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印度很多關于愛情的影片評分都非常之高,如之前的《調音師》、《雨中的請求》等,在豆瓣都在評分8分以上。
而在這些電影中,反應印度女性地位和權益的電影也非常多,如《廁所英雄》、《一個母親的復仇》《炙熱》等。
今天要跟大家討論的是一部盲人為愛情復仇的影片《無所不能》。
這些年,印度反映女性的影片中,都反復的指向一個觀點:當法律和整個社會道德體系、輿論導向等都無法維護正義的時候?唯有以暴制暴,維護心中的正義。
首先來簡單介紹下影片的主要內容:羅漢是個生活積極向上,溫暖又聰慧的盲人,通過別人介紹,認識了另一位盲人女孩蘇皮利亞,一起度過了一段浪漫美好的時光,并結為連理,得到家人和朋友的祝福,并為心愛的妻子買了一套房子,準備好好裝修。
可是好景不長,這一天回家的路上他們遇見了以前經常欺負羅漢的兩個混蛋,他們看到蘇皮莉亞姣好的面容就起了壞心思,幸而羅漢抱緊妻子向鄰居呼救,才使得妻子免遭調戲。可是壞人怎么可能罷休,他們趁著羅漢不在家,就偷偷潛入房間并對蘇皮莉亞行不軌之事。
羅漢回家后,在臥室里聽見妻子低微的嗚咽聲,連忙將捆綁妻子的布拉下來,才知道妻子遭遇了暴力強*,他們馬上報警,可是警察說盲人無法指認,只能通過提取體內的殘留物來指控犯人,在去醫院的路途中,有輛車說是有警官的命令讓他們換乘,這輛車并沒有將兩人帶到醫院,而是囚禁了他們,并在24小時候將他們仍到水里,洗去了身體上的殘留物。
他們沒有了證據,警察還污蔑說他們是騙子,這讓羅漢和蘇皮莉亞悲傷不已。可是事情還沒有完,因為警察的包庇,犯罪分子更加的惡劣,蘇皮莉亞再次遭受了侵犯,這一次蘇皮莉亞感受到絕望,就此自殺。
就像第一次警察包庇犯罪者時,蘇皮莉亞哭著說的那樣:“我被侵犯之后,他們又用這樣的方式侵犯了你。”羅漢的生活陷入一片絕望中。
這時犯罪者的哥哥來到家中,本以為是來道歉的,沒想到他卻說:他是市政人員,兩個犯罪者是他保釋的,而警察局那里也是他打的招呼。
又問羅漢:她如果自殺的話,為什么不再第一次被侵犯后自殺?為什么要等到第二次?
這讓羅漢感到憤怒,對犯罪者和包庇者。他走到警察局告訴警察:我會為自己報仇。
可是警察根本不信羅漢一個盲人能夠報仇。
羅漢開始策劃整個報仇計劃,他利用自己的天賦技能:模仿聲音,展開了報復行動。先是錄音犯罪者的聲音,利用犯罪者本身的矛盾,制造了他殺人的現場。
又利用犯罪者哥哥的聲音約他出來,并設計吊死了他,之后一路憑著堅強的意志和聰明的謀略將犯罪者一一殺死,警察還沒有任何證據。
2.高顏值演員+溫情復仇故事
劇情與《一個母親的復仇》何其相似,不過這一次是弱勢群體盲人,再加上演員是印度著名的動作影星郝里尼克,羅斯漢的顏值在線,他擁有著迷人的微笑、強健的體魄,外加上劇情溫暖又鐵漢柔情,就使得整部影片加分不少。
前半部分的浪漫劇情,再加上后半部分的智慧復仇,觀者在感受到快意恩仇后,又對主角們的溫暖愛情所包圍,發了糖不說,還讓觀者燃燒了一把,仇人被手刃更是讓觀者體驗到正義永遠在線。
而影片的最后,更是不泛柔情。完成妻子的愿望,將其骨灰撒入大海之中,背影蕭瑟中又有一份灑脫的意境,有點像是武俠故事中江湖兒女的俠骨柔腸,整個復仇過程的蕩氣回腸。
3.電影中所體現的精神實質
這些年印度反應女性權益的電影都是這個類型,最終正義會戰勝所有,也反應出印度文化中的因果論,印度社會的現狀,整個社會對女性的抨擊等。
女性被侵犯的問題,一直都是備受爭議的。整個社會對于女性惡意,都是相似的,無論是否是女性的問題,最終都會有人將問題拋回給女性。
無論是被害者身體上精神上造成的傷害,還是對家人的傷害,都是嚴重的。可是在對犯罪者的制裁上又有諸多出于道德寬恕的考量,這一點永遠是令人絕望的現實。
如果一個人犯罪,量刑標準會基于社會危害性和人身危險性。如果對于女性侵犯類的量刑過重,就會影響到人身危險,出于對人身危險的考量和預防必要性。
最怕的是犯罪者得不到應有的懲罰,而女性又基于社會輿論,不敢為自己伸張正義,這又助長了犯罪者再次犯罪。
而影片中犯罪者之所以敢再次犯罪,是由于法律對其的包庇,這種包庇助長了犯罪者的氣焰,又使得被侵害者不堪其辱,對社會和生活絕望,而選擇自殺死亡的方式決絕的與愛人告別,用死亡的方式維護自己的尊嚴不被繼續踐踏。
愛人的死亡讓主角羅漢心死如灰,可是惡人卻囂張的來質問他,讓他燃起熊熊的復仇火焰。既然更弱勢的群體得不到更好的保護,更得不到正義的伸張,那么親自手刃仇人,就是對正義最好的解釋,也是對這場愛情最好的回饋,更是對自己尊嚴不容踐踏的維護。
尊嚴是不容踐踏的,在弱的弱者都擁有尊嚴,這是生而為人最基本的權利,而當尊嚴被踐踏,幸福被抹殺,正義又不來的時候,化身復仇的使者,弱者也能夠變身為無所不能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