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04 中國不動產
《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14條規定,因繼承、受遺贈取得不動產,當事人申請登記的,應當提交死亡證明材料、遺囑或者全部法定繼承人關于不動產分配的協議以及與被繼承人的親屬關系材料等,也可以提交經公證的材料或者生效的法律文書。
這一條款為辦理因繼承導致的不動產轉移登記提供了三種通道,一是全部繼承人共同提出申請,二是確定的繼承人根據《公證書》提出申請,三是根據生效的法律文書提出申請。
對第一種通道,《不動產登記操作規范》第1.8.6條款從申請材料要求、材料查驗職責要求和規范辦理程序的角度做出了更為細致的規定。但是,這無疑增加了辦理該類業務難度,也增大了風險。為此,筆者嘗試從享受權利和履行義務的角度出發,對遺產繼受人范圍問題進行探討。
一、撫養、扶養、贍養的法律表述
撫養、扶養和贍養(簡稱“三養”)是幾種最常見的民事行為,主要描述的是自然人與自然人之間的權利和義務關系,正確理解三者的含義,對于辦理繼承導致的不動產轉移登記大有裨益。
“撫養”一詞在《收養法》和《婚姻法》的相關規定中均有使用。《收養法》是一部約束和維護收養當事人權利的法律,收養人和被收養人之間形成的是養父母和養子女的關系。該法第4條規定,被收養人必須是未滿十四周歲的未成年人,第6條規定,收養人應當同時具備無子女、有撫養教育被收養人的能力和年滿三十五周歲。
《婚姻法》是婚姻家庭關系的基本準則,主要約束的是婚姻關系和家庭關系。婚姻關系指夫妻雙方的關系,家庭關系指的是父母子女關系、兄弟姐妹關系、祖父母關系和外祖父母關系。該法第21條規定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第27條規定繼父或繼母和受其撫養教育的繼子女間的權利和義務,適用該法對父母子女關系的有關規定。
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的表述,撫養適用于父母對子女、養父母對養子女和繼父母對未成年的繼子女。換言之,就是約束具備相應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對未成年子女、養子女和繼子女的義務。
《婚姻法》第20條規定,夫妻之間有互相扶養的義務,該法第29條規定了特殊情況下兄姐和弟妹之間互相扶養的義務。《繼承法》第10條規定,父母包括有扶養關系的繼父母,子女包括有扶養關系的繼子女。扶養多用于約定夫妻、兄弟姐妹之間的權利和義務,主體之間是平等的。即使在特殊情況下,兄姐和弟妹之間的扶養義務也區別于父母對子女的撫養義務。在繼父母和繼子女之間,使用的也是“扶養”一詞而不是“撫養”,表明繼父母和成年繼子女之間的繼承權是基于互相履行了扶養義務而取得的。
《婚姻法》第21條規定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第26條的規定將養父母和養子女之間的權利和義務納入到了該法規定的子女和父母權利義務之中,第27條將繼父母和未成年繼子女之間的權利和義務納入到了該法規定的子女和父母權利義務之中。
《繼承法》第12條規定,喪偶兒媳對公公、婆婆,喪偶女婿對岳父、岳母,盡了主要贍養義務的,作為第一順序繼承人。
贍養主要用來約束子女對父母、養子女對養父母的義務。繼子女對繼父母的贍養義務是以繼父母對繼子女盡到了撫養義務為附加條件。喪偶兒媳或女婿,也可以適用贍養的義務,但是這些義務不具有強制性,而是以履行義務為獲得繼承權的條件。
二、“三養”對繼承登記的影響
按照《繼承法》的規定,繼承分為法定繼承和遺囑繼承兩大類。《繼承法》第2章法定繼承部分規定了繼承人的范圍和順序,并規定了代位繼承的情形,這也是依據法定繼承做出的規定。毋庸贅述,對被繼承人有且盡到了撫養或贍養義務的人都是法定繼承人。
那么,適用扶養關系的主體之間能否發生繼承關系呢?相應的不動產繼承登記又應如何辦理?
按規定,扶養適用于平等的主體之間,平等主體既包括兄姐和弟妹、繼父母和成年的繼子女,也包括夫妻等。按照《繼承法》第14條規定,對繼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繼承人扶養的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人,或者繼承人以外且對被繼承人扶養較多的人,可以分給他們適當的遺產。該條款的規定,將遺產繼受人的范圍擴大到附條件的平等主體,即對被繼承人盡到扶養義務的人或者是依靠被繼承人扶養的人也可以繼受被繼承人的遺產。《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30條規定,對被繼承人生活提供了主要經濟來源,或在勞務等方面給予了主要扶助的,應當認定其盡了主要贍養義務或主要扶養義務。該條款解釋了盡了贍養義務和扶養義務的認定標準,具體包括提供主要經濟來源和在勞務等方面給予了主要扶助兩個標準。該條款也應該可以擴張解釋為認定依靠被繼承人扶養的標準。
綜上,被繼承人不動產的繼受范圍既包括盡了撫養或贍養義務的繼承人,又包括盡了扶養義務的人和依靠被繼承人扶養的人。
案例分析
張某與李某為夫妻關系,婚后育有一女為張某某。在張某某成家之后,李某去世。王某和趙某為夫妻關系,婚后育有一女為王某某。在王某某成家之后,王某去世。后張某和趙某登記結婚,并購得房產一套,與趙某之女王某某共同居住直至去世。現張某某和王某某申請上述不動產繼承登記,該如何認定繼承人?
張某和趙某與張某某和王某某之間,屬于繼父母和繼子女的關系。張某和趙某結婚時,由于張某某和王某某均已成年結婚,所以對張某某和王某某并未形成扶養關系。但是,應該認定張某某和王某某對各自的父母均盡了贍養的義務。在張某和趙某購房后,與王某某共同居住,應該認為王某某盡了對趙某的贍養義務的同時,對張某也盡了扶養的義務。
根據《繼承法》第10條規定,第一順序繼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所以張某某對張某遺產份額享有繼承權,即上述房產的一半,王某某對趙某遺產份額享有繼承權,也是上述房產的一半。《繼承法》也做出了對繼承人以外的對被繼承人扶養較多的人,可以分給他們適當的遺產的規定。由于王某某對張某盡了扶養的義務,所以其對張某遺產份額享有繼承權,繼承份額由張某某和王某某共同協商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