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冠畫法:用羊毫筆調朱砂蘸曙紅,筆尖再蘸胭脂及少許墨,筆鋒向上挑起,四五筆畫成,注意用筆要有變化,用胭脂在雞冠上點厾三四點。
雞嘴、雞眼畫法:用中鋒畫出雞嘴、眼睛的朝向及動態,注意畫眼睛時要留出高光點。
肉髯畫法:再用與畫雞冠同樣的色彩畫眼部外圍的肉髯,下頜部的肉髯以大小兩筆畫成,注意要有筆意及濃淡變化。
2.多角度的公雞頭部畫法
仔細觀察生活中各種不同動態公雞頭部的神態,掌握其動靜時的前側、后側、正面、側面的變化,作畫時要突出其昂首、挺胸、喜斗的特征。用筆應肯定、有力,墨色要鮮活,結構要明確。
3.多角度的母雞頭部畫法
母雞與公雞最大的不同點在于,母雞的肉冠、肉髯較小,習性較安靜,畫時要強調這些特點。用筆、設色與畫公雞相同。
二、雞的尾羽畫法
公雞尾羽亮麗勁健,畫時要順勢用筆,表現其力度和蓬松的質感。尾羽多以濃墨為主,淡墨輔之,做到濃淡適宜,生動有趣。
1.起手筆
步驟一:起筆須與雞的身體動態方向一致。
步驟二:也可叫次主筆,也與雞的身體動態方向一致。但須與第一筆有較大變化。
步驟三:補筆,這與點畫蘭花葉子有點類似,只是不像蘭花那樣有大分叉,須保持總方向一致。
步驟四:畫第二組尾羽須小些、淡些,以分主次。
步驟五:補充完整,注意濃淡、粗細、大小變化。
2.多角度的尾羽畫法
畫公雞尾羽得勢與否,關系到其氣勢生動的表現。畫時宜多用順筆,下筆要大膽、肯定,做到放中有收、虛中有實、聚散有致。長短尾羽不宜平排,要穿插得當,墨色要有濃淡變化,畫出其動感和力度。
三、雞爪的畫法與結構
雞的腳爪有四趾,三趾朝前且較長,后趾偏向一邊(后邊)。有質狀鱗紋。雞足健壯有力,截面呈橢圓狀,正面看細,側面看粗。這些特點畫時都要注意表現。
1.雙勾畫法
步驟一:用中鋒勾出雞爪輪廓線。
步驟二:勾出難看前三趾,注意其動態變化。
步驟三:勾出后趾,要短小些。
步驟四:勾擦出腳爪鱗紋。
2.沒骨畫法
步驟一:用較濃的墨,以中鋒畫出雞的小腿。
步驟二:接畫前三趾,注意中趾要畫稍長些。
步驟三:點寫后趾,添加雞爪。
步驟四:根據雞腳結構,用白色點寫鱗紋。
四、雞的畫法步驟
1.公雞的畫法
步驟一:從肉冠起筆,寫出頭部動態,先調朱砂,再蘸曙紅,筆尖蘸胭脂及少許墨。
步驟二:用中鋒從上喙畫起,再畫出眼睛,并留出高光點。
步驟三:畫肉髯,用筆可夸張些,下頜部肉髯要畫稍長點。
步驟四:用中鋒畫雞的外輪廓,順羽毛走向用淡墨側鋒皴擦。
步驟五:用中鋒勾出身體動態,以淡墨調些鈷藍、朱磦側鋒畫尾小羽。
步驟六:胸部用墨含水分要多,大尾羽一般用墨較濃。
步驟七:畫腳以中鋒為主,兼少量側鋒,注意腳的動作彎。公雞的腳宜稍大,以示雄壯。
2.不同動態的公雞
步驟一:畫母雞同樣從肉冠起筆,定出頭部方向。
步驟二:用中鋒從上喙起筆,眼睛要留出高光點。
步驟三:畫肉髯,母雞須畫小些。
步驟四:用中鋒畫出雞的外輪廓,以表示雞的動態。用淡墨側鋒順羽毛走向皴擦,墨中可調些鈷藍、朱磦。
步驟五:胸部、腿部、臀部用墨,所含水分要多,按形體結構落筆。
步驟六:畫尾羽、腳,對其他小地方作補充調整。注意母雞的尾羽較短,它的腳也不宜夸張,以示母性之柔美。同樣的,這些步驟也不是一成不變。
4.不同動態的母雞
5.小雞的畫法
步驟一:側鋒點寫頭部,筆稍轉半圓。
步驟二:點寫小雞頸部。
步驟三:點寫小雞胸部、背部,用筆時向左右輕揉,以求飽滿一些。
步驟四:畫臀部,墨色稍淡。
步驟五:用較深的墨添畫雞翅,用較淡的墨畫腿部,再畫雞爪。
步驟六:濃墨點眼、喙,用朱磦點冠。
6.不同動態的小雞
五、范圖畫法
《花間相呼》畫法步驟
步驟一:先在畫面主體位置上畫出公雞的整體動態。
步驟二:在公雞的左下部添上母雞,在背景適當位置畫芙蓉花。
步驟三:在適當位置添畫芙蓉花的枝和葉。
步驟四:整理好畫面,注意賓主關系,以襯出主體公雞,最后題款、鈐印。
《花間相呼》畫法步驟
步驟一:先用大筆畫出上下兩片荷葉。
步驟二:用雙勾法勾出荷花,以沒骨法畫出葉莖花梗。
步驟三:在荷葉左上方荷梗后添畫母雞,注意所畫母雞動態要與下方花、葉相呼應。
步驟四:添畫兩只不同動態的小雞,使畫面更加生動。再雙勾添補葦葉水草,最后題款、鈐印,完成全圖。
更多畫雞教程回顧,請點擊:雞年學畫雞
覺得不錯,請在下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