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骨科或者疼痛科門診上會經常見到一些關節疼痛的人,有的可能是痛風,有的可能是關節炎,很多人對這兩個疾病了解不清,在臨床上也容易混淆。在這里給大家來解釋一下痛風和關節炎。看似表面癥狀都是以關節或者骨頭疼痛,但是這兩個病發病的原因是不同的,自然其治療方法也是不同的。
痛風,是種代謝性疾病,由于嘌呤生物合成代謝增加,尿酸過多及排泄不良導致在關節滑膜、軟骨及其他骨組織中有尿酸鹽結晶沉積,從而引起炎性病變,檢查的話查個尿酸就應該能診斷明確。急性發作時會出現關節疼痛,特別是肢體遠端關節,尤其是足趾部位,所以很多痛風的人都會出現走路疼痛的情況。其治療藥物秋水仙堿有效,同時可以結合止痛藥物對癥緩解癥狀,但是容易反復,與飲食特別有關,所以平日要低嘌呤飲食。
關節炎,有很多類型,比如風濕性、類風濕性、骨關節炎等,平常我們所說的大多是指骨性關節炎,它是軟骨退行性改變,會伴有骨增生形成骨贅,常常侵及遠端的指間關節及負重關節,比如手指指間關節、膝關節,通常隨著活動而加重,休息后就會減輕,骨性關節炎一般通過拍片就可以診斷出來。治療上有時候沒有很好的辦法,口服非甾體類抗炎藥物如阿司匹林、軟骨保護藥物如氨基葡萄糖等,對癥止痛為目的,延緩骨性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