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火亢盛證是心火內熾所表現的證候。多因火熱之邪內侵,病因辨證/六淫,七情化火,或進食辛辣厚味久而化熱生火。
主要臨床表現:面赤,口渴喜飲,心中煩熱,失眠,搜黃便于,口舌生瘡或腐爛腫痛,舌尖紅降,脈數。或吐血,衄血,尿血,或譫語狂躁,或見肌膚瘡瘍。
病機分析:火盛于上則面赤,人盛傷津則口渴喜飲,心火內熾則心中煩熱,心主神明,火熱擾心則失眠,心開竅于舌,火熱循經上炎則舌尖紅降,灼傷絡脈則生瘡或腐爛腫痛,溲黃,便干,脈數為里熱證。心主血脈,心火熾盛迫血妄行,則吐血、衄血、尿血。熱擾心神則譫語狂躁,肌膚瘡瘍為火毒壅滯脈絡,局部氣血不暢的病理表現。
相似證候的辨別:主要應該與心陰虛區別。心火亢盛一派實火之癥,而心陰虛則一派虛象。如若又見火證,兼見陰虛之證測可辨作心陰虛火旺證。
辨證注意點:主要有三點:①有心的定位癥狀,主要指神志方面,舌赤或碎、痛;②熱證;③實證。有此三象,辨證不難成立。
臨床病例:
火乃關系人身壽命之君火。發于心神,為陽中之火。其熱下濟,溫暖脾胃,助其消化之力,此乃五行火生土之征也。
君火旺,其人自能多飲食而享大壽,身體硬朗,百病繞行;君火虛弱,則身體病病歪歪腹內冷涼而廉于飲食;心火亢盛,下助脾胃之力多則會出現消化飲食過快,咽干燒心等一系列癥候。上擾心神則心煩難寐,體溫升高。試述一典型病例。
我村王某,男,83歲,2007年12月20日刻診。言發燒,總是在37.1,2度左右,也沒有其他不適癥狀,家屬擔心怕鬧病,囑余輸退燒液并打針治療。
三天,略退燒,37度,或36.8度。24日患者言:這幾年經常心煩不寐,燒心,咽干,心煩的時候就得出去轉一圈,讓兒子開車去城里拿中藥吃,但收效甚微。我結合他的癥狀:像是胃病,但詢其吃飯正常,食欲旺盛,消化快,不腹脹不惡心反酸,就是單純燒心。
曾吃雷尼替丁但是效果不佳;心煩不寐,吃
朱砂安神丸也不見輕。余診其脈,久候脈略浮弦,右關長。余思之,右關脈長,脾胃虛弱,脈弦者肝木克土,心火為土之母,人體正常的生理反映是母生子,母臟扶住子臟,即心火溫暖脾胃,助其消化之力,以減輕肝木對他的克伐。
同時心火一亢,就會上擾心神,出現心煩不寐。我對他說:我有一方,三副藥下去,可使你癥狀消退,不再心煩。患者說,我也是好長時間沒吃中藥了,吃了城里他們很多中藥但都不見輕,心煩依舊,煩的時候就得去城里轉一圈,回來解解悶也好些。既然你那么說,有把握,那就吃三幅試試吧。處方如下:
果如我所言,一劑下去就見輕,三副喝完癥狀消失。至今未反復。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