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炒米視角
甲午戰爭后談判期間,刺殺李鴻章的這個日本“愛國憤青”名字叫小山豐太郎。他刺殺李后被抓,被日本地方法院判處無期徒刑,禁錮于北海道網走郡,1907年被明治天皇特赦。
表面看起來,這是一個狂熱的憤青為了想繼續戰爭,而做的“錯誤”之舉。直接導致了日本國際輿論被動,不得已同意停戰,甚至將要求的3億賠款降為2億。
翻開已經公開的史料,李鴻章被刺,是徹頭徹尾的陰謀,是日本人故意設計的外交談判的套路。
現在某些自媒體竟然打出《感謝這個日本愛國憤青,他打了李鴻章一槍,大清國省了一個億》這類標題,簡直無恥至極。
因為光緒21年(1895年)2月17日,日本剛剛重創了清廷的內心,占領威海衛,將北洋水師徹底殲滅。于是一方面忽悠清廷讓清廷派人來談,戰爭絕對不擴大規模;另一方面又說軍人太狂熱,無法控制。
所以清廷派談判代表張蔭桓等人到日本,結果日本人說不夠資格,將其驅逐回國,讓重新派有資格的人來談。但有意向伍廷芳透露戰爭已經花費了1.5億日圓,不在此基礎上進行談判不行。因此清廷基本上就是默許李鴻章大概花超過1.5億日元,買個日本撤軍,大家和為貴。
所以光緒21年(1895年)3月20日到4月17日,李鴻章、李經方、伍廷芳等在日本春帆樓與伊藤博文和陸奧宗光等進行談判。談判一共進行了4次,這4次事實上都被日方“掐著節奏走”。
第一次談判,就是兩個伊藤博文和陸奧宗光這兩個戲精表演了一下確認談判資格的程序就結束了。
第二次談判在3月21日,李鴻章要求停戰,停戰了我們再談賠償問題。但是伊藤博文說軍隊不同意,然后獅子大開口,除非讓日本軍隊占領尚沒有進行戰爭、日本軍隊也還沒有侵入的天津大沽、天津、山海關,要那里的中國軍隊解除武裝。同時要中國交出天津、山海關的鐵路,休戰期間中國方面負擔日軍的軍費。這種條件只有傻子才會同意,所以李鴻章對這個事情是根本沒辦法做主的,只有發電報回國去請示。
然而李鴻章并不知道電報密碼可以被破譯一說,所以李鴻章和總理衙門的來往電報,實際上被日本全面破譯了。也就是說李鴻章任何底牌都被日本人徹底掌握了。
所以李鴻章對清廷不斷吹風,清廷底線一松再松,比如李鴻章電告總理衙門“若欲和議速成,賠費恐須過一萬萬,讓地恐不止臺灣?!?月8日,總理衙門的覆電,“先將讓地應以一處為斷,賠費應以萬萬為斷,與之竭力申說。”最終日本年連總理衙門給李鴻章的“底價”都一清二楚,那是李鴻章談判的底牌,所以這個談判李鴻章被掐的死死的,根本沒法談。而日本上底價壓的死死的,一分不讓,還不斷突破對手的心理底線。
日本處處強勢,而實際上那一刻日本也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時刻,再繼續打下去,不但無法繼續擴大戰果,而且可能導致日本經濟的徹底崩潰。時候再有哪個列強出來干涉一下,日本就真的得不償失了。
但是日本就要造成自己還有能力打進北京的感覺,就是明明自己想停戰,卻要讓李鴻章跪下來求自己停戰。
所以談判要成功,就必須給李鴻章一個“臺階”。這個“臺階”日本人實在太過分了。那就是在3月24日第三次談判之后,讓人“刺殺”李鴻章,李鴻章離開春帆樓,將至行館,日本人小山豐太郎向李鴻章開槍,子彈擊中左顴。
現在有意思的幾個細節徹底暴露了這個陰謀,小豐太郎的槍總共有5發子彈,他只開了1槍,開槍后即刻逃離,并沒有連開5槍,這真是刺客打算殺人的節奏么?
證據還不止于此,日本政府的默契程度也讓人吃驚,24日開槍,30日就被判處無期徒刑。12年后,就立刻被特赦了。
所以“刺殺”李鴻章,再把賠款從3億降到2億,一槍一個億。李鴻章回去可以跟慈禧老太太交代了。所以即便簽了2個億也不會被責備了。李鴻章拿著帶血的黃馬褂,這就是自己“勛章”,就是為大清付出的鑒證。
李鴻章并不傻,他也看穿了日本人的目的,所以在給總理衙門的電報中稱:“對于我遇難,日本官民表示出痛惜的態度,這都是表演的把戲?!钡呛芸上?,李鴻章當時并沒有看出日本大戰之后,外強中干的本質。
4月17日,李鴻章代表大清與日本《馬關條約》簽字儀式在春帆樓舉行。簽署后的第4天,日本天皇便批準了條約,接著急忙任命內閣書記官伊東已代治為全權辦理大臣,隨時準備前往煙臺換約。
文/炒米視角
原創首發,歡迎關注或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