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生活中,常見各種界限不清,或關系中的入侵:
· 親人借錢理直氣壯不還,借錢的人不好意思討回;
· 同事提出占用私人時間幫忙的請求,很難開口拒絕;
· 領導指派負荷之外的工作給你,壓榨你本應得到的回報;
· 身邊的熟人,沒經過別人同意就隨意拿別人的東西,心里不舒服,又怕說出來被認為“小氣”;
· 小時候被母親偷看日記女孩,長大后被父母嚴重干涉婚姻,因為他們是“為了你好”
......
這些關系里,缺乏邊界意識,好像你就是我,我就是你。
倘若你受困于以上任何一種關系,推薦你來學習黃玉玲主講的攻擊性課程:《如何活出充滿力量的自在人生》。
目前課程已經全部結業(yè),今天,課程更新了第2個免費加餐——
“如何讓內在的情感流動起來?“
我一直說:攻擊性,等于生命力!
實際上,當你真實地活著時,當你展開你的帶著攻擊性的生命力時,周圍世界會被你攪動,你不僅會給自己帶來活力,你也會給關系,給對方帶來活力。
意味著:你不僅守住了自己,也能很好維系關系。
進一步說明,黃玉玲會帶著大家體驗并學習:
破除討好型人格,形成一個真實、內聚性的自我;
學會合理展開釋放攻擊性,成為關系主動創(chuàng)造者。
99元,購買全部34節(jié)音頻與文稿
含有24正式課時+10次互動復盤
現(xiàn)在購買,限時加入學習討論社群
↓掃碼二維碼,即可報名↓
強烈推薦購買后
掃碼關注彈出的服務號~~
接收更新提醒、優(yōu)先領取學員福利!
界限,意味著保護自我
攻擊性如何讓你獲得邊界,首先,我們來認識邊界,意思很簡單:我允許你靠近,你才可以靠近。
不能對別人的入侵、壓榨說“不”,就意味著你守不住自己邊界。
在家庭里,父母對子女,最容易去侵略子女的領地,打著“我都是為你好”就可以隨時的來插手子女的人生、干預子女婚姻。
在社會中,一再讓出邊界、不懂得拒絕的人,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吸血鬼”,他們特別會看人下菜碟,不斷試探他人的邊界然后利用權力剝削壓榨。
蔣方舟曾在一次分享中說:
她沒有跟任何人產生過真實的關系——就是可以和這個人爭吵,把自己最不堪的一面暴露給TA的那種關系。
根本原因在于她不會去和別人產生任何的沖突。
無論是普通的人際交往,還是在親密關系中,她總是盡量避免表達自己的真實情緒,害怕起沖突,害怕讓別人不高興。
別人侵犯了自己的原則和底線的時候,明明自己已經很不愉快了,但還是不會表達出來。
這一段分享在網絡上引起很多朋友的共鳴,大家都紛紛表示中槍。
討好型的人,本質上,是不能以自己的感覺為中心而活。
自我,只能以你自己的感覺為中心才能構建,而討好型人格,都是在圍繞著別人的感覺而轉。
攻擊性就是生命力本身,或者說,攻擊性是還沒有完全人性化的生命力。
我充分地展開我的生命;
我做我自己;
我展現(xiàn)我原始的本能;
展現(xiàn)我各種各樣的真實……
這種情形下,先是周圍的環(huán)境說這是可以的,這是好的,這個時候我基本上是好的,這種感覺就是這樣來的。
活出攻擊性,擁有一個健康的心理,和穩(wěn)固的自我,是需要付出代價的。
而一個常見的代價是 ——
“我不再是眾人口碑中的好人。”
界限,是構建健康關系的開始
攻擊性的一個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劃分界限。
自我犧牲太重的人,其實都是想拿這份犧牲換取什么,譬如權力,譬如親密與認可。
當渴望換取的東西得不到時,怨氣就會產生——我巨大的犧牲被辜負了。
這份辜負幾乎注定是會發(fā)生的,所以,自我犧牲太重的人幾乎勢必會有濃重的怨氣。
在怨氣籠罩下的關系,不會是健康的。
討好型人格、中國式好人,人際關系中還有一個難點是:
他們總在圍著別人轉,一切都是為了獲得別人好的回應,別人壞的回應則會引起他強烈的情緒反應。
這樣的關系是被動響應的,也不會是真實的,因為你在這段關系里,沒有呈現(xiàn)真實的自我。
能主動創(chuàng)造自己想要的關系的前提,是有了一個真正的自我。
這里,我要分享一句話:任性,是被低估的美德。
你需要帶著一種任性,帶著一種感覺:
“我就要做我自己,
這是我的選擇,
這是我的喜好,
這是我的聲音,
我要這么活著。”
你要帶著這么一種“任性”的感覺展開生命的時候,然后周圍人對你說這是可以的,這樣挺棒。
當你這樣真實地活著,當你展開你帶著攻擊性的生命力時,周圍世界會被你攪動,你不僅會給自己帶來活力,你也會給關系,給對方帶來活力。
精神分析說的動力是三個:自戀、性和攻擊性。
很多精神分析師主要只講攻擊性,就是你必須帶著攻擊性來展開你真實的生命。
你有點任性地活著,按照你的感覺來呈現(xiàn)真實的自己,然后用真實的自己,去吸引認可你的人。
活出真正真實的自己,是你要明白:
你以為的善良,是軟弱;
你以為的恨意,是力量。
軟弱的善良,會把別人變更壞;
有力量的恨意,則會讓別人學會尊重你,
從而學會尊重他們自己,以及你們的關系。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要走的路,必經的東西,這也是成長的過程。
如果我們承認邊界,這件事就變簡單了:
“這是我的事,關你什么事”
“那是你的事,關我什么事”,
這兩句話足以減少一多半的吵架。
如果再尊重自我,就更簡單了,
我有自戀、性和攻擊性,
對啊,這是人的本性,
你想Diss我?滾!
這一切,可以從你的自我覺醒開始。
攻擊性被擁抱,就會變成好的生命力,表達攻擊可能會被報復,這個思想準備是要有的。
意識到攻擊性被壓抑導致了一堆問題是一回事,活出又是另一回事。
這些內容,在黃玉玲老師的課程中都有講到,她是我認為最適合講這門課程的人選。
有近2萬人在這門課程中學習如何真實地表達、如何接納自己、如何獲得邊界:
這門課程目前已經全部更新完畢,32節(jié)音頻,10次復盤,近2萬多人學習,4000多條評論互動,每一條來自肺腑的留言,都闡述了攻擊性帶給人生的意義,讓攻擊性自然流動的人生,有多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