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照片的表達與溝通性
好的照片,對于觀眾和拍攝者的聯系性,一定是非常重要的。
當拍攝者看到某一個景物或是事物的時候,能夠將照片拍攝出來,并且將情緒傳達給觀眾,那么這張照片的情緒、拍攝者的心情、以及畫面感就能最直觀地表現給觀眾。
國外的攝影論壇上,有一句話是這么說的:“攝影師的照片,如果能讓觀眾有身臨其境的感受,目之所及,心之所向,切身感受到拍攝者的情緒,那么照片就是成功的。”
照片不僅作為事件的載體,更是作為拍攝者和觀眾溝通的媒介和橋梁。
2、獨一無二且思維獨立
一千個人就有一千個哈莫雷特,一千個攝影師,所看到的、拍攝的畫面也會有不一樣的情感。
攝影不是復制粘貼的過程,而是我們眼睛看到、內心感受到再利用相機進行表達的過程。在此過程當中,我們所看到的畫面都會不同,心情和著重表現的畫面也會不同。很多時候,不必墨守成規地去按照模板去拍攝,只要用心去記錄,讓拍攝技巧成為習慣,自然就能拍攝出好的照片。
如果,刻板地遵循各種規律拍攝,只能拍攝出千篇一律的印刷畫,而失去照片的意義和靈魂。
當然,除了思維和照片的表現性,技巧也不可或缺。
3、主題明確,表達清晰
一張好的照片,除了立意和情緒以外,鮮明的主題也非常重要。在我們拍攝的過程當中,會遇到各種雜亂背景或是干擾元素的干擾,如果沒有經過嚴謹的構圖,機位的選擇,那么畫面所表現出來的內容,就會非常凌亂,甚至不知所以。
如果你拍攝的照片,第一眼能夠讓觀眾看到拍攝的是什么,而且主題非常突出,層次感很好,那么照片的表達,就會更加清晰。
4、細節的把控
天下大事,必作于細
我們常常聽到別人點評什么層次豐富、光影過度柔和、色彩細膩等等,都是對于細節的把控合格的照片。
除了這些,在某些紀實或是環境人像攝影作品當中,一些末微的細節穿幫都會影響照片的美感。而我們不僅是按下快門,對于照片細節的把控也非常重要。
如果你看到一張照片,看到第一眼非常吸引你,但是細節處理得非常糟糕。請你相信,這張作品,距離好照片還有一定的距離
小編今日特意為小伙伴們整理了一份“相機鏡頭使用說明書”,供小伙伴們學習,小伙伴們記得轉發推廣噢,因為小編想要為更多的攝影愛好者服務吖~
詳情如下——
1、58mm指的是鏡頭的口徑,如果小伙伴們要給相機加裝UV鏡或者偏振鏡等配件的話,配件的口徑也需要為58mm。
2、CANON ZOOM LENS是佳能變焦鏡頭的意思。
3、EF和EF-S是佳能全畫幅鏡頭和非全畫幅鏡頭的簡稱,指的是鏡頭的卡口類型。它們的區別是EF鏡頭可以用在全畫幅相機上,也可以用在非全畫幅相機上。而EF-S鏡頭只能用在非全畫幅相機上,不能用在全畫幅相機上,典型的全畫幅機器有佳能5D2,佳能5D3,佳能1Dx。
值得注意的是,當EF鏡頭用在全畫幅相機上時,相機的調焦范圍就是鏡頭上標示的實際范圍,如17-85、70-200等等,而當EF鏡頭用在非全畫幅相機上時,相機的調焦范圍則是鏡頭上標示的實際焦距的1.6倍,如18-55鏡頭的實際焦距范圍是18*1.6-55*1.6,也就是28-88mm。小伙伴們,你們聽明白了嗎?
4、18-55mm是此款相機鏡頭的焦段。
5、1:3.5-5.6指相機從18MM焦段到55MM焦段的最大光圈范圍是F3.5-F5.6,也就是當相機在18MM焦段時,相機的最大光圈可達到F3.5,而當相機在55MM焦段時,相機的最大光圈為F5.6。
6、IS表示此款鏡頭支持防抖。防抖,簡單說就是對抖動的一種補償。小伙伴們手持相機拍攝時,打開相機鏡頭上的防抖功能,安全快門一般可以提高3擋左右。假如你使用200MM焦距來拍攝的話,開啟相機防抖功能,你的快門速度為1/60s就能保證照片不“糊”。
防抖鏡頭的技術稱謂各不相同,尼康稱VR、佳能稱IS、適馬稱OS、騰龍稱VS、松下稱O.I.S。
7、II指二代鏡頭。
8、OS ON/OFF是相機鏡頭的防抖開關。
9、AF和M是自動對焦和手動對焦的意思,一般設置為AF自動對焦模式,當相機無法準確進行自動對焦時,比如夜晚光線太暗時、冬天雪地對比度較低時,或者需要故意使用手動對焦拍出模糊效果時,比如夜晚光斑的拍攝,像這些情況,小伙伴們就可以將AF自動對焦模式切換為M手動對焦模式啦。
10、0.39m/1.3ft表示相機的最近對焦距離為39cm,換算成英尺就是1.3ft。當相機離被攝主體的距離小于39cm時,相機是無法進行對焦的,就好比我們將手指不斷靠近自己的眼睛,當達到一定距離時,我們反而看不清自己的手指了。
上圖我們可以看出,模特拍攝出來的效果還是具有一定的氣質的,但是模特的皮膚與膚色比較差,那么我們就需要對模特皮膚做一些處理。
首先,我們通過通道給模特做一個磨皮,在磨皮前我們需要把痘印與較暗的地方提取出來,通道效果是這樣的。
小伙伴們看了是不是感覺特別的恐怖。
提取選區后我們調整曲線得到的是這樣的效果圖,比原圖已經好看很多了,是不是特別的神奇。
得到這樣的效果圖后,我們再對較大的一些痘痘與臟東西做一個修復處理,然后得到一張比較OK的基礎圖,再把基礎圖復制兩層,一個圖層做磨皮,讓皮膚更加光滑,一個圖層做細節保留,這樣一張大片級的圖像修片就基本完成了,來看看效果圖。
同樣的道理
其他的圖片能不能用這種方式修圖呢
一樣的可以
我們再來看一個案例
原圖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