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成】
當歸24g 川芎9g 桃仁9g 炮姜6g 炙甘草6g
【用法】
水煎服,或酌加黃酒同煎。(原方用黃酒、童便各半煎服)。
【主治】
產后惡露不行,小腹冷痛。
【方義體會】
血虛,寒邪乘入,則寒凝血淤。多見婦人產后血阻胞宮,惡露不行,小腹冷痛。故方以溫經散寒,養血化淤為主,使新血得生,淤血得化,故名“生化”。方中重用當歸補血活血,以生新血;川芎行氣活血,桃仁化淤活血,以逐淤血;配以炮姜、黃酒、童便溫通血脈,益陽化淤,共奏化淤生新之功。
【臨床應用】
治療婦人產后病
治療子宮收縮期痙痛(兒枕痛),痙痛輕者只服失笑散可愈,如疼痛不止,可擬生化湯失笑散二方合劑治之。若疼痛較重者,可加肉桂3克、元胡9克,此方必以童便為引,服之即效。
治療產后血暈,下部出血不止,面白唇淡,氣息微弱,頭昏
耳鳴,甚者昏迷不知,脈象細微無力者。以生化湯加阿膠(烊化)12克、人參9克、童便為引,治之,若產后血暈,惡露不行,面紅唇焦,氣息較粗,身有
低熱,欲飲水,甚者
便秘,昏迷不知,以生化湯加紅花6克、牛膝9克、酒大黃3克,童便為引,治之。
治療“胎盤殘留”
例:郭長x,女,24歲。妊娠三月,忽然小腹抽痛不止,起臥不安,痛時嘴唇發白,時感小腹下墜,腰部憋脹,直至下部點滴出血,終于胎墜而小產。小產后,頭昏眼澀,氣息不足,次日小腹陣陣抽痛,痛時下部少量出血,延至三、四日,仍然如此,醫院檢查為“胎盤殘留”,動員做刮宮手術,患者要求中藥治療。余診之脈仍有滑象,認為此小產后婦人氣血具虛,惡露存留未凈,便以生化湯加五靈脂9克、蒲黃9克。枳殼9克,桂枝9克、元胡9克、草紅花6克,令服三劑,藥后疼痛止,惡露行。第四日下血稍多,且有血塊和纖維狀物數片,之后逐日康復。
治療婦人痛經
婦女在經前、經中、經后,少腹抽痛,連及腰部,有的疼痛難忍,經血色黑,或色淡,此多屬血虛寒凝,淤血阻滯。立生化湯加香附12克、祁艾9克、青皮6克、柴胡9克、元胡9克、五靈脂9克,化淤行滯止痛,祛淤生新和血。服藥一般在經前三、四日,服之二、三劑,多可洽愈。
治療外傷后遺證
重度跌撲,金刃、撞打所傷,往往預后伴后遺癥,如疼痛、憋脹、淤腫,或值陰雨遺證加甚。此多由傷及血脈,淤血久滯為因,余常以生化湯與外科保元湯(自擬方)聯合治之,促使新血生,淤血化,氣血和,元氣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