述溫灸方法可根據自身情況靈活選用,一般來說我們推薦艾條溫和灸和艾炷隔姜灸。
(建議遵循中醫師指導)
對于有“體寒”癥狀的人群,除了溫灸氣海穴,我們也建議適當增加戶外鍛煉,享受日光浴,少吃生冷食物、少喝冷飲,可適當增加生姜羊肉湯、紅糖姜茶等溫性食物或飲品等。
人衛好書推薦
北京中醫藥大學楊甲三教授是我國近現代著名針灸學家,其在針灸臨床、教學、科研等領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在業內享有盛譽,尤其是在針灸取穴法領域獨樹一幟,特色鮮明,首創“三邊三間取穴法”。楊氏取穴法具有取穴精準、方法簡便、易于操作、臨床效果好等優點。推廣楊氏取穴法,必將極大提高臨床取穴的準確性,提高療效。因此,我們在《楊甲三精準取穴全圖解》的基礎上,為方便隨身查閱,編繪了《楊甲三針灸取穴隨身查》。
本書有如下6個特點:
第一,采用真人全彩圖。發揚三邊三間取穴法之精髓,全新配圖,解剖清晰、切合臨床應用,穴位定位精準。
第二,精裝設計精美。采用64開小版本,大小如同一本《新華字典》,厚度較《新華字典》稍薄,方便隨身口袋攜帶;精裝軟封皮,結實耐用,閱讀舒適。
第三,拼音穴位索引。快速查找想要選取的穴位,方便快捷!
第四,單穴臨床妙用。設立專門章節介紹單穴臨床妙用,讓穴位活起來,祛病強身之妙法,無論您是初涉臨床的學生、還是工作在臨床一線的醫生,亦或者您是中醫針灸愛好者,都不容錯過!
第五,常用針灸歌訣。專篇介紹針灸常用的歌訣。如果把穴位比喻成一個個珍珠,那么針灸歌訣相當于把零散的穴位通過巧妙的歌訣串聯成一串串珍珠項鏈,讓您快速記住、記牢針灸穴位的重點內容。
第六,踐行必有妙悟。針灸學是一門臨床實用治病保健方法,唯有不斷踐行,才能在應用過程中領悟針灸的奇妙,讓您從此愛上針灸??瞻讍雾摚涗浤鷳玫狞c滴體悟?!拔ㄛ`行,方能悟其妙”,與諸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