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叫虛實
虛實是辨別人體正氣強弱和病邪盛衰的兩個綱領(lǐng)。
虛證,主要是指人體的正氣不足,包括精、氣、血、津液等;
實證,主要是指邪氣有余。《素問·通評虛實論》說:“
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
《景岳全書》:“
虛實者,有余不足也”。
《素問·調(diào)經(jīng)論》:“
百病之生,皆有虛實”。
在正邪斗爭過程中,邪氣盛而人體正氣未衰,正邪斗爭劇烈,出現(xiàn)功能亢進所表現(xiàn)的證候,就是實證。如正氣虛,抗病無力,或正氣因別種原因而不足,功能活動衰退,或虛性亢奮所表現(xiàn)的證候,均屬虛證。
此外,有形之邪如痰、水、瘀血等停留體內(nèi),也屬實證的范疇。
(俗話說一個巴掌拍不響,要形成實證,邪氣旺,正氣也要旺,邪正相搏且劇烈才是實證。就好比拿鉛球去雜一堆棉花,沒有效果,砸在鋼板上反應就很激烈。當然了,太極的以柔克剛則是另外一回事,那是人主觀的誘敵深入,是迷惑的技巧。腸胃不好已久的人吃了不干凈的東西,正氣不足甚至不能以瀉的形式排出來。素體虛之人,感受風邪不會立即發(fā)熱而有所表現(xiàn),卻是邪氣直中臟腑,埋下禍根。中醫(yī)是辨證的,辨證,即從不同的角度考慮問題,凡事都是相對而言)
由于正邪在疾病斗爭過程中,正和邪的盛衰是較復雜的,所以還會出現(xiàn)虛實夾雜的證候,為了便于理解,歸納如下:
正邪斗爭 | 邪氣盛,正氣不衰,正邪斗爭劇烈,功能亢奮 | 實證 |
臟腑功能失調(diào),代謝障礙,痰、水、瘀血有形之邪停留 |
正氣虛,邪氣亦不盛 | 功能活動衰退——虛證 |
正氣因別種原因虧損 |
邪氣盛而正氣虛 | 虛實夾雜證 |
正氣虛而又有有形之邪停留 |
(2)虛證
虛證的形成,除先天不足外,后天形成的,常見有下列四種情況:
①外感病邪過盛,耗傷正氣。多見于急性熱病發(fā)展過程的后期,或病后正氣未恢復,如傷寒的三陰證,溫病的下焦肝腎精血被傷等。
②失治、誤治、或久病,耗傷正氣,多見于各種慢性消耗性疾病。
③年老體衰,或生育過多,或營養(yǎng)不良。
④勞傷、房勞過度,產(chǎn)后失調(diào),各種原因的失血過多等。
一般來說,見于外感病的虛證,病程較短,如治療不當,每多陰氣亡陰亡陽,預后較差。見于內(nèi)傷病的虛證,多屬慢性疾患,病程拖延較長,時好時壞,常是帶病延年。
虛證的臨床表現(xiàn),有陰虛、陽虛、氣虛、血虛的不同,后面再介紹。
(3)實證
實證的形成主要有三方面情況:
①外邪侵襲,邪盛,正氣未衰,正邪斗爭劇烈。一般外感病,只要正氣不衰的,都屬實證。例如急性熱病,不惡寒、發(fā)高燒,大汗,口大渴,脈洪大的陽明里熱證;高燒、口渴、腹痛拒按、大便秘結(jié)不通的胃腸實熱證等。
②精神因素,飲食不節(jié)。如情志抑郁所引起的胸脅脹痛,急躁易怒的肝郁氣滯證;飲食停滯所致的脘腹脹痛,嘔吐酸臭等的傷食證。
③內(nèi)臟功能失調(diào),代謝障礙,以致痰飲、水濕、瘀血等停留體內(nèi)。
特點:外邪侵襲、精神因素、飲食不節(jié)所形成的實證,發(fā)病多急,如果邪氣過盛,或治療不當,病延過久,每多耗傷正氣,轉(zhuǎn)變?yōu)樘撟C,或虛中夾實的證候。
代謝物停留體內(nèi)所形成的實證,瘀血、痰飲、水濕潴留,如果是由于臟腑功能衰弱所引起的,多為虛中夾實的證候。治療關(guān)鍵在于恢復正氣,調(diào)整臟腑的功能,這是治本之法。如果治標而沒有治本,正氣沒有恢復,病程拖延日期較久,常易反復發(fā)作。
實證的臨床表現(xiàn),由于病邪不同和病邪所在的臟腑不同,所以證候也多種多樣,分別在以后各節(jié)中介紹。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