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度,(1357-1434),明代書法家,字民則,號自樂。明松江府華亭(今上海金山)人,與弟沈粲皆擅長書法。永樂時以善書入翰林。由典籍歷遷侍講學士。
沈度擅篆、隸、楷、行等書體,書寫一筆不茍,法度謹嚴,點畫巧妙,轉折分明,提按清楚,運筆便捷利落而沉實;線條輕重,粗細有變化,其收筆、落筆、撇捺、轉折勾挑處,既有法度,又不刻意做作,字中牽絲搭筆,顯得十分自然。結構以方正為主,各部停勻,屬于楷體,頗具晉唐古法,又有子昂筆意,唯更加甜熟, 其書法而深受明成祖朱棣的賞識,被其譽為“我朝的王羲之 ”,名重一時。被稱為“館閣體”,為明代臺閣體書法的代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