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傳的一個段子,敗家排行榜榜首:賣房創業。
那么問題來了,創業真的是敗家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創業本身就是九死一生,創業收益1500%。
創業這事就像父母口中鄰居家的孩子,所有人都只會關注一幢樓里讀書最好的孩子。
這幢樓里其他的學渣就沒人關心了。
類似于明星,運動員,贏者通吃,賺錢就是踩在幾萬個同行的尸體上,腳下的競爭對手都是自己的利潤。
創業的核心T-1規律就是,比競爭對手強一點。
1.投資三性
任何投資,歸根到底都是服從三性原則,即安全性,收益性,流動性必須舍棄其一。
創業牛逼在哪?創業舍棄了其二,安全性和流動性。
只保留了收益性,代表了創業的收益是非常高的。
前提是安全性要通過努力建設起來。
除了拼爹,創業者只能拼辛苦,至少要比競爭對手辛苦。
不光是戰術上的辛苦,還需要戰略上的辛苦。
2.創業者供應商量
由于創業者名聲好,創業者的供應量是遠超各種經濟增長率的,從而導致創業安全性下降。
我們浙江人,大多都以創業為榮,打工只是暫時的,最終目標永遠是當老板。
湖南的店家叫顧客都是帥哥、美女,廣東都叫靚仔、靚女,浙江的店家都叫顧客老板、老板娘。
富二代創業,相當于父母出錢買了個創業培訓課程。
問題是人人都想當老板,社會對老板的需求量有限,除了刺刀見紅別無他法。
因此,創業能賺大錢不符合邏輯,除非把競爭對手踩在腳下。
每個死掉的競爭對手,他們的客戶、員工、知名度,會變成剩余玩家的利潤。
3.藍海和風口
無論是打工還是創業,一定要找藍海。
未開墾的處女地,競爭對手少,不用短兵相接。
行業生命周期理論,把行業分成四個時期:幼稚期、成長期、成熟期、衰退期。
越到后期,行業競爭越激烈,企業死的越快。
無論是區塊鏈,VR,還是人工智能,新的行業全是新的。
每個從業者,都是新入行,人人都是重新學,只需要比別人學的快。
注意,有多大的本事,再去多大的風口。
團購,打車,共享單車這類的補貼大戰,沒有爸爸金主根本沒法玩。
競爭對手找到爸爸了,自己沒找到,那趕緊套現走人,千萬別死扛。
4.門檻
門檻是每個企業的護城河,是所有企業的安全保障和生命線。
無門檻的行業,一定擠滿了競爭對手,把行業利潤拉到0%。
門檻可以是法規,牌照,技術,品牌,資金,人脈,信息,也可以是喝酒,找爸爸,吃苦。
舉例來說,我們浙江的親戚,到西安的義烏小商品市場開店鋪,20年前方言不通,交通要坐5天的綠皮車,進貨渠道不通,人生地不熟,治安不好,大蓋帽要來收費,苦不堪言。
但是正因如此,利潤才高。
如今普通話普及,交通有飛機和高鐵,進貨有阿里巴巴,治安好了,大蓋帽也固定收費,自然競爭者滿街跑,網店也層出不窮,反而不賺錢了。
現在他們去墨西哥首都開店鋪,重新回到語言不通,交通不便,治安不好的環境,反而才能賺錢。
吃別人吃不了的苦,跨過門檻,才能有利潤。
根據上文的分析,下面給出創業建議:
1.核心競爭力
每個創業者都要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可以減少大量啟動資金。
比如扎克伯格,本身就是個程序員,Facebook他自己就能寫出來。
開餐飲要有自己的核心秘方,開培訓機構自己能上臺講課,做外貿的要自己會跟單。
創業者一定要想到人員問題,有個笑話,創業者邀請月薪3000的小白領一起創業,小白領覺得創業公司不穩定,一開口就要價1萬5。
有一技之長的員工更不會輕易跳槽,創業者要打算好什么事都親力親為。
2.行業選擇
優先選擇新興的行業,最好是老一輩人不能理解的行業。
這樣淘汰了很多得不到家庭支持的競爭對手。
比如抖音,直播,小程序,公眾號,什么新搞什么,越丟人越好。
沒有全球競爭力,千萬不要選農業和制造業。見制造業的黃昏。
沒有堅實人脈,千萬不要選to B的業務,尤其不要碰大企業。
大企業現在采購流程越來越嚴,不是塞個紅包就能談下訂單的時代了。
大企業還要求供應商有各種ISO認證,付款周期又長,創業型公司千萬小心。
3.從小做起
最推薦的創業,是奶茶店、包子店、代購、黃牛之類的,比當流水線工人要強很多。
其實本質還是打工,但是給別人打工,永遠不如給自己打工。
互聯網創業也要從小做起,千萬別妄圖再創個淘寶、微信。
美劇《硅谷》里的創業主角,想再造一個新互聯網,也是先寫出壓縮率最高的新算法。
如果自己能力不行,從小做起也不需要多少投資,可以及時收手,不至于傷筋動骨。
4.各方面比競爭對手好1%
這一點是企業盈利的基本規律。
一個產品或服務包括設計,研發,工程,制造,質量,采購,物流,人資,財務,行政,銷售,市場等模塊。
任何企業在任何模塊,很難比競爭對手好,哪怕10%。
但是優秀的企業,能在每個模塊,比競爭對手好1%,十個模塊就能比競爭對手多10%的利潤。
如果是成長期的行業,大家都30%的利潤率,優秀企業40%的利潤率看不出優勢。
那么到了成熟期,5%的平均利潤率,優秀企業15%的利潤率,就能脫穎而出了。
企業之間的競爭,永遠是效率的競爭。
創業企業更甚,沒有效率,死路一條。
5.創業資金計劃
創業最缺的永遠是資金,千萬不要期望風投看你骨骼驚奇,立馬投資幾千萬。
千萬不要指望一開業,立馬成為爆款,顧客盈門。
資金是每個創業者的生死線,四處要錢是打工體會不到的。
創業一定要規劃好資金計劃,計算好2年業績不佳的情況,怎么存活的問題。
還要考慮到營業方向的調整,需要新的資金。
未謀勝先謀敗,創業前還要做好經營不善的債務問題。
6.不優秀不創業
沒有核心競爭力的普通人,千萬不要創業。
創業本來就是比任何行為都辛苦的,普通人吃不了這種苦。
讀書、工作都干不好的人,千萬別創業。
讀書或工作本來就是最簡單的事,打游戲的easy模式都過不了關,hard模式是不可能完成的。
懶人千萬別創業,妄圖躺著賺錢。
哪怕發現了一片藍海,只要老板偷懶了,肯定會被競爭對手追趕,甚至管理層跳槽,拉走客戶和員工。
因此小企業必須用拼圖法管理,每個員工負責一小塊業務,合并的工作必須是老板本人。
沒有領導力的人千萬別創業,創業公司必須獨裁制,必須一個人說的算,所有事情一個人負責。
投資也是同理,如果有親戚朋友說我有個好項目,來投點錢吧,那么最好的分析模型,就是看他的優秀程度。
各方面都優秀,萬事俱備的人,創業也是九死一生。
又懶又蠢的人,創業只是因為不想打工,如果有人投資,虧的不是自己的錢,那么他們發現創業比打工還苦以后,99%會選擇放棄。
尤其年輕人,沒見過世面,沒吃過苦,他們以為開店就是客人來了招待一下,大半天在玩手機。
他們不是在響應國家的創業號召,他們在響應自身的懶惰。
最后點評一下笑死人不償命的創業計劃:大便養狗計劃
http://bbs.tianya.cn/post-develop-1472540-1.shtml
其實他很有可能是成功的。
因為一是邏輯說的通,古時候會用大便養豬;
二是屎尿臭,基本沒人能吃這個苦,門檻高,競爭對手少;
三是規模小,有小規模試驗;
四是資金有準備,投資回收的快。
能分析出方向,能吃下這種苦的人,這個項目不成功,下個項目也自然會成功。
男人受得了多大的委屈,就能做得了多大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