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褚清源
簡介:教育媒體人,長期致力于民辦教育實踐研究,出版有《中國民辦教育觀察》《為民辦教育立言》等。
【給新建民辦學校招生的建議】
1.梳理學校特色,充分向內營銷。
你的學校有特色嗎?有區別于其他學校的特色嗎?如果有,能梳理出幾條?
一所好的學校一定是有自己獨特說法的學校,當然,更好層次的是建立一套自己獨立的話語體系。需要提醒的是,作為新建學校,簡章上說到的特色,一定要能做到,并且不折不扣地做到。說到的一定要做到,否則寧可不說。不誠信是做人的硬傷,也是辦學校的致命傷。
有了說法,不要只顧著對外宣傳,首先要充分向內營銷,讓全體教師學習消化。
學校的核心理念和特色需要人人理解并能說清楚。學校的理念如果只有校長才能講清楚,這是很危險的。
【案例】鄭州艾瑞德國際學校,從建校之初就組織專家團隊論證學校特色,確立了“自然生長”教育理念,為后期的發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2.編寫招生咨詢手冊。
針對家長可能關心的所有問題,組織人員給予標準解答,編寫成冊,供招生教師統一學習。對于新建學校而言,這一工作是重中之重。比如《某某學校招生20問》。預設的問題越全越有利于招生教師從容應對不同的家長。
【案例】河北新樂精英小學去年為擴大生源,曾充分挖掘學校的特色,梳理出了學校的招生問答,讓招生教師口中有了說法,心中有了底氣!
3.編寫家長必讀手冊。
搞定了家長就搞定了生源。編寫家長手冊就是為了吸引家長。手冊的讀者群是家長,所以針對學校家長群體普遍關心的教育問題,可選編一些家教小貼士等,突出可讀性,呼應學校的辦學理念。當然,如果學校的校長或顧問中本身就是這方面的專家,直接用他們的文章即可。手冊的最后順便把學校的實力、辦學理念、辦學特色、收費標準、入學須知等做一介紹。
【案例】山東愛福生國際學校校長田玉,是資深家庭教育專家,本身就是“六渡家長大學”網絡學習平臺發起人,兩年前我曾協助他策劃編寫的《家長讀本》產生了良好效果。
4.警惕招生來者不拒。
民辦學校不能為了規模效益,盲目招攬生源。如果生源質量太差,成了“問題生收容所”,就會為學校后期的教學和管理帶來困難,也很難有高的教學質量。如此自然封堵了未來的招生之門。除非你有足夠的智慧能搞定那些“問題生”,除非你真的招不到好生源。
新建民辦學校有的放矢,鎖定優質生源,收集生源情報,定向家訪,吸收一批好生源。這樣說吧,生源好才是真的好。生源好,即便沒有名師,只要管理到位,教學質量也不會差。
【案例】這樣的案例身邊太多了,就不用列舉具體案例了。
5.做好招生日記和問題反饋。
招生期間,各招生小組每天要做好招生日記,詳細記錄每一個來訪者或訪問學生家庭的情況,隨時做好分類整理和分析,建立招生信息資源庫,要做到隨時可以查詢到任何一個生源的相關信息。同時,每天還要向學校反饋招生過程中的經驗與問題,尤其是遇到的問題,屬于學校層面的要及時研究解決方案,第一時間向全體招生教師反饋解決方案。做到不掩蓋問題,不回避問題。
【案例】河南鄧州范仲淹公學招生過程中就很好地使用了這一管理機制。
6.比招生更重要的是聘名師。
教師強則學校強。說一千道一萬,教師才是最大的資本,名師才是發展的硬道理。我想說,招生不是策劃出來的,也不是宣傳出來的,是靠實力做出來的。再好的策劃如果沒有優秀的教師來實施,最后都是浮云,效果都要打折扣。要知道,現在的家長有不少比老師看教育看得都明白,所以,建議民辦學校充分認識到聘名師的價值,別為了省錢,招來的都是“生瓜蛋”教師,這樣的話,走著瞧吧,會有更大的麻煩。我想,至少每個學科和重要部門要有一名資深教師領銜吧,這是最低要求了。
【案例】山東濰坊(上海)新紀元學校,從建校之初就高薪禮聘特級教師,這所新建學校目前有正高級和特級教師20多人,據說,是山東全省名師最多的學校。所以,學校已誕生就成了當地的窗口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