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山那水 ID:BJshuibao
政務 | 專題 | 交流 | 分享
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態環境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因此國家不斷加大生態環境保護的力度,實施了退耕還林等各項保護措施,也開始建造防護林來提高國家的森林覆蓋率。文縣地處長江中上游嘉陵江水系的岷山地區,生態區位優勢明顯,是長江下游地區重要的生態屏障。但是就目前的現狀而言,由于人們并沒有對森林撫育加以重視,缺乏合理的撫育管理制度,導致防護林無法充分發揮其作用,從而無法達到國家的要求。要想在實際工作中建設好退耕還林工程,最關鍵的就需要做好森林撫育工作。
1 森林撫育的工作內容
林地撫育工作
1.1
森林林地撫育工作內容是:施肥、改善土壤、保護地表、灌溉、深翻土壤等。做這些工作的目的是為了使土壤充分發揮其功能,盡量提高土壤的養分。林地撫育的工作涉及到的范圍極為廣泛,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翻土、施肥、灌溉與排水等。建設退耕還林工程的主要目的也就是為了建設更多的人工防護林,這一項工程的工作量極大,再加上林地撫育工作屬于粗放型工作,往往都是依靠林地自我完善。也就是說,在造林的整個過程都需要不斷增加土壤的肥力。因此我們需要給土壤施肥,使其滿足條件,從而提高森林的生產力。
林地施肥工作
1.2
人工防護林所需要施肥的種類一般以有機肥、微生物肥料等為主,由于營造的人工林地需要保證其長期生產力,因此我們施肥時應該施長效肥。在其施肥過程中,工作人員應該根據土地的實際情況以及樹種的特性來施加適量的肥料。施肥方法:首先,為了提高樹種的生長質量,避免受到土壤的侵蝕,可以在造林時對其進行施肥,此時是需要將肥料施放到土壤穴內,保證土壤與肥料混合,其深度應該在地表至地下20~30cm;其次,等到苗木郁閉后對其進行施肥,這樣可以促進林木的生長,施肥的時間一般在每年的5~6月。
2 林木撫育工作
2.1
對土地進行松土除草工作
對森林進行撫育與管理的過程中,松土與除草工作是最為關鍵最基礎的技術。為了保證土壤中的水分,提高土壤的好水性,就需要按時進行松土工作以此來提高有機質分解的速度,排除雜草主要是為了避免其與苗木競爭土壤的養分,從而提高苗木的生產力。除草的方法分為兩種,其一是人工除草,其二是化學除草。
2.2
撫育采伐工作
撫育采伐幼中齡林撫育是指幼林郁閉成林密度達到一定程度,林分穩定以后到近熟林以前這段時間,為了給保留木創造良好的生長環境條件,調整林分組成,促進林木生長,提高林分質量,改善林分衛生狀況,建立適宜的林分結構,發揮森林多種效能,而采伐部分林木的森林培育措施。
2.3
透光撫育
在幼中齡林中,當林分密度大,林木受光不足時,要伐除過密和質量低劣無培養前途的林木。主要目的是調整林木組成,促進林木生長,提高林分質量,為林木創造良好的生長環境。
3 低價值林改造
由于低值人工林產生的原因不同,因而改造的方法也不一樣。其形成原因與相應的改造方法大到可以歸納以下幾種。
3.1
造林樹種選擇不當
由于在樹種選擇的時候選擇不當,盲目追求造林規模,苗木質量不高。對這類低價值人工林,一般應根據適地適樹原則[3],更換樹種,重新造林。
3.2
整地粗放栽植技術不當
整地時,沒有把土壤中雜灌的根系控除,或整地太淺,松土面積太小;造林時,如果栽植過淺,培土不夠或覆土不實,均會嚴重影響林木生長,改造時應著重林地管理,清 除雜草,松土,培土,深翻施肥,使林木恢復生長熱。
3.3
保存率太低
保存率低則長期林分得不到郁閉,林木難以抵抗不良環境條件與雜灌木的欺壓。應盡快加以補植,大快空地上補栽原有樹種,小快空地應補植耐陰樹種。補植后進行及時撫育管理。
在實際工作中,要想進一步落實好退耕還林工程的建設工作,對于森林的撫育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只有保證對森林以及對林木等進行合理的撫育與管理,才能夠提高苗木的成活率,促進苗木的生長,提高苗木的質量,進而能夠提高防護林的質量,也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人們的需求,因此,人們必須認識到森林撫育的重要性,使退耕還林工程的生態效益發揮最大優勢。
文章來源:林業科學 論文 《 退耕還林工程森林撫育措施新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