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的一次災難,傷亡將近1個億,涉及六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德國作為這次戰爭中的頭號敵人,也是戰爭的發起者,對這次戰爭負有主要責任。如果回顧總結二戰發起的原因,有主要八個方面。第一:凡爾賽條約。這是一戰后的分贓大會,對德國進行削弱。并且德國需要償還大量的債務賠款,壓力巨大。
第二,經濟危機。1929年美國華爾街股市大崩盤,經濟危機席卷全球,全球經濟迎來大蕭條,這場經濟危機也是歷史上最嚴重、覆蓋面積最廣的一次危機。遠在歐洲的德國因為要償還賠償,不得不大量發行外國債券來籌集賠款,導致民怨沸騰。
第三,法西斯的煽動。經濟不景氣,國內當政者的無能,讓法西斯主義開始興起,1933年希特勒上臺,把自己的民族情緒毫無保留地宣揚出去。公開反對猶太人,將德國日耳曼民族的地位吹到頂峰。
第四,科技的發展。我們都應該看過這張科學家的合影,來自索爾維會議的合影。這張合影里大都是歐洲人,其中不乏大量的德國人、猶太人,比如愛因斯坦、普朗克等。科技帶來的技術革命影響了生產關系,促進了社會各方面的發展。
第五,新武器的發明。我們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已經運用上了雷達、火箭筒、噴氣式飛機、導彈甚至原子彈。這張圖片里的巨型大炮叫做“古斯塔夫列車炮”口徑800毫米,射程32千米,相當震撼。這門巨炮是德軍用來沖擊馬奇諾防線而建造的。
第六,軍隊的壯大。希特勒在其統治的前四年里,對德國的軍事武裝進行了擴大,他瘋狂進行擴軍運動,讓德軍的軍工生產增加了七倍有余。納粹德國鼎盛時期的軍力能夠達到1500萬,希特勒的戰爭狂想早已經開始策劃。
第七,人民的怨恨。一戰的失敗讓德國人一直沉浸在失敗的苦悶之中,高額的戰敗賠款更是讓他們看不到希望。所以在民間一直有一種聲音,想要停止賠款,并且希望再打一仗來恢復德意志帝國的榮光。
第八,猶太人。猶太人和日耳曼人都有著非常強的民族自豪感,他們都自認為是“上帝的選民”。猶太王國在被羅馬帝國滅亡之后,猶太人一直處于被排擠的狀態。而希特勒這種狂熱分子,就把猶太人作為假想敵,建立集中營,打響了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