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上的紋飾是中國古代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載體之一。明、清官窯瓷器紋樣較之民窯的嚴謹工整,它們都以物言志,畫必有意,表達著皇族對世界的理解,寄托著他們對生活的企盼,同時也是他們宣傳封建意識的工具。
在明、清官窯瓷器紋樣中,龍紋、花卉紋是其大宗,嬰戲紋 、獅子紋常用。紋飾依時代的變遷有不同的時代特征。如明代宣德朝的含蓄典雅,而清康熙的則加繪鹿、松樹、月亮等點綴物,盡力將對吉祥的企盼表露。清代官窯瓷畫特別講究吉祥圖案的運用,寓福祿壽之意的尤甚。
人物紋
傳說中的道教神仙。畫面有八仙過海、八仙祝壽、八仙捧壽等。后兩種紋飾有時另多兩人,一位是肩扛桃枝或手捧壽桃的東方朔,另一位是高顱頂?shù)睦蠅坌恰?/span>
傳說中的兩位神仙,又稱和合二圣,各代表一位高僧,是傳統(tǒng)的象征性神名。畫面上,兩位胖和尚,笑容可掬,取和諧和好之意,故在民間舉行婚禮時喜歡陳列和合像,以求吉利。有時,捧盒半開,飄出的云氣中圈著五只蝙蝠,意為五福。
畫面多作蒼松下三、四位老者相聚。一位是鶴發(fā)童顏的老壽星,一位后隨一只鹿,取鹿的諧音,寓'祿'之意。另一位是福的化身,有時還繪有蝙蝠相襯,以寓'福'意。
傳說中帝王的四位妃子與她們的十六個兒子,有時僅繪十六子。
嬰戲紋有許多不同的畫面,也各有祥瑞之意,有時甚至十分牽強附會。如童子持蓮,寓意為連生貴子;三個孩子在缸邊玩耍,意為三綱(五常);十六子即代表四妃十六子;另外還有百子圖。
麻姑的傳說出自葛洪的《神仙傳》。傳說麻姑在牟州東南姑余山修道。成仙后住在蓬萊島,曾見東海三次變?yōu)樯L铩H氯胀跄笁鄢剑O(shè)蟠桃盛會,眾花仙子邀麻姑同往祝壽。畫面上所畫即為此意。故舊時慶女壽多畫麻姑像以賀。
動物紋
植物紋
蓮花:圣潔的象征。
松竹梅:歲寒三友。
山茶:多子。
牡丹玉蘭:玉堂富貴。
吉祥物圖案紋
八吉祥:佛教中的八種吉祥象征物。(1)輪 (2)螺 (3)傘 (4)幢 (5)花 (6)罐 (7)魚 (8)腸。
道教傳說中的八位神仙手中所持之物。因借物喻人,故稱暗八仙。
三巒與海水:壽山福海。
錦地繪花:錦上添花。
結(jié)(盤腸)、磬、魚:吉慶有余。
寶相是佛教徒對佛像的莊嚴稱呼。寶相花是一種象征性的花。它集中了蓮花、牡丹、菊花、石榴的特征,并進行了藝術(shù)處理,更符合人們對吉祥意念的審美需求。
版權(quán)聲明:本文轉(zhuǎn)載自 收藏馬未都 網(wǎng)絡(luò)整理 如涉及到版權(quán)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古玩元素網(wǎng),同行轉(zhuǎn)載請聲明版權(q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