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星期二,晴,高一語文課(聽課日記)
第二節,高一(4)班的語文課,課題:食指的詩歌名篇《相信未來》。詩歌是文學皇冠上的鉆石,教詩歌是最難的,一般的語文老師都望而生畏,確實是不好教,也教不好。高中新課程語文教學對現代詩的定位是欣賞。所以我對詩歌教學的觀點很偏頗,我認為既然是提高學生的詩歌鑒賞能力,大聲朗誦是第一重要的??梢允悄信畬φb、小組分誦、全班吟誦,也可以是經典詩句朗誦、分段朗誦、全文朗誦,
更可以從網絡上下載一些著名演員的朗誦視頻、MTV等給學生聽、看,讓學生強烈地感受到詩歌語言的音、韻、節奏、旋律之美,進而深切地體會到詩歌語言的形象美、色彩美和層次性、豐富性,通過反復地、多種形式的吟誦,不斷地敲打學生的大腦,漸漸地激發出學生的想象和思維潛能,體會和感悟到詩歌的深層次的意境之美。這些是我們的語文老師通過課前的精心準備可以做到的,而且通過努力是可以做得很好并讓學生真正受益的。
難的是詩歌的解析,正像“一千個讀者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樣,很多詩句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所以我剛才特別地強調了朗誦的重要性,因為它增加了高中學生意會的可能性。但我們語文老師還是可以從語文教學的目標出發,從字、詞、句、段、篇入手,從詩歌語言的表現手法入手,特別是抓住幾個重要的意象,教給學生常用的詩歌欣賞技巧,聯系寫作背景和作者遭遇,聯系學生知識儲備和生活實際,去闡釋詩中深層次的意義和作者的可能意圖。
我認為讀一首詩最終還是能夠讀通并讀懂的,因為這是回避不了的課堂現實,至少要給出一種學生能夠認同的解析吧。這又要說到教師的積累了。這里我不想再多展開,我只提出最高的要求:語文老師比其他老師更要養成終身閱讀的習慣,要成為教師終身讀書的榜樣!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