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聲明:本文首發自瘦龍健康,中國肥胖問題的死磕俠,我已委托“維權騎士”為我的文章進行維權行動。
免責聲明:以下的文字,不做任何醫療建議,只做信息分享,請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進行。
請隨意轉發到朋友圈,如需轉載請聯系后臺。
本文編輯字數3712字,預計閱讀時間,9分鐘。
脂肪細胞掌管身材,那么脂肪細胞是不是越少越好呢?當然不是。
脂肪細胞家族不僅有讓我們變胖的白色脂肪,還有幫助我們減肥的棕色脂肪,和“備用軍“米色脂肪。
所以,要想變瘦,我們不僅要減少白色脂肪,增加棕色脂肪也同樣重要。
我們都知道,受冷可以增加棕色脂肪,但是很多人受不了。
今天,我給大家分享幾種食物成分,也可以增加棕色脂肪的數量。
刺激能量消耗的食物成分,及其作用機制,涉及棕色脂肪組織(BAT)的激活,和白色脂肪組織(WAT)褐變的誘導。
某些物質刺激棕色脂肪生成,線粒體生物發生,和能量消耗的機制主要有以下:
1、SIRT1 的直接,或通過 AMPK間接活化誘導,關鍵轉錄因子的,去乙酰化和相互作用,促進棕色和米色脂肪生成,如PPARα/γ和PRDM16。
PPAR和PRDM16復合物,還能夠結合和激活PGC1α。
PGC1α是另一種在棕色和米色脂肪細胞中,特異性表達的輔助因子,可刺激參與產熱,和線粒體生物發生的幾個基因的轉錄。
同樣,AMPK還可以通過磷酸化,直接增強PGC1α活性,從而增加線粒體生物發生。
2、棕色脂肪細胞中的TRPM8,依賴PKA信號通路,激活通過Ca離子增強產熱基因的表達。
3、GIT中TRPV1受體的激活,以及相應的迷走神經傳入通路的刺激,進而激活腹內下丘腦內神經元。
這種作用機制,誘導非低溫腎上腺素能反應,介導棕色脂肪生成。
4、棕色脂肪細胞中的腎上腺素能刺激,也可以通過直接抑制PDE,和COMT活性,來減少cAMP和去甲腎上腺素的降解。
→辣椒素與辣椒素酯類
辣椒素(Capsaicin)是辣椒的活性成分,存在于茄科辣椒屬植物中,這種生物堿,就是辣椒的辛辣和熱感的來源。
辣椒素酯類(Capsinoids)包括二氫辣椒酸酯,去甲氫辣椒酸鹽,和辣椒酸鹽,具有與辣椒素相同的化學結構,它們是在不辣的紅辣椒中發現的活性成分。
一項研究中,超重或肥胖受試者口服辣椒素酯類6mg/kg,持續12周,與安慰劑組相比,其腹部脂肪顯著減少,脂肪氧化顯著增加。
在另一項隨機對照研究中,每天10mg/kg辣椒素酯類,能夠增加能量消耗(EE),最大攝氧量(VO2),并增強脂肪燃燒。
此外,針對辣椒素的研究也發現,超重者每天135mg辣椒素,可誘導靜息狀態下的EE升高。
辣椒素和辣椒素酯類都能夠增強脂肪氧化,和能量消耗,這是活性BAT促進介導的。
在具有活性BAT的受試者中,能量消耗顯著增加(+15.2kJ/h);在BAT陰性組中,口服辣椒素酯類后,EE并沒有顯著增加(+1.7kJ/h)。
→白藜蘆醇
白藜蘆醇是一種天然多酚,作為美容界的寵兒,抗衰老的明星,其實它也能夠預防肥胖,和相關并發癥。
在用心衰飲食喂養的小鼠中,補充白藜蘆醇(400mg/kg /天),持續10周,能夠減少內臟脂肪,并抑制附睪白色脂肪細胞中的脂肪生成。
低劑量的白藜蘆醇,可以促進從小鼠腹股溝WAT分離的基質血管細胞中,棕色脂肪標記物的表達。
從肩胛間BAT分離的基質血管細胞中,也能觀察棕色脂肪標記物的表達,這表明了白藜蘆醇在WAT褐變中的重要作用。
白藜蘆醇的這一褐變效應,可能是由AMPα1激活介導,因為這些變化,在缺乏AMPKα1的細胞中是觀察不到的。
在另一項研究中,給心衰飲食的小鼠補充白藜蘆醇,15周后,小鼠對外部寒冷環境的適應性產熱增加。
此外,補充過白藜蘆醇的小鼠的BAT,顯示出更大的線粒體結構和DNA含量,能量穩態特征相關的基因表達顯著增加,包括參與脂肪酸氧化的PPARα。
這些效應與SIRT1基因表達增加相結合,增強了棕色脂肪細胞中,PGC-1α活性。
冷暴露可使 PGC-1α,在棕色脂肪細胞,和骨骼肌組織中的表達水平,大幅上調。
目前已知 PGC-1α參與熱調節、能量代謝,和其他控制各器官和系統表型特征的,關鍵生物學過程。
這些結果表明,白藜蘆醇通過增強AMPK-SIRT1-PGC-1α信號通路,在棕色脂肪細胞形成和活化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姜黃素
姜黃素通常用作烹飪中的香料,具有強大的抗炎作用,超模們熱愛的黃金奶,就是姜黃、黑胡椒和牛奶制成的。
姜黃素也有不錯減肥功效,一項研究中,給小鼠每天補充50或100mg/kg的姜黃素,50天后,食物攝入量沒變,而脂肪量和體重均減少。
在暴露于冷刺激(4°C)后,用姜黃素處理的小鼠,在腹股溝WAT中,表現出適應性產熱增加,血液去甲腎上腺素濃度,和特征性BAT基因表達的增加。
在另一項研究中,研究者在小鼠的膳食中增加了姜黃素,每天10-20μM。
觀察到小鼠的棕色脂肪標記物,以及一些棕色細胞標記蛋白的基因表達,隨著姜黃素劑量的增大而增加。
這些姜黃素誘導的褐變效應,已被證明是通過激活AMPK途徑介導的。
在最近的一項研究中,使用心衰飲食的小鼠,補充姜黃素后,在輕度冷暴露中,顯示出能量消耗,和適應性產熱的增加。
→綠茶
綠茶是我國最流行的天然飲料之一,它具有很多保健功效,能夠抗氧化,降血脂,這歸功于綠茶中的茶多酚,如EGCG,它是綠茶獨有的兒茶素。
有研究表明,綠茶中的兒茶素,可以通過增強人類的能量消耗和脂肪氧化,來誘導體重減輕。
還有人不愛喝咖啡,靠綠茶來提神,因為綠茶也含有咖啡因,兒茶素和咖啡因可以協同作用,釋放去甲腎上腺素,誘導BAT產熱。
一項研究中,研究者給用正常脂肪飲食喂養的大鼠,補充兒茶素,結果誘導棕色脂肪UCP1表達增加,和白色脂肪質量減少。
UCP1(解偶聯蛋白1),在棕色脂肪中特異性且高度表達,是棕色脂肪產熱過程的最終效應分子。
→薄荷醇
薄荷醇(menthol),一種無色針狀結晶或粒狀的有機化合物,它是薄荷和歐薄荷精油中的主要成分,以游離和酯的狀態存在。
幾個世紀以來,薄荷醇由于其生物學特性,而在醫學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包括鎮咳,抗炎,止癢,抗菌和鎮痛作用。
薄荷醇還通過激活TRPM8受體,來產生冷覺,具有清涼作用。
TRPM8 受體是一種可滲透 Ca2+的非選擇性通道,可感應熱感覺系統中的冷刺激。
TRPM8在肺,男性生殖系統和癌組織中也大量表達,最近有研究發現,TRPM8在棕色和白色脂肪細胞膜上也有表達。
2012年的研究發現,長期給予小鼠薄荷醇,可以增強UCP1(一種產熱基因)在BAT中的表達和活性,增加能量消耗,改善胰島素敏感性,并防止心衰誘導的體重增加。
同樣,2017年的研究也發現,TRPM8在小鼠的白色脂肪細胞上表達。
通過薄荷醇激活了白色脂肪細胞中的PKA信號通路,增強了產熱基因(UCP1,PGC1α)的表達。
科學家們也在人的白色脂肪細胞中,通過薄荷醇,在體外激活TRPM8,誘導了棕色樣表型,刺激了UCP1表達和脂肪細胞產熱。
→魚源性Omega-3脂肪酸
Omega-3有三種主要類型,ALA、EPA和DHA,其中EPA和DHA的主要來源就是深海魚的脂肪。
很早之前補充魚油就已被證明,可以增加大鼠肩胛間BAT的UCP1表達和蛋白質水平。
近年來,研究還發現,膳食Omega-3脂肪酸,可以降低大鼠內臟WAT的質量,并增加肩胛間棕色脂肪(BAT)的水平。
在另一項研究中,給大鼠中補充10周的魚油,結果腹股溝WAT中UCP1,PGC1α,CIDEA和PRDM16的表達增加,使白色脂肪細胞褐變成米色。
魚油通過充當消化道中TRPV1的配體,來促進棕色脂肪生成;通過觸發β2-腎上腺素能交感神經反應,增加產熱。
提到促進棕色脂肪,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低溫受冷。
如果你無法適應受冷,那么,可以通過飲食來促進棕色脂肪的生成,更有可持續性。
辣椒素、姜黃素、白藜蘆醇、綠茶、薄荷醇和Omega-3脂肪酸,都是我們日常飲食中很容易獲取的。
炒菜時使用辣椒和姜黃粉增添風味;
下午茶來杯檸檬薄荷茶提提神;
嘴饞了來塊富含白藜蘆醇的黑巧,晚餐來一份香煎三文魚…
日常生活中稍加一些小心思,就能增加體內棕/色/脂肪數量,讓你躺著燃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