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美的VS格力VS海爾 三巨頭勝亦何驕 敗亦何餒?

還在一年前,大部分投資者最看好的家電類上市公司還是格力電器(000651.SZ)。

在市值過千億的3家家電類上市公司中,2019年底的數據是,美的集團(000333.SZ)、格力電器、海爾智家(600690.SH)市值分別為4042億元、3945億元、1283億元。

讓人意料不到的是,僅僅一年時間,中國家電格局發生了劇變。截止2020年12月31日,上述三家的市值分別為6912億元、3726億元、2637億元。而上市僅僅一年時間的公牛集團,則以1233億元的總市值躋身家電千億俱樂部。

美的集團市值超格力電器3200億元。這顯然是讓一直稱美的為“小偷”的董明珠很沒面子的事情。更讓她擔憂的是,千年老三海爾智家與格力電器的差距也正在縮小。去年,海爾智家則借助重組的東風,市值凈增加1354億元。

在2019-2020年的家電價格戰中,美的成為最大贏家,而格力頹勢已現。

——份額反超:2019-2020年美的實現空調出貨份額對格力的反超

——業績領先:美的盈利下行幅度顯著優于競爭對手

——股價領漲:美的漲幅181%,海爾122%,格力95%。

不過如果從更大范圍看,家電三巨頭都面臨著互聯網、5G以及物聯網在智能居家領域的挑戰,競爭已經開始,而玩家不限于傳統意義上的家電企業。


01
業績說話


市值發生巨變的背后,是市場格局的變化。

先來看看2020年的數據。因為年報還沒有出來,我們以2020年度前三季度的數據進行對比。

格力與美的的差距在進一步拉大。前三季度,格力電器錄得營收1274.68億元,較上年同期下滑18.64%;歸母凈利潤實現136.99億元,較上年同期下滑38.06%。同期,美的集團營收實現2177.53億元,較格力電器多出900億元;歸母凈利潤則同比增長3.29%至220.18億元,也大幅超出格力電器。

格力業績走低以及美的業績走強并非這一年,而是已經連續四年。

Wind數據顯示,2017年至2019年,格力電器營收從1500.20億元增至2005.08億元,年同比增速依次為36.24%、33.33%和0.24%,呈現逐年下滑態勢;歸母凈利潤依次為224.02億元、262.03億元和246.97億元,同比增速由44.87%持續下滑至-5.75%。

反觀美的集團,近三年來的營收從2419.19億元增至2793.81億元,同比增速雖由51.35%降至6.71%,呈現持續放緩態勢。不過其歸母凈利潤保持住了連續三年“兩位數”的增長,由2017年的172.84億元增至2019年的242.11億元。

海爾智家也在穩步增長。近三年的營收由1592.54億元增長到2007.62億元,同比增速依次為33.68%、12.17%和9.05%;對應各年度,其歸母凈利潤依次為69.26億元、74.40億元和82.06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37.37%、7.71%%和9.66%。

即使是格力的基本盤——空調領域,格力也失守了。

根據奧維羅盤數據顯示,去年1-10月的空調銷量中,在線下層面,美的以34.59%的市場占有率位列行業第一,而格力以34.51%排在第二位。而線上層面,美的以35.11%的市場份額繼續位列第一,格力則以28.45%的市場份額緊隨其后。

在之前,價值投資者的股票池里總少不了格力電器。而現在的情況來看,格力電器的股票在未來想跑贏美的集團已經是很困難的事情。甚至,過不了多久,格力電器或許有被海爾智家反超的可能。


02
格力輸在哪里?


格力電器與美的集團這兩家直線距離相隔不足百里的公司,明爭暗斗其實一直就沒有斷過。只是,相對于甚是高調的董明珠,美的集團的創始人何享健以及其接班人方洪波,相當低調。

營銷出身的董明珠善于造勢,從某種程度上說,沒有董明珠就沒有格力電器。

但何享健似乎一直在低調做事。這應該與美的從做塑料瓶蓋的小作坊起步有關系。1985年,眼看著國內空調行業方興未艾,美的成立了空調設備廠。何享健一邊帶隊考察日本空調,一邊派年輕人去廣州的國營廠學習空調技術,靠手工敲敲打打,美的做出了第一臺空調。緊接著,美的趁勢收購了廣州航海儀器廠下屬的一條空調生產線,得到了對方的圖紙、生產工藝文件、設備模具。通過受讓國企一條現成的生產線,美的讓沒有經驗的空調廠很快生產出了空調。

何享健總結說,“通過引進、吸收、消化、加以提高的科技創新之路,正是美的選擇的道路。”

這一點也是董明珠一直在攻擊美的集團的重點:“小偷”。

不過,被董明珠看作是“小偷”的美的集團,不僅成為了空調市場的老大,而且其進入的消費電器領域也是均有所成。空調對其業績貢獻43%,冰箱、小家電等產品的貢獻率已經占到了39%,近年來成功收購小天鵝、德國機器人企業庫卡則被看作是新的增長點。

反觀格力電器,近年來也是頻頻跨界,從冰箱、手機到口罩、新能源車、芯片,進入的領域頗多,但鮮有所成。

格力電器主營業務占比60%以上目前還是靠空調。營收結構單一,品牌形象固化,消費者對格力的認知仍更多地停留在空調產品,這反過來又可能導致其多元化進程緩慢。

海爾智家靠著多元化發展,趕超格力的勢頭看上去非常迅猛。2019年營收結構主要由空調、電冰箱、廚電、洗衣機、水家電等組成,五個業務收入占比依次為14.51%、29.11%、14.70%、22.27%和4.79%,總體來說發展較為均衡。


03
 錯維競爭


當然,格力空調痛失主戰場的很大原因,在于其產品的性價比越來越低,同樣的空調,格力的價格比其它品牌高出1000元甚至2000元,消費者其實并不傻。在一個護城河并不深的市場,產品的價格往往是第一位的,特別是在國內市場為主的情況下。

而相對于格力電器,美的集團的小家電如電水壺、電飯煲等產品早已經深入到了縣城甚至村這一級,而且知名度相當高。美的小家電先入為主,搶到了先機。

但是,市場過多的關注到幾家家電企業之間的排名,卻忽略了一個現實,2020年幾家頭部家電企業的營收都在下滑。

2020年前三季度,格力營收同比下滑18.8%,美的也下滑1.88%,增速都沒有轉正。或許市場會把責任推到“疫情”身上,其實不然。

長期以來,中國家電企業擅長的打法無非是規模戰、價格戰、渠道戰,其中最重要的手段是價格戰,每一次家電行業的危機、升級,家電巨頭們都是通過降價格、拼渠道、上規模險中取勝。而隨著互聯網和消費新生代的崛起,傳統的策略已經不能為家電企業的持續增長做出貢獻,這也就是我們看到的三大巨頭近年來營收和利潤增速都在不斷下滑的內在原因。

一方面,小熊電器、北鼎等新興互聯網網紅品牌在酸奶機、破壁機等小眾、長尾市場對傳統的家電巨頭們發起挑戰,另一方面互聯網巨頭如華為、小米的入局,有可能徹底改變家電行業的競爭格局,為家電走向“AI+5G+IOT”時代打開了想象的空間。小米從彩電、風扇、空調、機器人、插座到開關等,小米的生態系統,幾乎覆蓋到家庭中每一個家電,打造的是全覆蓋的智能居家體驗。

2019年,華為推出“智慧屏”,不以“智能電視”命名,根本不把電視這個品類放在眼里。有人說,這是一場無硝煙的戰爭,一場淘汰你連招呼都不打的戰爭。2019年,華為IoT生態戰略升級為全場景智慧化戰略。華為志不在于和家電企業同臺競爭。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表示:華為通過賦能家電產業,讓不同的家電品牌可以在同一個平臺上'說普通話',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家庭體驗。

或許,在今天三巨頭的競爭中美的看起來略勝一籌,但未來擊敗這家電三巨頭的根本就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家電企業了。

(大眾財報網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十張圖看清白色家電行業三巨頭的競爭實力 格力最強、美的趕超、海爾相對落后
為什么更該買美的集團,而不是格力電器?
瀟瀟董: 估值篇(一):PE篇,從家電行業的PE談起 在投資某家公司的時候,有時候我會對這家公司未來...
談談美的集團
白電三劍客一季報透露的危與機
家電三巨頭的集體突圍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城县| 刚察县| 开封县| 绵阳市| 宜兰市| 大邑县| 怀集县| 凉山| 黔西县| 德州市| 沅江市| 通道| 沭阳县| 稻城县| 台北县| 赣榆县| 博罗县| 琼海市| 宜川县| 通辽市| 广水市| 巴中市| 伽师县| 神池县| 诸暨市| 鄄城县| 云安县| 龙海市| 获嘉县| 清新县| 浦城县| 琼中| 搜索| 芷江| 永清县| 佛学| 饶河县| 襄汾县| 津南区| 芷江| 昌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