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腸道疾病,我們都不陌生,便秘,腹瀉,腸炎,腸道息肉,腸道潰瘍,腸道腫瘤等。
現代人90%以上的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腸道問題,而在我國每5分鐘,就有一人死于大腸癌,每年結腸癌的新增人數近18萬人,
腸道疾病的普遍存在,而讓人們忽視對腸道的重視,導致腸內癌變增加。
一大早醫院就接到一名年輕女子的電話,說自己的丈夫在廁所暈倒,電話人員做了簡單的醫學指導,救護車飛馳而去。
救護車很快的將男子送入醫院,而男子卻被確診為腸癌晚期,需要馬上進行手術治療,醫生表示,成功的幾率不是很大,男子的妻子聽到這,也直接的暈了過去。
可是為什么這么年輕的人會患上腸癌呢?
據了解,男子今年29歲,名叫小波,在很小的時候就出外打拼,認識現在的妻子,在適合的年齡,兩個人選擇結婚。
結婚和戀愛不一樣了,柴米油鹽都需要錢,而二人想要個孩子,每個月的工資,除了房貸也沒多少,二人就合計自己干,于是就在一所學校的門口,賣起"毛雞蛋",生意很不錯。
毛雞蛋,就是是在孵化小雞的過程中,由于氣溫、濕度或沙門氏菌感染及寄生蟲污染,使雞胚胎發育停止而形成死胚胎。
兩人平時三餐很規律,就是每天機會都吃點自己家的毛蛋,方便又好吃。
可是幾個月前,小波就出現持續的腹瀉,身體也消瘦了不少,小波想著等學生放假去看看,結果就在有一天早上上廁所時暈倒了。
小波的妻子還沒有接受小波的疾病,可是禍不單行,在小波妻子暈倒的時候,醫生在檢查時,小波的妻子也發現腸道癌前病變。
醫生感嘆,年輕人為何都愛吃"這種"食物。
毛蛋又稱為是旺雞蛋、雞仔蛋,而毛蛋多是蛋殼已經劈裂,這時會容易導致細菌的污染。
很多檢測已經證實,毛蛋中含有的大量的大腸桿菌,葡萄球菌、傷寒桿菌等,長期的食用,會導致腹瀉,惡心,嘔吐,嚴重者就會出現腸炎,腸潰瘍,甚至是腸癌的發生。
腸癌不是悄無聲息,當身體出現"3多1痛"時,最好檢查一下腸鏡!
1、腹瀉變多
正常人每天的排便次數是在1-2次,而當腸道受到損傷時,排便的功能紊亂,有可能就會出現持續的腹瀉。
有的人是排不凈,總是有上廁所的感覺等,一旦出現問題,及時的就醫檢查,避免錯過最佳的治療時間。
2、粘液增多
在腸道的中晚期,腫瘤糜爛會導致腸內出血,或是排出不明的黏液便,以及排出血便,并且這樣的現象逐漸的增多,要警惕腸癌的出現。
3、放屁變多
放屁是我們正常的生理現象,但是如腸道的腫瘤堵塞腸道官腔時,影響腸道的排氣功能,就會出現放屁的次數增加。
同時,腸內的毒素多,或是腸內有胺類物質致癌物時,也會伴有屁惡臭的癥狀。
4、肚子痛
肚子痛時腸道疾病最明顯,最直接的信號,腸炎,腸潰瘍,腸息肉等問題都會引起腸道痙攣,造成疼痛感。
如出現持續的疼痛,或是可觸摸到腫塊時,及時就醫檢查。
做"1"個檢查:
腸道疾病的隱藏期很長,所以要重視腸道的信號,做好定期的腸道檢查,早發現,早預防。
臨床上,腸道疾病最準確,最有效的檢查就是腸鏡檢查,尤其是腸癌的前期。
而很多人對腸鏡的認識不足,產生畏懼的心里,造成疾病一拖再拖。
建議定期的做指檢,大便隱血試驗,腸鏡等檢查。
多補充"2"物:
1、補充低聚果糖
食物來源:牛蒡、洋蔥、大蒜 、香蕉、黃玉蘭根等。
平時多食用,或是用黃玉蘭根泡水制成黃玉蘭根茶。
黃玉蘭根,既是食物,也是一味上等的中藥材,一直被中醫用于調理腸道的健康。
其中含有大量的低聚果糖,低聚果糖是腸道有益菌的"飯",可平衡腸道內的內環境,清理腸道毒素,增加有益菌,預防炎癥,腫瘤的發生。
研究證實,腸道內的低聚果糖,促使腸道雙歧桿菌增多,減少病原菌和腐敗菌,如沙門氏菌、大腸菌群等。
同時,玉蘭根中的菊粉,可促進排便,減少便秘,消化不良, 增加腸道的蠕動,減少糞便在腸道內停留的時間,從而降低大腸病的發病危險。
2、補充膳食纖維
食物來源:地瓜,粗糧,蔬菜,水果等。
膳食纖維是人體必須的七大營養物質之一,主要就是存在于腸道中,促進腸道的蠕動,刺激腸壁,保證正常的排便,減少腸道的損傷。
同時膳食纖維可加速脂肪,糖,熱量的代謝,可減輕體重,有降血脂,降血糖的作用。
戒掉"3"事
1、戒辣椒
辣椒雖然可促進食欲,但是大量的食用辣椒,其中的辣椒素,使人體的火氣旺盛,味蕾麻木失去味覺。
在這辣椒中的辣椒素會刺激腸胃的粘膜組織,破壞正常的功能,使腸胃的功能異常,從而誘發腸道癌癥。
2、戒夜宵
愛吃夜宵的人,容易肥胖,而腸道中的油脂就會增多,腸道的壓力負擔加重,其功能就會衰退,蠕動的越來越慢,體內的毒素增多,有毒物質就會腐蝕腸壁,造成疾病的發生。
3、戒久坐
數據統計,每天久坐8小時以上的人,患大腸癌的風險增加30%。
缺乏運動的人,體內的新陳代謝減慢,內分泌失調,毒素代謝不出去,就給疾病打下"基礎"。
圖片如有侵權,麻煩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