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什么都沒說,
佛只是雙手合掌,
讓我們學到了虔誠,
去除了妄想~
其實我們人生有很多的苦惱,這些苦惱,佛把它歸納起為八苦,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四苦,再加上,愛別離苦,求不得,怨憎會,五陰盛苦。
那么人生呢,生老病死,實際上已經是人之常情,我們不管有錢,沒錢、有成功,沒成功的人,任何的人躲不過一個生,一個老,一個病,一個死。
佛為什么說一句話叫種如是因,得如是果呢?一切唯心造。其實人的一生,就是你種因得果,我們今天在學佛,就是種善因,我們得到的果,那就是善果;你今天做了惡因了,你就是種下了惡果。
你的心不急不燥,不煩不惱,什么都想得開,知道人生只是一種過程。那么你的心放得下,你就不會在人間痛苦地煩惱,如果你今天覺得看什么人都不順利,什么人都不順眼。你就是一切唯心造。
坐亦禪,行亦禪。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你的生活就是禪學呀,在這個世界上,既然知道有很多的苦,色、受、想、行、識都是給我們帶來苦因,所以才要覺悟。因為覺悟,并不是說你知道,而是說要了解,能夠證悟,就是我明白。
明白了,實際上有兩種:一種是知道了,但是沒去改,還有一種呢,等到明白了,開悟了,我再改。比方說我們做錯很多事情,有的人呢,他就會改掉,但有的人呢,他就沒有去改,它只是知道自己做錯,那么孕育著下一次繼續做錯。
佛曾經說:五百年前結緣來,前生注定非今日,我叩首,若非今日是何日?就是五百年前的緣分,到今天我們還在還,前生注定的,并不是今天我們的緣分吶,是前世啊。
你過去所有的冤,愁,緣分,到今天是怎么來的?但是為什么在你今天來報應的?這就是我們經常講的,修百世方可同舟渡,修千世方可共枕眠了。所以人跟人,能夠有這么一次擦肩而過,那是前生,前世五百次的回眸,要看五百次才會今生擦肩而過。
看人間,人世百態。這個過程就是對我們的心在修的當中,怎么樣來克服自己身上的所有的貪嗔癡慢疑,怎么樣來忘卻自己的一些人生的遺恨。
恨就恨了,為什么叫遺恨?因為很多人把過去遺留下來的事情,拿在心里還在恨,實際上這就叫遺恨。遺憾了之后還要恨,不管你恨自己,恨別人你都是恨。恨到最后傷你自己.
要記得,回天的路。我們不能在某一天我們回家的時候,迷失于方向,在黎明時分進入奈何橋。從古到今,從杜十娘怒沉百寶箱,到我們人間歲歲月月,情感一往情深。無怨無悔地承受著那無盡無邊的人生痛苦。只有學佛才能慢慢地放開。
握緊拳頭,你的手里是空的,你什么事情都做不了,放開你的心胸,伸開你的雙手,你會擁有全世界。
為什么菩薩經常跟我們說一切都是虛幻的?想想我們過去多少的人生的感情啊,憂郁啊,憂傷啊,痛苦啊。有時候在一剎那,就化為灰燼。有時候,像一塊重重的石頭壓在你的心上。
色即是空,想一想我們的人生到底在干什么?想一想我們苦海無邊啊,回頭是岸,要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呀!想一想有很多的弟子,現在每天在懺悔當中,他們已經放下了屠刀,他們已經回頭是岸了。
想想我們地藏王菩薩,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他要到地獄去救度眾生,所以我們皈依佛法,就是跳出紅塵,不在五行當中。
要知道這個世界萬物皆是無常。你懂得,就知道了,不會執著了,有生必有滅的吧,當你失去的時候,你為什么要難過呢?當你擁有的時候,你就應該在心里懂得,這總歸會有失去的一天的。
所以一個人,他不知道失去,所以他就會痛苦。如果他知道失去了,一切都會失去的,他就不會痛苦。學佛雖然暫時是有點痛苦,但是我們擁有的是永久性的幸福。
佛什么都沒說,佛只是雙手合掌,讓我們學到了虔誠,去除了妄想。佛給我們看到了,靜靜地坐在那里,心不動,則人不妄動,心如動,則妄動。只要人生一妄動。就會傷其身,害其靈魂。學佛人要如如不動,才會慢慢地放下、看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