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二十六年七月二十,即1900年8月14日,八國聯軍開始攻打北京城。慈禧太后驚恐不已,當天接連五次召見重要大臣,做出了“出京,暫避之計。”慈禧太后發現,自己每召見一次,來到面前的人越來越少,只有剛毅、王文韶、趙舒翹三人,其余大臣均散職,各自回到私宅。對于這樣的場景,慈禧太后對軍機大臣王文韶說,“爾年高,吃此辛苦,我心不安。爾可隨后趕來。剛毅、趙舒翹孝能騎馬,必須同行。”
七月二十一日凌晨,慈禧太后率光緒等人準備西逃。清晨六點,當時負責紫禁城宮中值班的鎮國公載瀾向慈禧報告,八國聯軍已經攻打東華門。慈禧天皇已經知道到了最后時刻,太后“哭著徒步出宮,發不及簪,光緒穿著素服在后跟隨。隆裕、瑾妃及大阿哥等一同登車,王公大臣或騎馬,或徒步,躋躍蹌蹌,形成一支千余人的扈從隊伍。”
自此,慈禧太后開始了一年零四個月的逃亡生活,最終落腳地來到了西安。為便于出逃,掩人耳目,慈禧太后和光緒都換上了漢人的服裝。慈禧剛逃出北京城前兩天一頓熱飯都沒吃得上,直到兩天后來到河北懷來,縣令吳永奔波30多里在榆林堡接見,敬獻小米綠豆粥和熟雞蛋,這讓慈禧太后大為感動(Ps:能不感動嗎?最起碼不要再餓肚子了,而且當時一路下雨不斷)。
吳永的雪中送炭讓慈禧太后非常感動,先是任命其為前糧臺會辦,不久再次晉級升官,“直隸懷來縣知縣吳永,著以知府留于本省候補,先換頂戴。”毋庸置疑,吳永是幸運的,但是有的縣令卻因為一頓飯逼死了一名縣太爺。
慈禧太后剛剛進入山西天鎮,在慈禧太后來到天鎮之前,天鎮縣令額騰早就得到慈禧太后即將經過天鎮。當時,額騰聽說慈禧已經到了宣化時,早早就打點一切,意外的是慈禧太后在宣化呆了三天,結果額騰準備的食物都變質損壞了,受到了岑春煊(慈禧西逃,負責打前站的總管)的指責。
驚恐之下,額騰嚇得喝毒藥自盡了。再后來,慈禧太后到了山陰后,同樣的情節又一次上演,山陰的縣令多次求饒才僥幸撿了一條命。這不,慈禧太后吃的一碗飯就能決定一個縣令的死活,清朝焉能不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