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常聽到有人問:大象裝冰箱分幾步?
答:三步,1、冰箱門打開;2、把大象裝進去;3、把冰箱門關上。
哈哈。。。聽著是不是很搞笑?
今天一珊老師要說的談戀愛問題也是這個步驟!
問:談戀愛分幾步?
答:三步,1、談;2、戀;3、愛。
有沒有被雷到的感覺?
談戀愛其實就是婚姻預備期,那么如何預備?談戀愛到底該怎么談?
很多人其實在原生家庭中是學習不到的。
很多到了談戀愛年紀的人或者是大齡的剩男剩女會很迷茫,談一個感覺不對分手了,再談一個感覺還是不對,又分手了...
恐婚的人心里期待美好的愛情,可是真的有人跟他(她)表白了,他(她)比兔子跑的還快!
面對這些現(xiàn)象,一珊老師總結了一套戀愛三步法。
第一步:談
在談的階段,一定要清楚談什么?
談的階段其實就是擇偶階段,談了不一定就確定關系,需要雙方互相了解。
了解什么呢?
首先是價值觀、婚姻觀、金錢觀...等等一些觀念上的東西,要看看是否跟你的一致,如果不一致能不能協(xié)商保持一致!
這一點非常重要,如果第一關就分歧特別大,后面的根本就不用談了,你不要妄想結婚后改變一個人,那是不可能的,除非這個人想自己改變,否則神仙來了也沒有辦法!
舉個例子,有一對年輕人,談的階段關于生孩子的問題兩個人的意見是不一致的,男的想結婚后就趕緊要個孩子,女的想先過兩年二人世界,想在自己舞蹈專業(yè)上再下兩年功夫。
男的覺得問題不是很大,結婚后順其自然,要是有了女方肯定會生下來,就回避了這個問題,兩人戀愛,如膠似漆,順利進入婚姻。
結果意外懷孕,男的高興壞了,女的卻堅持把孩子打掉。男的覺得女的要打掉孩子是因為不愛他,女的則說婚前就說好的,這是原則問題,矛盾升級,互不想讓,最后以離婚收場。
所以,如果觀念不同,就要看看是否可以為對方改變,如果不能,就沒有必要再談,以免出現(xiàn)上述悲劇。
第二、要通過溝通了解對方的父母
都說結婚不是兩個人的事,而是兩個家族之間是事。
如果對方父母沒有與子女成功的心理分離,那么婚后,這個家庭里將不會有界限感存在。
很多人可能不明白什么意思,我用大白話說明一下,比如,一對沒有成功心理分離的母子,當這個兒子談戀愛結婚的時候,母親就會強加干涉,婚后也會做出很多沒有界限感的事情。
現(xiàn)在信息這么發(fā)達,你肯定聽說過,大半夜小兩口在睡覺,婆婆進屋給兒子蓋被子的事情吧!黑燈瞎火的,做媳婦兒的嚇都嚇死了,當然這是少數(shù)家庭!
比較多的就是婆婆對媳婦的挑剔,覺得自己的兒子沒有被照顧好,搶著做了本該一個妻子應該做的事情。
這個時候婆婆的角色定位錯了,既做了母親該做的事,又做了妻子該做的事,那你想想妻子該做什么呢?
時間長了,妻子出局是必然!
當然了,避免婆媳矛盾最好的方法,就是小家獨立,不跟父母住在一起。
談的階段這些都要考慮進去,可以互相探討一下各自希望的未來生活方式,聊聊各自父母的期待,大概判斷一下如果在一起會不會受到雙方父母的干擾以及自己是否有能力去解決這些問題。
第三、判斷雙方擇偶條件是否可以被滿足
這是什么意思呢?其實就是擇偶時你的條件通過談的階段大致了解和判斷一下對方是否可以滿足你,而你是否能夠滿足對方的需求!
每個人的成長環(huán)境都不一樣,所以需求也不一樣!
在這一點上還是要強調一下,一定要正確的認識自己,了解自己的真正需求,表達清楚。這樣雙方才能夠有正確的判斷,避免以后的不愉快!
比如女方擇偶條件,希望男方本科學歷,本地人,有車有房...結果所有條件都滿足了,就是個外地人。而男方擇偶條件偏偏提到了要回老家發(fā)展...
這個時候就要談清楚,如果有一方愿意退讓即可發(fā)展下一步,如果雙方堅持自己的條件,那就沒有必要再談,否則愛的越深,傷的越狠。
其實很多人說自己失戀了,被對方傷害了,說白了都是談的階段沒談好。
談的階段包含了相互吸引和約會,通過約會接觸一段時間,你覺得上述三點有你不能接受的,就可以拒絕了,如果覺得問題不大,對方又向你表白了,還需要進一步了解,就可以步入下一階段【戀】了。
明天繼續(xù)【戀】。。。