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身邊很多「陽了」的朋友都有個慘痛領悟:
本以為挺過發燒和小刀喇嗓就快勝利了,沒想到最后卻敗給了鼻塞。
圖片來源:網絡
「水泥封鼻」光是聽這形容就要窒息了。尤其是晚上,鼻子不通氣睡個完整覺都難,只能用嘴呼吸,又加劇嗓子干癢痛,什么人間疾苦……
說真的,如果鼻塞已經嚴重到影響正常生活了,咱們可以果斷用藥讓自己好受一些。一個大原則:優先噴鼻劑、滴鼻劑,次選口服藥。鼻黏膜可以直接吸收藥物,起效快也相對安全。
我們咨詢了藥學和耳鼻喉科醫生,這就整理出一份緩解鼻塞的藥物清單和小方法,包括孕婦、兒童等特殊人群的用藥建議。
希望能幫大家扛過這段最難捱的日子。
*個人情況比較多樣,以下內容不能替代專業診療意見,具體治療和用藥方案請咨詢醫生,根據醫囑和藥物說明使用。
含減充血劑的藥物
緩解鼻塞立竿見影
羥qiǎng甲唑啉zuò lín、賽洛唑啉、萘nài甲唑啉、偽麻黃堿都是減充血劑。大家可以直接搜藥名,或查看說明書的「成分」一欄找到它們。
感染奧密克戎后,炎癥反應會刺激鼻黏膜,讓它變得充血腫脹,直觀感受就是鼻子不通氣。
而減充血劑,顧名思義可以讓鼻黏膜血管收縮、減輕充血,從而迅速緩解鼻塞。
可以說,想要立竿見影「拆除鼻中水泥」,見效最快的就是它了。
不過,這類藥物雖然管用,但一定得注意:
嚴格按照藥品說明書的推薦量使用,連續用藥不超過 7 天。使用次數過多會造成反跳性充血,久用容易形成藥物性鼻炎。
另外也提醒大家,很多海淘的所謂「通鼻神藥」,其實有效成分就是減充血劑。短期 3~5 天用用無妨,切勿長期使用。
圖片來源:電商平臺
糖皮質激素類藥物
也能緩解鼻塞
鼻用糖皮質激素類藥物,通過在鼻黏膜局部降低炎癥反應程度(消炎)來緩解鼻塞。是目前臨床上治療各類鼻炎的首選局部用藥,全身副作用也比較小。
所以不用看到激素藥物就頭皮發麻,合理使用無需太擔心。 大家如果買不到減充血劑類藥物,可以試試它們。
藥物部分先介紹這么多,大家可以根據自己和家人的情況酌情備上。特殊人群用藥需要咨詢醫生,線上問診也很方便。
鼻塞不是很嚴重
可以試試這些方法
上面的藥物清單是針對鼻塞比較嚴重的情況,如果你鼻塞比較輕,尚且能保持一側呼吸,咱也不必非得用藥,可以用以下方法來緩解。
尤其是藥物禁用人群,不妨試一試,雖然效果有限但非常安全,難受的時候做點什么也好過硬扛。
對了,最近還看到很多網友貢獻出了自己的私藏老偏方,這種分享其實挺好的,但咱們也要理性看待。
客觀地說,有些招剛用上確實會覺得鼻子通氣了,但堅持不了幾秒就會打回原形。
緩解鼻塞,這些偏方并不靠譜
鼻孔插洋蔥、塞大蒜
理論上,洋蔥和大蒜中的揮發油能刺激鼻黏膜細胞收縮,起到暫時通氣的作用。但直插鼻腔,可能會刺激鼻腔黏膜充血,反而導致炎癥加劇,堵得更死了。
往鼻腔涂紅霉素軟膏
紅霉素軟膏是抗菌藥物,不能抑制新冠病毒,用它涂鼻子實在找不到任何能緩解鼻塞的依據。
搓尾椎骨
其實原理就是運動了,促進腎上腺素分泌了,從而有助于鼻腔毛細血管收縮,能有一點緩解鼻塞的作用,但效果稍縱即逝。
開合跳
跟搓尾椎骨同理。生著病呢就多休息吧,別蹦了,再被鄰居投訴,更添堵。
所以說,真遇到「水泥封鼻」的情況,咱還是盡快對癥解決問題,該用藥用藥,別一通病急亂投醫反倒把自己折騰個夠嗆。
如果覺得今天的文章有幫助,記得 轉發 給更多人。這套方法普通感冒、流感導致的鼻塞也適用,不妨 收藏 起來有備無患。
當然,還是希望你永遠用不到。
參考文獻
[1]孫虹,張羅.耳鼻喉頭頸外科學(第9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
本文合作專家
孫琪
北京大學醫學院藥劑學博士
首都醫科大學講師
胡琪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耳鼻喉科主治醫師
本文審核專家
潘春晨
耳鼻喉科主治醫師
策劃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