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高血壓患者來說,時常監測、了解自己的血壓狀況,是十分重要的。
血壓測得準,控壓才更穩。
然而很多患者朋友卻并不知道如何正確測量血壓,導致測出的血壓不準。沒有準確的血壓值作參考,可能會誤診,或者難以評估病情的控制狀況。
那么,測血壓,怎樣才準確?又有哪些小細節需要注意?
了解量血壓的大原則
- 測量前 -
- 測量時 -
- 測量后 -
建議每次測量 2~3 次,取平均值作為此次測量的血壓,并且記錄好數據。
注意量血壓的小細節
知道了以上的大原則,很多人往往會忽視一些小細節,導致測出的血壓值都不夠準確,都有哪些小注意呢?
01
量左手還是量右手?
臨床上,普遍以右手血壓為主。
首次測量血壓時應測量雙臂的血壓,之后在一般情況下測量右臂的血壓。但約20%的人左右上臂血壓差別>10mmHg(稱為臂間血壓差異),因此推薦第一次檢查時應測量雙臂血壓。如臂間血壓差異持續>20mmHg,則應高度警惕主動脈弓縮窄及上肢動脈閉塞。當左右上臂血壓不一致時,采用數值較高側的手臂測量血壓值。
02
坐著量還是躺著量?
目前高血壓指南對于血壓測量姿勢沒有明確要求。
通常認為,只要患者將測量的上臂與心臟處于水平位置,那么無論是坐著、躺著,甚至是站著測量血壓,都是可以的。
臨床中測量血壓時,為了方便,一般是在患者坐著時測量的。因此建議患者在家中測量血壓時,盡量以坐著測量出的血壓為準。
03
吃藥前測還是吃藥后測?
需要視情況而定
1、在診斷為高血壓之前
首先需要測量血壓以便對血壓進行可靠評估,為后續治療提供指導。
如果已經自行服用藥物,應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停藥一段時間之后,進行測量血壓。
因此,當發現血壓升高時,先去就醫,不要自行服藥,避免對后續的治療造成干擾。
2、已經確診了高血壓,并長期服藥者
此時測量血壓主要是為了了解服藥后血壓控制情況,以便進一步調整降壓藥,所以就不能因為要量血壓,而耽誤在正常時間服用藥物。
同時測量每日不同時刻的血壓,如早、中、晚,這樣可以更加充分了解血壓的控制情況。
04
電子血壓計還是水銀血壓計?
操作得當測量姿勢正確,電子血壓計測量結果與水銀血壓一樣準確。
水銀血壓計中的水銀對人體和環境有一定的危害性,對使用者的專業性比較高。相較而言,電子血壓計操作方便快捷,顯示清晰,還能自動記錄之前測量過的血壓數值。
所以推薦使用電子血壓計來進行家庭血壓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