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很多中年朋友有這樣的體驗,就是發現自己的血壓有點不正常了,有時偏高,有時呢正常。一般在夏天的時候血壓正常,到了深秋天氣轉冷了,測量血壓總是有點偏高。還有的人一天中血壓波動也大,有時在上午10點血壓總是高于150mmHg,而到了下午就又正常了。
這樣的血壓是高血壓嗎?該不該用藥治療呢?生活上怎樣調整才能讓血壓更平穩?
其實,這種情況多數屬于高血壓前期的狀態。很多高血壓患者的初期,血壓會持續波動1到2年,如果不注意,就轉成了永久的高血壓,因此,這樣的高血壓需要重視!
高血壓的最新定義是這樣的:非同日3次以上,測量收縮壓大于等于140mmHg和/或舒張壓大于等于90mmHg。
這里解釋一下,為了保證測量的準確性,建議做到4個“同一”:即同一時間段、同一狀態、同一胳膊、使用同一血壓計。同時還要注意避免吸煙、喝咖啡和劇烈運動,并且注意排光膀胱。
所以,如果您在不同時間的血壓測量超過140/90mmHg以上,那就可以診斷為高血壓。
根據2021年8月25日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WHO成人高血壓藥物治療指南》要求,對于高血壓治療的時機選擇,建議嚴格按照以下規范執行:
第一個要點:只要確診高血壓,在140/90mmHg以上,強烈推薦開始藥物治療。
第二個要點:如果合并心血管病,比如放過心臟支架,有過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收縮壓在130mmHg以上,強烈推薦藥物治療。
第三個要點:對于沒有心血管病,但是有高心血管危險因素,有糖尿病或者慢性腎病的這部分人群,收縮壓在130mmHg以上,也推薦藥物治療。
所以,咱們可以對自己的健康狀況進行一次評估,我們可以分為3個等級:
第一類:沒有心腦血管病,也沒有糖尿病和腎臟病,這部分高血壓患者存在的風險屬于中度風險。
第二類,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或者腎病,屬于高度風險。
第三類,高血壓合并冠心病,做過支架或者搭橋治療,有過中風,這類人群屬于風險很高。
對于風險越高的人,我們啟動降壓治療的值就越低,超過130/80mmHg以上就開始治療,這樣才能更好地保護心腦腎免遭損害。
當然,在藥物的治療開始前,我們可以先進行生活方式的調整,對于血壓的控制也會起到很大的作用:
一是要嚴格限制鹽的攝入。咱們目前大多數人的每日鹽的攝入量都在12克以上,建議每天總鹽的攝入量不超過6克。有的人屬于鹽敏感性高血壓,限鹽是很關鍵的治療。
二是加強運動鍛煉。對于上午血壓較高的現象,咱們可以晨起進行半小時以上的運動鍛煉,效果也很顯著。
三是戒煙和減輕精神壓力。高血壓在很大程度上和精神壓力有直接的關系,尤其是年輕人的舒張壓升高,和精神壓力關系密切。吸煙會加重血管硬化的發生,促進高血壓難以控制。
所以,建議大家一定要重視高血壓的早期狀態,生活方式的調整能夠延緩高血壓的出現,也能減少高血壓的用藥,減少并發癥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